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陳露
(1 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重慶;2 重慶市江津區德感中心衛生院,重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目前在臨床中是較為高發的疾病類型,患者的主要疾病癥狀為: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等嚴重并發癥,而病人的健康行為對疾病的進展有直接影響[1],對于此疾病患者而言,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能夠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由此本院對COPD 穩定期患者實施延續護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將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本院診治的80 例COPD穩定期患者作為研究資料,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對照組,各40 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下列的延續護理措施,主要內容為:
1.2.1 構建延續護理小組
要較好地實施延續護理干預措施,首先就要先構建延續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小組內的成員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與親和力,掌握相關的疾病知識與護理技巧等[2]。
1.2.2 構建延續護理檔案與隨訪記錄冊
在對患者實施護理之前護理人員要先對患者實施評估,以了解患者的全面情況,將患者的具體情況記錄下來,形成護理檔案與隨訪記錄冊[3]。
1.2.3 對COPD 延伸護理的內容進行完善
1.2.3.1 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要找準時機對COPD 穩定期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與治療、護理情況,使患者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等有詳細了解,同時護理人員要在患者的飲食、心理、運動情況等多方面都進行干預指導,如果患者有煙酒嗜好,要勸導患者戒除煙酒[4]。
1.2.3.2 心理護理
由于疾病的長期存在,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很多患者都存在著不良的心理,會對疾病的治療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護理過程中開展心理護理是十分重要的,護士要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治療有效性,向患者介紹延續護理的優勢,多與患者交流,給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多關心、開導與鼓勵患者,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促進理想干預效果的達成。
1.2.3.3 藥物指導
護士正確指導患者用藥,告訴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讓患者有心理準備,并告知患者在出現不良情況的時候要馬上通知醫護人員,要求患者嚴格按照醫囑要求用藥。
1.2.3.4 呼吸肌訓練
對患者進行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呼吸操等呼吸肌訓練的操作步驟、要點指導,使患者掌握呼吸肌訓練的方法,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行為[5]。
1.2.3.5 康復鍛煉
康復鍛煉在疾病取得理想治療效果中有重要作用,由此護士要積極向患者講解其重要性,使其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日常鍛煉中,給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例如慢跑、散步、太極拳等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1.2.3.6 家庭氧療護理
要將氧氣流量控制在2L/min,每天吸氧的時間要超過10h,用氧的時候要注意安全,禁止明火。
1.2.4 實施多樣化延續護理模式
每2 周對患者進行1 次隨訪,主要是通過打電話的方式,每次隨訪通話要超過10min,了解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用藥情況、氧療、飲食、運動等情況[6-8],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并對患者關系的問題進行解答。家庭訪視時間為患者出院1個月、2 個月時。護士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及時實施護理。構建網絡聯系平臺,例如QQ 群和微信平臺。在平臺上定期發布一些疾病相關知識,及時回答患者的問題。
應用SPSS15.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表示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見表2。

表1 將兩組患者的認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CAT 得分情況實施比較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急性發作次數、住院次數、總住院耗時、依從性情況
COPD 穩定期在臨床中是比較常見的疾病,要想使患者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對患者積極開展延續護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護理措施是對傳統護理模式的擴充,豐富了護理的內容與內涵,不僅僅將護理工作局限在院內,更是將護理擴展到患者回到家中之后,護理人員通過健康宣教、心理干預、藥物指導、呼吸肌訓練、康復鍛煉、家庭氧療護理等一系列干預措施[9,10],能夠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指導,提升了患者的自護能力,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干預效果較好,因此延續護理措施是值得在臨床應用的[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