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敏強

在海浪起伏中將水泥從大船卸至小船
遠在祖國萬里之外的圖瓦盧,南半球夏日的驕陽似火般地炙烤著大地,碧海藍天,路邊的扶桑花放肆地開著。恍惚間,這一切讓人覺得國內疫情離得那么遠,然而,它卻那么近。
2019年12月底,武漢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當時,疫情尚不明確,而颶風正在來圖瓦盧的路上。考慮到項目部處于圖瓦盧僅有300人的外島,當時島上無內外部人員流通,無病毒來源,項目施工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白天和晚上兩個低潮連軸轉,確保在颶風來臨之前完成預定施工任務,保證結構物在颶風中的安全,同時做好其他颶風應急準備工作。1月17日,颶風Tino襲擊項目所在島,持續暴雨巨浪,斷電斷網,項目辦公及生活區遭遇海水倒灌,始料未及,全體人員冒著大雨在辦公區周圍修筑了擋水堤壩,并將食物和重要物資轉移至安全處所。在狂風驟雨中,項目部人員仍時常談起“不知道國內說的那個病毒怎么樣了,嚴不嚴重”。
圖瓦盧還在颶風中搖曳,新冠病毒的傳播也更近了一步。隨著疫情快速發展,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2020年1月23日,武漢開始封城。至此,疫情變得空前緊張,它牽動著海內外每一個華人的心弦。
大年三十的晚上,項目部沒有預想中的熱鬧,環顧在村委會蹭網的戰友們,大多是皺著眉頭看疫情動態的,此刻無聲,但內心的擔憂和害怕,卻又那么的響亮。由于島上網絡長期處于半癱瘓狀態,無法及時獲取最新疫情情況且無法及時聯系家人,有時網速僅10Kb/s左右,下載附件經常失敗。盡管如此,項目部仍安排專人在有網的時候,了解疫情最新動向,反復嘗試下載黨中央、中國土木和南太公司關于疫情防治工作部署的相關文件,將疫情發展情況和公司文件精神及時傳達給項目部全體人員,讓他們安心。圖瓦盧未與中國建交,無使領館,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圖瓦盧項目部按照中國駐瓦努阿圖大使館和中國駐斐濟大使館對中國土木南太公司的指導和要求,切實落實了人員身體狀況日報、人員出入登記、暫緩人員休假及休假人員返回、按要求隔離相關人員等措施。目前,項目部人員全部健康且心理狀態良好。
由于圖瓦盧物資匱乏,項目所需物資全部都靠進口。物資采購周期之長,物資運輸及卸貨之困難,真可謂“一顆釘子難倒男子漢”。只有首都富納富提有一座可供大船停泊的碼頭,絕大部分外島大船均無法直接靠岸。全部物資都要先運到首都碼頭卸貨,再裝至貨物運輸船上,開往外島后停在外海,在海浪起伏中,將貨物倒運至小船,運輸上岸。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項目部從斐濟發出的物資運輸駁船在颶風的驚濤駭浪中翻滾了17天后終于抵達圖瓦盧首都,而正常航行僅需5天。時間緊、任務重,本來提前額外安排了2名管理人員及1月25日從國內抵達首都的師傅一起卸貨。不料,其中一名管理人員張鴻因傷口感染需休養治療,而剛從國內抵達的師傅按中國土木對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須隔離觀察。只能由首都物資負責人曾龍華和造價工程師郭云帶著兩位操作手師傅,從早上6點到晚上11點一直在碼頭戰斗。到圖瓦盧和大家一起過年的梁慶親自下廚,用有限的食材為大家做了3個菜,讓大家吃上了熱騰騰的年夜飯。
2020年1月28日,載著60個托盤水泥和一艘倒貨小船的貨物運輸船抵達項目所在外島。由于處于颶風季,海況惡劣經常無法卸船,水泥又是現場最緊缺的物資之一。看著那滿滿一船水泥,心里感覺無比踏實,再看一眼那兩三米高的海浪,心又涼了一大截。而船上的外籍船員是國內疫情暴發后第一批抵達項目所在島的外來人員,我的內心更加忐忑不安,畢竟這個300人的小島和圖瓦盧這樣一個醫療條件較差的國家,是承擔不起任何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的。可物資得卸,項目得干,只好在卸船過程中安排船員和其他作業人員做好嚴格分組,互不接觸,避免潛在的病毒傳播風險,防患于未然。