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濱江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椎動脈型頸椎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頸椎因退行性改變而致其椎動脈受到壓力或者刺激,從而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致[1-3]。該病癥通常采非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本文探討分析給予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行中醫推拿手法聯合針灸進行治療后,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及治療意義。
選取的78 例臨床資料為本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2月收治的需行治療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將其以每組39例均分為兩組,即單一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單一治療組患者中,男性為23 例,女性為16 例;年齡35-75 歲,平均年齡(50.21±5.39);聯合治療組患者中,男性為22 例,女性為17例;年齡33-75 歲,平均年齡(49.83±5.47)。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對比差異性不大,無統計學意義。
單一治療組僅給予患者行針灸治療方案,而聯合治療組則給予患者行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方案。
單一治療組:一是選取針灸穴位:大椎穴位、頸夾脊穴以及太沖、大椎、百會、風池。二是針灸方法:取患者坐位或者仰臥位,以毫針針刺患者百會穴位置向后方0.5 寸處;直刺鼻尖位置或者下頜位置1.5 寸處,于下頜處風府穴針刺深度0.5寸,且需緩慢進針;經大椎穴位刺入0.5 寸,針刺夾脊1.0 寸,內關與太沖需垂直進針1.0 寸。三是進針時,每個位置均需以捻轉平補平瀉法進針,且每一次進針間隔為10min,留針時間需控制在30 min,1 次/d[4,5]。
聯合治療組:一是患者接受的針灸方法同單一治療組。二是推拿手法治療:整個推拿方法治療需經過三步驟,共計30min,10 min/步驟,且治療期間,需取患者坐位,以其耐受為宜[6]。(1)第一步驟:取患者頸臂穴,以拇指或者食指向內和向下進行按揉,70 次/min。(2)第二步驟:取患者華佗夾脊,推拿時,醫師選擇以一指禪屈拇指指推法,100 次/min,其主要在后關節產生作用力。(3)第三步驟:取患者風池穴,手指對該穴位行按壓推動,90 次/min,共計5min,同時對患者頸部位置進行放松。
兩組均需持續治療2 個療程,而整個治療14d 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之間需讓患者休息 2d,而后再行下1 個療程。
(1)分析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椎功能情況。評估標準[7,8]:采用頸椎功能評估表對患者治療前后頸椎功能情況進行評估,患者頸椎功能障礙越嚴重,評分越高。
(2)分析評估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療效情況。主要指標有:顯效、有效、無效。評估標準[9,10]:顯效是指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頸椎功能恢復正常;顯效是指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頸椎功能好轉明顯;無效指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未有任何改變。
本次分析評估所涉及各觀察指標均以統計學軟件SPSS25.0 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若經χ2或者t 檢驗,P<0.05 時,則說明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差異性較大,統計學意義顯著。
治療前后頸椎功能情況對比,見表1 示,治療前,兩組患者頸椎功能情況評分無較大差異性,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單一治療組患者頸椎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差于聯合治療組患者,且經t 檢驗,P<0.05,說明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差異性較大,統計學意義顯著。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椎功能情況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椎功能情況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1 個月聯合治療組 39 36.73±4.31 17.16±2.71單一治療組 39 37.03±4.66 21.10±3.78 t - 0.315 5.791 P - >0.05 <0.05
臨床療效情況對比,見表2 示,治療后,單一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聯合治療組患者,且經χ2檢驗,P<0.05,說明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差異性較大,統計學意義顯著。

表2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療效情況[n(%)]
以上分析評估可知,目前頸椎疾病在臨床發病率較高,其臨床主要表現為頭痛、眩暈等癥狀,由于該病癥病程時間較長,且易反復,對患者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11-13]。中醫學將頸椎疾病歸納為眩暈范疇,認為該病癥主要是由于患者頭頸部經脈氣血失調,致經氣運行不暢,引起髓海出現空虛所致[14-16]。臨床表明,中醫學的辨證治療,療效顯著。
本次探討分析中,對于所選患者均采用不同中醫方法進行治療,臨床治療結果顯示,較之于接受單一的針灸法治療的患者,接受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方案的患者,治療后頸椎功能改善與恢復情況均更優。分析結果提示,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所表現出的惡心、眩暈、頭痛癥狀,主要是由于頸椎增生致患者腦部供血不足所致,而針灸治療則可以通過刺激穴位,改善血流情況,促進血液循環逐步恢復正常,且不損傷患者機體;此時,再采用推拿法治療,則可對患者的急慢性關節炎及其寒熱癥,產生很好的療效,二者共同發力,極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17]。
綜上所述,給予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行中醫推拿手法聯合針灸進行后,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較于僅采用針灸治療方案,該聯合治療方案,臨床療效更優,且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患者頸椎功能快速恢復,具有臨床應用價值[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