曾慶芳
(東莞康華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主動脈球囊反搏(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主要是利用球囊在心臟舒張期和收縮前分別充氣、放氣,以改善冠狀動脈供血情況,達到輔助心臟供血的目的[1-2]。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探討主動脈球囊反搏臨床治療過程中全程優質護理的效果。
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30例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據入院先后順序不同分組,對照組15例與觀察組15例,對照組男9例,女6例,年齡36~76歲,平均(56.25±3.56)歲;觀察組男10例,女5例,年齡37~75歲,平均(56.31±3.82)歲。兩組患者各項基礎資料均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后續研究。
對照組從入院起即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則者入院起實施全程優質護理。
1.2.1 術前護理
術前進行心電圖、肝腎功能與心臟彩超等檢查,注意患者血壓、心率均需要維持在一定范圍,一般血壓應大于90/50 mmHg,心率約100次/min。術前做好常規備皮、標記確足背動脈及其搏動情況等工作。給予肝素鹽水3000 U,靜脈推注,4 h后靜脈泵入肝素50 mg與生理鹽水50 mg混合液。將搶救車、搶救藥物等備好。
1.2.2 術中護理
置患者于平臥位,適當抬高其頭、背,消毒右腹股溝穿刺位置,鋪無菌巾。從其右股動脈穿刺,將鋼絲送入腹主動脈,打開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導管后,沿鋼絲進入球囊反搏導管,定位在第二肋間定位球囊上部,下端注意與雙腎動脈處于水平位置上。
1.2.3 術后護理
①體位護理:制動術肢,可適當床頭抬高30°,保持術肢平直,用寬膠布沿大腿縱向固定導管,每2 h協助患者翻身1次,始終保持術肢平直;②病情監測:注意監測血壓、反搏壓、中心靜脈壓,記錄24 h出入量與每小時尿量,關注機械輔助循環運轉情況,觀察有創血壓與心電波形情況;③抗凝護理:反搏期間使用加壓袋用肝素鹽水清洗管道,抗凝治療期間觀察是否存在穿刺位置滲血、皮下出血及牙齦出血等問題;④心理護理:由于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發病急、病情危重,加上IABP為有創治療,患者常伴隨不良心理,多與患者交流,幫助消除顧慮。
記錄并比較組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死亡發生率,采用自制表格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滿分設計為100分,非常滿意為大于90分,滿意為70~90分,小于70分為不滿意。
資料輸入E x c e l 中,用S P S S 2 1.0 處理,計量數據用()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則描述為(%),用x2檢驗,以P<0.05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死亡0例,術后發生并發癥2例,對照組死亡4例,術后發生并發癥4例,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患者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死亡率與對照組患者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并發癥與死亡情況比較[n(%)]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3%,對照組患者為60.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IABP當前應用越來越廣泛,實施科學的臨床護理服務,有效預防多種并發癥,而IABP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可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4-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之,實施全程優質護理后,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治療期間并發癥會相對減少,同時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提升,建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