不管怎么樣,要先邁出第一步,開卸!吊在空中的水泥隨著大船的擺動不斷搖擺,小船在巨大的浪涌中一上一下就是一兩米,水泥托盤和小船不規則地快速相對運動著,砰砰砰地碰撞著,經過長時間的對峙,看準時機,落!終于放進去一盤,但是托盤已經撞壞,部分水泥包裝也破損了。經過大船倒小船,在海浪里翻騰了2天后,只卸下了15托盤水泥,這次卸貨也不得不因為小船發動機進水、馬達啟動機燒壞和另一艘小船被海浪拍翻而暫停,所幸沒有人員受傷。看著發生的一切,心如刀割。與海浪的賽跑中,我們顯得如此卑微與無能,但我心里清楚地知道,唯有挺住,堅定信念,多想辦法,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在全國人民與疫情搏斗的過程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至此,設備需要維修,配件和物資需要斐濟辦事處協助補給,下一批水泥等物資待斐濟裝船發運,但項目全能機修盧俊洪和斐濟采購經理高明,在疫情大規模暴發前已回國休假。按照中國土木對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及斐濟移民局的相關政策,兩人無法回到工作崗位,給圖瓦盧項目的實施造成很大困難。鑒于物資、卸船寸步難行的情況,思量再三,將外島現場相關工作安排好后,2020年1月29日,我坐了13個小時的船回到圖瓦盧首都,又坐了兩個半小時飛機到達斐濟處理相關物資保障事宜。15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已經有些昏昏欲睡,而腳沾地的那一刻,我的心又被揪了起來——蘇瓦機場海關和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已經戴起了口罩,入關處放著醒目的新冠病毒防護公告,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沒想到斐濟這么快就開始防護了,零防護的我,這幾天還能出去辦事情嗎?可項目緊急,容不得我多想,出關后直奔船運公司談貨船租用事宜,談完又去抓斗船公司談疏浚作業相關細節。接下來幾天,馬不停蹄地處理了不銹鋼材料、硬木材料、設備配件、后勤物資、疫情控制物資等一系列事宜,確保圖瓦盧項目部的物資供應。
然而,到斐濟的第二天,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我有點咳嗽、嗓子疼,嘴上還起了幾個皰,一時間好像所有的血液都往大腦里涌,心跳加速,緊張慌亂是有的,畢竟多少還是接觸了一些人,但理性告訴我一定是去首都的路上睡在船甲板上吹了一夜的海風導致扁桃體發炎上火,因為每次睡十幾個小時船的甲板后都會有類似的癥狀。雖說如此,但疫情當前,大腦感性的一面無法控制自己不往新冠病毒上聯想,無比折磨。我可不能被隔離14天呀,那項目怎么辦?沒卸下來的物資怎么辦?心理和身體的雙重壓力,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妻子知道后,每天都幫我理性分析,做心理疏導:“你不可能是新冠肺炎,你想啊,你根本沒有接觸任何可能攜帶病毒的人,而且你剛從圖瓦盧出來就生病了,這新冠病毒怕是得坐了火箭才能這么快,肯定是坐船吹的,吃點消炎藥,飲食清淡些,過兩天就好了。”可是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停地量體溫,這期間腦子總是不停地想,自己會不會被感染了?還好不發燒,咳嗽和上火持續三四天后也開始好轉,一周后已經痊愈了。這個過程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當前在國內得普通感冒的人的處境,不只是身體難受,更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折磨。
