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榮
(內蒙古通遼市蒙醫研究所傳統療術科,內蒙古 通遼)
肩周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多發生于4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發病率較男性略高。臨床表現主要有肩部疼痛、肩部關節功能障礙、肌肉萎縮等,并使患者的穿衣、梳頭、吃飯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不同程度降低[1]。目前,西醫對該病主要有保守治療、手術治療方法,其中手術治療風險大,技術要求高,并且術后容易出現局部組織粘連情況,不利于預后。保守治療方法可使患者疼痛癥狀得到快速緩解,但是藥效消失后疼痛會再次出現,無法達到根治目的[2]。蒙醫將該病歸為蒙醫“肩關節協日烏素”病范疇,認為該病的發生原理為“協日烏素”增多與“巴達干”、“琪素”相協,在肩關節及其周圍匯聚,影響局部氣血循環,從而導致肩部疼痛。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86 例肩周炎患者,采用蒙醫針灸推拿結合蒙藥治療肩周炎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86 例肩周炎患者作為研究目標,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均處于同一水平(P>0.05),均衡可比。
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肩關節周圍炎的診斷標準:①肩部疼痛且具有持續性、起病緩慢,外傷史、受寒或受潮濕史,影響睡眠;②肩關節活動障礙,喙突、肩前、肩峰、肩胛骨、結節間溝等處均有壓痛,活動時加重,肩關節活動范圍受限,上舉<110°、外展運動<75°,X 線可見骨質疏松、囊性病變、骨硬化等表現。③肩周壓痛,活動時加重,晝輕夜重,肩部肌肉萎縮痙攣;④日常生活動作受限,如梳頭穿衣、舉臂托物動作較為困難。
對照組:采用針灸推拿治療,具體:選擇一次性不銹鋼針針灸,規格0.3 mm×40.0mm;取穴:肩髎、肩髃、肩貞、肩井、阿是穴。采用75%酒精消毒,深度0.5-1.0 寸后提插、捻轉操作,以患者有穴位酸、麻、脹感為宜,留針時間30min,1 次/d,間隔1d 再行針灸,持續15 次。
推拿治療:患者處于端坐位,術者在患者前方采取推拿運動手法,使患者的肩關節被動運動。操作方法為,將肩關節作為軸心,對患側手臂環轉、搖動等,順時針、逆時針交替進行,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調整運動的幅度、力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4,5]。另外,使用點壓彈撥法按壓以下穴位:肩貞、阿是、肩井、肩前、秉風、天宗、曲池等,每穴按壓1.5-3.0min,然后垂直于肌肉進行彈撥,次數為3-5 次。最后用揉搓法在疼痛部位至前臂這部分進行進行反復搓動,緩解肌肉緊張狀態。每天1 次,7 次為1 療程,連續治療2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蒙藥辨證施治:早飯后額日敦烏日勒15 粒,通拉嘎-5 味丸 15 粒,溫開水口服;午飯后扎從-13 味丸 13 粒,溫開水口服;晚飯后嘎如迪-15 13 粒,森登-4 湯 3g,水煎引服等。根據分型選用如下蒙藥:赫依旺盛型睡前加服阿嘎日-35;希拉旺盛者午飯后加服阿拉坦阿如-5 味;巴達干旺盛型加服那仁滿都拉。
(1)統計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2)統計比較兩組接受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肩關節功能。疼痛評分0-10 分, 分數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6,7]。肩關節功能評分0-100 分,肩關節功能和分數正相關。
痊愈:肩部疼痛癥狀完全消失,恢復正常的肩關節功能;顯效:肩部疼痛癥狀基本消失,肩關節功能接近正常;有效:疼痛癥狀顯著緩解,肩關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無效:肩關節疼痛無緩解且功能仍嚴重受限;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各項數據的分析處理所使用的統計學共計均為 SPSS 20.0 軟件系統,()為計量資料的呈現形式,t 檢驗,[n(%)]、χ2表示與檢驗計數資料,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更優,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的肩關節功能、疼痛評分處于同一水平,組間均衡,P>0.05;治療后,觀察組疼痛評分、肩關節功能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肩關節功能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肩關節功能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疼痛評分 肩關節功能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3 7.13±1.51 1.95±0.52ab 35.45±1.92 77.54±1.72ab對照組 43 7.23±1.48 2.85±0.41a 35.63±1.93 55.63±1.94a t 0.0950 11.6057 0.5539 8.6784 P >0.05 <0.05 >0.05 <0.05
肩部疼痛為肩周炎患者比較常見的臨床癥狀,不但使患者痛苦增加,同時也會影響肩關節的正常活動。在中老年人群中,肩周炎有較高的發病率[8-10]。通過分析,發現肩部肌肉負荷過重、勞累過度等為導致肩周炎的常見原因[11,12]。蒙醫藥治療肩周炎具有獨特優勢,推拿手法能夠擴張毛細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情況,解除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情況等,從而使疾病導致的局部疼痛得到明顯緩解[13,14]。采用針灸可對相應的腧穴產生刺激,具有抗炎、調整氣血運行及疏通經絡,松解粘連,緩解肌肉萎縮,提高肩關節活動能力,舒緩疼痛的功效。這兩種療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以及效果,聯合使用,相輔相成,從而能夠更好的緩解肩關節局部疼痛,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促使療效提升[15,16]。對肩周炎患者給予口服蒙藥可以發揮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消腫止痛之效。蒙藥聯合針灸推拿治療相互結合使用有較強的互補性,可起到協同作用,共同促進療效的提升,使患者病痛盡快緩解,肩部功能明顯改善,顯著提升其生活質量[17]。
綜上所述,對肩周炎患者實施蒙醫針灸推拿聯合蒙藥治療,能夠收到比較理想的臨床療效,使患者疼痛癥狀和局部活動功能得到顯著改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