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樂娟,馮 月
(1.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甘肅蘭州730050;2.齊齊哈爾大學教育與傳媒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61006)
有關研究表明,我國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幾率在6.0%至16.7%之間,發生時間一般在產后幾天或者幾個月內,產后14d左右是發病率最高的時期[1]。癥狀表現主要包括失眠、健忘、頭疼、情感薄弱、焦慮、抑郁以及易怒等,嚴重情況下還會出現絕望情緒,發生傷害孩子以及自殺等。針對這種情況,應當及時給予產婦藥物治療,并對其采取心理干預[2]。研究選取醫院收治的10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實驗組產婦采取了心理干預,明顯改善了產婦產后抑郁情況,具體如下。
研究對象選取的是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間收治的108例住院產婦,采用抽簽的方式將這108例住院產婦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每組有54例產婦。其中實驗組年齡最大的產婦為42歲,年齡最小的產婦為21歲,產婦平均年齡為26.5±5.8歲;有14例產婦為大學畢業,20例產婦為高中畢業,16例產婦為初中畢業,3例產婦為小學畢業,還有1例產婦為文盲;有9例產婦為經產婦,45例產婦為初產婦;22例產婦為剖宮產,32例產婦為自然分娩。對照組中年齡最大的產婦為41歲,年齡最小的產婦為22歲,產婦平均年齡為26.1±5.2歲;有12例產婦為大學畢業,22例產婦為高中畢業,13例產婦為初中畢業,5例產婦為小學畢業,還有2例產婦為文盲;有10例產婦為經產婦,44例產婦為初產婦;23例產婦為剖宮產,31例產婦為自然分娩。兩組產婦基本資料對比差異較小(P>0.05),可以進行對比。
針對對照組在產前產后均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
1.2.1 全面評估
在產婦入院時,對產婦的家庭情況、社會關系以及經濟狀況等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全面評估產婦的言語、行為以及情緒,充分掌握產婦的基本情況,根據患者的實際表現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
1.2.2 支持性干預
(1)社會關系變化。產婦產后由于自身社會角色的突然變化,一時無法較好的適應,護理人員應當協助產婦保持樂觀的心態來看待角色轉變的問題,讓產婦了解初為人母的喜悅和幸福,幫助產婦積極適應母親的角色,與產婦之間加強交流,讓其能夠積極面對新角色。(2)心理輔導。護理人員要和產婦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主動給予產婦關懷和愛護,了解產婦的需求并盡可能的滿足。鼓勵產婦合理宣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使自身心理壓力得到減少。耐心傾聽產婦主訴,并在合適的情況下給予產婦心理知識的教育,對產婦保持樂觀和耐性,同時指導產婦家屬多多給予產婦關心與愛護,讓產婦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和家庭中的地位。將產后抑郁的相關知識和危害告知產婦與家屬,讓其對產后抑郁有著全面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對產后抑郁的預防[3]。(3)建立心理輔導平臺。當產婦存在心里困惑或心理問題時,可以讓其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尋求心理輔導,護理人員在了解產婦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后,要及時提出解決建議和措施,讓產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1.2.3 音樂放松療法
在產婦住院期間,鼓勵產婦多多聽輕松愉快的音樂,讓自身融入到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能夠起到愉悅身心的作用。在產婦放松過程中,禁止電話、探視以及其他護理活動,防止外界產生過多的干擾,讓產婦身心處于健康的狀態,使自身抑郁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對兩組產婦產后抑郁情況、護理滿意度以及產后并發癥情況進行對比。用HAMD對產婦抑郁程度進行評分,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評價表進行調查。
護理之前,實驗組產婦HAMD評分為22.1±7.2分,對照組產婦HAMD評分為21.9±6.8分,兩組產婦護理之前HAMD評分對比差異較小(P>0.05);護理之后,實驗組產婦HAMD評分為11.3±5.6分,對照組HAMD評分為15.8±6.1分,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HAMD評分明顯更低,兩組產婦護理之后HAMD評分對比差異較大(P<0.05)。
實驗組中不滿意的產婦有2例,一般的產婦有11例,滿意的產婦有41例,護理滿意度為96.30%,對照組中不滿意的產婦有9例,一般的產婦有13例,滿意的產婦有32例,護理滿意度為83.33%,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存在較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中有2例宮縮乏力,占比3.70%,1例難產,占比1.85%,3例產程延長,占比5.56%,0例胎兒窘迫,占比為0。對照組中有6例宮縮乏力,占比11.11%,4例難產,占比7.41%,6例產程延長,占比11.11%,2例胎兒窘迫,占比為3.70%,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分娩并發癥情況明顯更少,兩組產婦分娩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較大(P<0.05)。
近些年來,產婦產后抑郁問題日益嚴重,很多女性在產后存在壓力過大的問題。由于女性在產后處于社會角色的改變階段,自身情感處于一個薄弱的狀態,受到體內激素下降影響以及神經遞質功能改變的作用,大約超過三分之一的產婦會產生分娩相關綜合征,具體表現為產后情緒低落,如果處理不當極容易發展為產后抑郁,對產婦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4-5]。此次研究選取了我院收治的10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了產前產后常規護理,而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了心理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實驗組產婦HAMD評分為11.3±5.6分,護理滿意度為96.30%,明顯優于對照組 (15.8±6.1分,83.33%),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分娩并發癥也少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針對產婦采取心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產后抑郁情況和分娩并發癥的發生,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較大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