經過幾天馬不停蹄的周旋和協調,我的心定了一些,項目部急需的配件和新增防疫物資有了著落,貨物運輸船基本確定,現場施工方案有了定數,而項目施工現場與外界幾乎隔離,且暫無外人前往,疫情傳播風險較低,現場防波堤模板和混凝土澆筑施工一直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北防波堤在近期即將完成。首都人員流動量較大,且項目部常駐首都人員不可避免需要外出,是圖瓦盧項目疫情防控的重點所在。當首都與外島有人員調動時,均按要求做好隔離。項目部按南太公司的要求配備了防護用具和消毒用品,確保人員做好防護,盡最大努力避免感染。
2020年3月19日,圖瓦盧唯一的國際航線目的地、南太平洋交通樞紐斐濟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被感染者系斐濟航空飛美國航線的空乘人員,這給整個南太平洋島國拉響了警報。圖瓦盧作為世界上第四小國家、第二小島國,全國僅有約1萬人口,但人口密度極大。加之醫療條件落后,缺醫少藥,國家口罩儲備僅夠兩天使用,更談不上擁有各種檢測設備和隔離病房。萬一疫情發生,將帶來災難性后果。3月20日,圖瓦盧政府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停飛所有國際航班,僅允許集裝箱貨船和油船入港,但不允許船上人員入境,從而切斷了圖瓦盧與其他國家的人員流動。這一及時的決定,給項目全體人員吃了一顆定心丸。
松了一口氣的同時,更大的煩惱卻涌上了心頭。外面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出不去,對病毒的恐懼、對時事的不安、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仿佛被困孤島的躁動感,特別是面對項目物資和人員派遣的難題,讓人心緒難寧。
圖瓦盧物資極度匱乏,全部靠進口,項目所在島無任何物資供應,首都僅有基本的食材供應,但是在建材及機械備件方面幾乎無任何供應,項目使用的釘子和螺絲都需要從斐濟等國家進口。項目雖然提前做好了充足的物資儲備,但航空中斷給項目的緊急補給帶來極大的困難。項目處于南太平洋深海,高海水鹽霧的環境,時常導致一些不常備的器件損壞,讓人措手不及,機械設備關鍵器件的損壞甚至會導致項目整體停工。針對這一情況,項目部緊急部署,加強日常設備檢修維護保養,同時,排查并采購一批設備備件,通過海運發貨,盡最大努力降低停工風險。
項目房建施工人員擬從瓦努阿圖項目調撥,但由于航班停飛無法進場,嚴重影響了房建施工的進度。而項目全能機修工回國休假因疫情無法返回現場,給項目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風險。首都裝船用叉車損壞,找遍圖瓦盧全國的機修師傅,都無法修好,租用當地叉車每天費用近萬元,給項目帶來了巨額的額外費用。
2020年4月4日夜晚,正在低潮海域工作的挖掘機突然熄火,現場備用機修師傅一時找不到問題,漲潮后,挖掘機將被海水淹沒,導致整機損壞。幾百萬的設備啊!怎么辦?項目部當機立斷,拖!一定要在漲潮之前拖上岸。不料,用另一臺挖掘機單獨拖完全拖不動,因為重量有50噸。隨即,安排另外兩臺裝載機一起在后面推,還是不動!只好放大招,讓在前面拉的挖掘機的破碎錘打入海床面礁石,用大臂和履帶共同發力,終于拖動了。就這樣一點點往前拖,拖了2個小時終于拖上了岸,避免了公司財產損失。項目還在繼續,這一切隨時都有可能再發生,給本已困難的項目,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時至6月,全球疫情仍在大規模蔓延,南太地區各國往來的航班已經停飛數月,隨之而來的是對經濟大環境的重創,民眾情緒低落,讓人擔憂。反觀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各行各業積極復產復工,人間煙火“地攤經濟”重返人間,不禁感嘆祖國之強大!此刻堅守在海外一線,我內心五味雜陳,對全球疫情的擔憂、對完成項目的急切、對家人的虧欠,一一涌上心頭。但寶劍鋒從磨礪出,我相信圖瓦盧項目的經歷是我漫漫征程中彌足珍貴的一段。
讓花謝的是風雨,讓花開的也是風雨,但沒了風雨,花不會開,更不會謝。我相信,我們的項目,在經歷了南太平洋的烈日狂風后,必將順利竣工!我們的祖國,在經歷了這場新冠病毒的風雨后,繁榮之花會開得更加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