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素聽
(蛟河市人民醫院藥劑科,吉林 蛟河)
隨著西藥種類與數量的增多,醫院對于藥品的合理、科學管理至關重要。尤其對于藥品的合理分類管理,利于有效降低藥品管理差錯率,同時,強化藥品監管制度的落實,對于確保西藥房藥品管理質量,具有重要的管理意義[1]。本文探討分析將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應用于對本院西藥房管理之中,對本院藥品管理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以2018 年7 月為時間點,將在此時間段之前抽取的于本院西藥房取藥的100 例患者作為對照管理組;而在此時間段之后抽取的于本院西藥房取藥的100 例患者作為分析管理組。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見下表1 示,無統計學差異,即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
對比分析本院實施藥品合理分類管理及實施藥品監管制度前后西藥房管理狀況。本院自2018 年7 月之后,采取藥品監管制度與藥品合理分類管理,即:一是藥品監管制度[2]:(1)建立與完善藥品監管制度,并有效實施。主要制度:《藥品監管管理辦法》、《藥品管理規定》、《藥品管理工作人員考核辦法》等。(2)加大對西藥房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組專業化管理培訓與業務能力、專業水平考核。(3)嚴格藥品各個環節管理。重點是:藥品入庫嚴格登記與核查,杜絕藥房內不合格藥品進入;嚴格藥品采購環節監督,不定期對藥品質量進行抽查;加強西藥房內硬件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藥品貯存環境;建立與完善藥品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定期對藥品調配與發放進行核查。二是藥品合理分類管理[3]:首先以國際通用藥品分類管理法為參考依據,結合藥品種類以及適應證、給藥方法等,對藥品進行合理分類,依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進行藥物分類;依據不同給藥途徑,如注射制劑與口服制劑等進行分類[4,5];依據不同藥物作用部位,即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進行分類;依據醫院科室用藥進行藥物分類,而對于特殊藥物如精神科類藥物、麻醉藥物、貴重藥物、化學藥物等尤其是需要進行特殊處理[6,7]。
(1)分析評估管理前后藥品管理差錯事件發生情況。
(2)分析評估管理前后藥品管理質量評分與患者對藥品發放滿意度情況。
本次探討分析所涉及觀察指標均經統計軟件SPSS23.0對數據進行錄入、統計與分析處理,當組間對比結果P<0.05時,則說明各指標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管理前后藥品管理差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見下表2 示,分析管理組藥品管理差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管理組,且組間對比結果P<0.05,各指標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2 管理前后藥品管理差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n(%)]
管理前后對比情況見表3 所示,分析管理組藥品管理質量評分與患者對藥品發放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管理組,且組間對比結果P<0.05,各指標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3 管理前后藥品管理質量評分與患者對藥品發放滿意度對比(±s,分)

表3 管理前后藥品管理質量評分與患者對藥品發放滿意度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藥品管理質量評分 患者對藥品發放滿意度對照管理組 100 86.91±6.23 84.37±6.79分析管理組 100 94.29±6.73 92.53±7.55 P - <0.05 <0.05
從以上探討分析可知,西藥房對于醫院藥品供應及醫療秩序維護,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西藥房也是醫院醫療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因此,醫院西藥房科學合理的藥品管理與完善的藥品監管制度,對于促進醫患關系進一步優化,助推醫院向良性發展方向轉化,具有重要的現實管理意義[8]。
本次探討分析中,對比分析本院實施藥品合理分類管理及實施藥品監管制度前后西藥房管理狀況。分析結果表明,較于有效管理實施前,管理實施后的醫院西藥房所藥品管理差錯率更低,且藥品管理質量得以提高,患者對藥品發放滿意度更高,管理效果更優[9],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分析結果提示,一是強化藥品監管制度,利于促進藥房管理工作人員提高工作責任心,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風險管理意識更強,藥品管理更加高效[10]。二是科學合理的藥品分類管理,使得藥品管理更加規范,存貯、發放更加嚴格,發生差錯的概率大大降低,藥房工作效率更加高效[11]。三是藥品監管制度與藥品合理分類的聯合實施,使得西藥房針對藥品各個環節的管理更加完善,且糾錯能力更強,規避藥品管理風險的能力亦更強,促使醫院西藥房藥品管理向簡便化、規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12-15],不僅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更利于獲得患者對藥品管理的充分認可,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減少醫患糾紛,為醫院樹立對外良好形象奠定基礎[16,17]。
綜上所述,將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應用于對本院西藥房管理之中,獲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經實施該管理模式后,藥品管理差錯率大大降低,而藥品管理質量得以提高,且患者對藥品發放滿意度更高,該管理模式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意義[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