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昊,王天男,陰魯鑫,高文昌,王胥,張桐
顱內腫瘤是常見、多發的一種神經外科疾病,能夠誘發顱內腫瘤的因素有多種,主要包括先天動脈肌層薄弱、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等[1]。當正常組織受到病灶壓迫與損害,可致顱內腫瘤、神經功能障礙、癲癇發作越發嚴重。顱內腫瘤主要包括蝶鞍區的顱咽管瘤、生殖細胞腫瘤、顆粒細胞瘤、淋巴與造血組織腫瘤、轉移性腫瘤、外周神經腫瘤等,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并導致病情的持續惡化[2]。神經外科鎖孔手術具有神經血管損傷小、并發癥少及創傷小等特點,可提高腫瘤治療效果[3]。地塞米松能夠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機體的炎性反應,降低對腦組織的損傷[4]。現觀察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聯合地塞米松對顱內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TSGF、TNF-α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9年4月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診治顱內腫瘤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完全隨機法分為2組,各34例。對照組男23例,女11例,年齡35~66 (50.5±5.3)歲;腫瘤直徑2.1~5.4(3.8±1.1)cm;腫瘤類型:垂體瘤4例,膠質瘤4例,動脈瘤10例,神經鞘瘤3例,腦膜瘤11例,其他腫瘤2例; Hunt-Hess分級:Ⅰ級11例,Ⅱ級9例,Ⅲ級7例,Ⅳ級5例,Ⅴ級2例。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36~64(50.7±5.1)歲;腫瘤直徑2.3~5.4(3.7±1.3)cm;腫瘤類型:垂體瘤3例,膠質瘤4例,動脈瘤11例,神經鞘瘤2例,腦膜瘤12例,其他腫瘤2例; Hunt-Hess分級:Ⅰ級12例,Ⅱ級8例,Ⅲ級6例,Ⅳ級6例,Ⅴ級2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直徑、腫瘤類型、Hunt-Hess分級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患者均經MR、CT與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為顱內腫瘤患者;未接受化療與放療者;主要臨床癥狀為壓力升高、視乳頭水腫、蛋白升高、惡心嘔吐及白細胞升高;且耐受手術,無手術禁忌證。(2)排除標準:存在心、肺、肝等原發性疾病患者;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存在認知障礙患者;合并高血壓患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住院后均給予常規術前準備與全身檢查,并予降顱壓、脫水、利尿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傳統開顱手術:患者氣管插管與全身麻醉后,于病灶最近的皮膚表面作為手術入路,避開皮膚表面血管,做弧形切口4~5 cm,正方形骨窗長寬均為3 cm,使用十字形剪將硬腦膜剪開,在大腦皮質非功能區進行造瘺,病灶切除電凝止血,最后縫合。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神經外科鎖孔手術:患者全身麻醉后,頭部抬高后仰10~15°,避開眶上神經在眉弓外側做皮膚切口,骨鉆于顱骨上鉆孔,腦室鏡經骨鉆置入顱內,注意保護患者的神經與血管,在腦室鏡(德國蛇牌 AESCULAP 0°,型號 PE184A)的引導下,切除顱內腫瘤,完成后,切口逐層縫合。2組于術后1周內給予地塞米松(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口服,10 mg/d。
1.4 觀測指標與方法
1.4.1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5]: 顯效,CT檢查無顱內無出血、腦水腫等癥狀,各項指標恢復;有效,CT檢查無顱內出血、無腦水腫,各項指標有所恢復;無效,以上標準均未達到。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腦脊液神經肽水平檢測:患者治療前后均行腰椎穿刺取腦脊液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催產素(OT)、精氨酸加壓素(AVP)、β-內啡肽(β-EP)水平。
1.4.3 腫瘤標志物、X連鎖凋亡抑制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檢測: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5 ml,置于一次性真空無抗凝劑的采血管中,在20~25℃環境下凝血60 min,之后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C反應蛋白(CRP)、X連鎖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1.4.4 生活質量評分[6]: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進行評估,包括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每項共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5 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2組患者治療后出現顱內積水、肺部感染、頭痛及應激潰瘍等不良反應。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8%,高于對照組的67.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OT、AVP及β-EP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OT、AVP及β-E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降低幅度小于對照組(P<0.01),見表2。
2.3 2組治療前后TSGF、CRP、XIAP及TNF-α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TSGF、CRP、XIAP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均降低(P<0.01),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OT、AVP及 β-EP水平比較
2.4 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P<0.01),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94%,低于對照組的17.65%(χ2=3.987,P=0.046),見表5。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TSGF、CRP、XIAP及TNF-α水平比較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5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3討 論
顱內腫瘤在全身腫瘤中占10%左右,發病率較高,其發病原因目前尚不確切,目前的主要因素有遺傳因素、病毒、物理因素等[7]。顱內腫瘤的主要癥狀為視乳頭水腫、嘔吐、癱瘓及頭痛等,及時的診治能夠降低腫瘤的惡化,目前對顱內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外科手術,其治療效果好,但術后會引發顱神經功能缺失等并發癥[8-9]。顱內腫瘤的增大常出現視覺障礙、嘔吐及頭痛等癥狀,主要是由于顱內壓增高,阻塞腦脊髓液循環通路[10]。不同區域的顱內腫瘤產生侵犯及壓迫,由于腦組織各部位有其特殊功能,會導致該區域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小腦腫瘤可造成平衡失調等[11]。地塞米松具有抗炎作用,抑制血管活性物質、炎性介質的釋放[12-13]。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能夠減少術中出血量,止血更加迅速與確切,有助于手術時間縮短[14]。
腦脊液神經肽能夠參與去甲腎上腺素作用,具有較強收縮血管的作用,抑制血管對血管舒張物質的反應,增強血管對其他血管收縮物質的反應[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OT、AVP及β-EP水平高于對照組,說明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聯合地塞米松改善OT、AVP及β-EP水平效果顯著。TSGF可隨腫瘤的形成與增長逐漸釋放到外周液,其是周邊毛細血管及惡性腫瘤大量擴增的結果[16]。相關研究表明[17],當機體發生炎性反應時,CRP呈異常高表達,CRP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能夠反映機體的炎性反應,CRP與疾病活動性有良好的相關性,本研究與其保持一致。XIAP在腫瘤中通常呈高表達,是一種細胞內源性凋亡抑制蛋白,與腫瘤的預后、分化程度有緊密的聯系[18-19]。TNF-α是具有調節人體炎性反應與免疫反應的細胞因子,能夠促進T細胞產生各種反應,并促進炎性反應加重[20]。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TSGF、CRP、XIAP及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聯合地塞米松能夠顯著降低TSGF、CRP、XIAP及TNF-α水平。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高于對照組,說明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聯合地塞米松能夠顯著提高顱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2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聯合地塞米松對顱內腫瘤的治療有效率更高。相關研究表明[22],神經外科鎖孔手術深入視野擴大,腫瘤位置明確,在降低患者顱內壓的情況下利用顯微鏡與腦室內的自然縫隙將腫瘤徹底切除。本研究結果指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聯合地塞米松治療顱內腫瘤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鎖孔手術聯合地塞米松治療顱內腫瘤患者效果顯著,降低TSGF、TNF-α水平,通過調控OT、AVP及β-EP水平,改善腦脊液神經肽水平,提升生活質量,臨床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