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蘭,雷麗霞,譚福會,楊蕊艷
(云南省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胃腸與疝外科,云南 昆明)
PBL 教學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帶教老師在PBL 教學中提供相關資料,引導實習護士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均屬于外科急腹癥,由于實習護士缺少臨床相關經驗,實際操作能力以及應變能力較差,無法獨立完成護理操作[1]。根據相關報道顯示,隨著外科護理教學改革,選擇適當帶教方式在培養護理人才中具有重要意義,帶教方式不同極易影響實習護士的護理水平[2]。為此,在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當應用更為有效的帶教方法,提升護理帶教質量,促進實習護士綜合素質得到更大限度的提升。PBL教學法是經過諸多實踐證實的有效護理帶教方法。因此本院展開研究,探討PBL 教學法在胃腸外科護理帶教中應用價值,現作出如下報道。
選擇本院2018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接收的86 名實習護士,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3 名。其中對照組男21 名,女22 名,年齡18-22 歲,平均年齡(20.1±1.3)歲;研 究 組 男20 名,女23 名,年 齡17-21 歲,平 均 年 齡(19.2±1.0)歲。比較兩組實習護士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別(P>0.05),可進行對比。入選的研究對象均能積極配合完成本次研究。
兩組實習護士接受不同的護理帶教方法,具體如下:(1)對照組:給予所有實習護士采取傳統帶教方式,包括講解胃癌患者相關護理知識,并示范護理方法,再由實習護士進行操作,帶教老師需要及時糾正操作要領[3-5]。(2)研究組:給予所有實習護士采取PBL 教學法,包括選擇有豐富經驗的胃腸科主治醫師作為帶教老師;設計問題,帶教老師根據教材內容向實習護士提出相關問題;實習護士根據帶教老師提出問題進行資料收集,并成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分析;討論結束后,帶教老師根據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同時提出不足以及建議,并進行詳細講解;最后各小組間交流經驗[6-9]。
(1)帶教結束后,所有實習護士進行理論考試以及臨床操作,考試內容包括理論知識、病理書寫、案例分析、操作技能以及影像分析等,總分為100 分,根據成績判定標準[10]:總成績>90 分表現優秀,70-90 分表示良好,60-70 分表示及格,<60 分表示不合格。(2)對兩組實習護士的帶教滿意度進行統計對比。
經過觀察兩組實習護士考核成績看出,研究組優秀以及良好發生率均比對照組多,但及格以及不合格發生率比對照組少,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護士成績考核結果對比[n(%)]
通過調查統計,發現研究組和對照組實習護士分別有40名、36 名對帶教工作表示滿意,分別有3 名、7 名實習護士對帶教工作表示不滿意,研究組滿意度(93.02%)明顯比對照組滿意度(83.72%)高,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胃腸外科屬于外科中重要分支,具有急腹癥多、病情復雜以及疑難病例多等特點,因此臨床對實習護士要求較高。如何讓實習護士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護理相關知識、臨床操作技能以及應變能力成為醫療界關注重點[11]。實習護士的護理質量好壞對患者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而護理帶教是盡快提升實習護士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12-14]。
臨床上傳統教學方式是以帶教老師為主,主要是由帶教老師帶領實習護士學習以及討論相關知識,雖然取得過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效果并不顯著。隨著臨床教學不斷發展,有專家提出采取PBL 教學法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護理質量,培養其各方面綜合能力[15,16]。PBL 教學法是在傳統帶教基礎上進行改變,主要以實習護士為主,由帶教老師提出問題,指導實習護士通過主動學習,查閱資料以及互相討論等方式[17,18],使實習護士由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學習,有效提高實習護士自主學習興趣,并促進對臨床操作技能知識的理解,明顯促進實習護士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達到完全掌握相關知識作用[19-22]。結合本文研究結果看出,采取PBL 教學法實施護理帶教的研究組實習護士中優秀以及良好發生率均比對照組多,但及格以及不合格發生率比對照組少(P<0.05);且研究組滿意度(93.02%)明顯比對照組滿意度(83.72%)高(P<0.05),說明研究組的護理帶教效果更加顯著,能夠有效提高實習護士的綜合成績。
綜上所述,在胃腸外科護理帶教中采取PBL 教學法效果顯著,能夠改變被動學習狀況,激發實習護士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增強學習效果,明顯促進實習護士掌握相關倫理知識以及操作技能,更好地培養實習護士的專業素養,同時提高實習護士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推廣及應用的價值[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