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佩嫻

萊蒙(左)在指導中國學生做實驗
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尼古拉斯·羅伯特·萊蒙說:“中國醫學研究快步走向國際化。中國對醫學科學研究的高度重視令人鼓舞。”中國在癌癥的基因和細胞治療研究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因為參與在中國的研究,他和團隊才能不斷取得新進展,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我們在英國巴茨癌癥研究所成功建立了國際上首個胰腺表達數據庫,這是國際上胰腺相關疾病文獻數據的唯一平臺。該數據庫對中國用戶免費開放。與中國合作實踐了‘科學無國界’這一理念。”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院長尼古拉斯·羅伯特·萊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說道。
2005年,萊蒙應邀到河南醫科大學(后并入鄭州大學)作講座,并在暑假期間與學校師生交流互動。同年10月,他被聘為鄭州大學分子腫瘤學客座教授。2006年,為把世界前沿的研究工作引入中國分子腫瘤學領域,萊蒙促成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與鄭州大學聯合建立中英分子腫瘤學研究中心,并擔任該中心英方主任。2014年,該中心被中國科學技術部批準為首個國家級細胞與基因治療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2015年4月,萊蒙開始擔任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院長,繼續帶領團隊鉆研癌癥新療法——基因和細胞治療。在萊蒙的邀請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多位國際知名醫學專家到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作講座,其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萊蒙表示:“我們希望讓外國專家占到科研團隊總人數的1/3。因為文化背景不同、視野夢想不同的科研人員匯集在一起,將能迸發出絢爛的思想火花。”
萊蒙認為,鄭州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熱情開放的民眾心態以及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我希望有更多機會向國外科研人員推薦鄭州,吸引他們來這里工作。”
“記得我剛來時,學生們聽課時非常安靜,都在埋頭做筆記,沒有互動。現在,他們會主動提問,學習知識更主動,并且更敢于付諸行動。我高興地告訴我的學生和團隊:你們可以隨時提問,我接受任何挑戰。因為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法都不會只有一種,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其他方法。”萊蒙回憶道。
2009年,萊蒙獲得河南省政府頒發的“黃河友誼獎”,2017年,他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談及中國的發展變化,萊蒙告訴記者:“30年前我第一次來北京時,機場到市區只有一條馬路,汽車、自行車、行人都在這條路上通行。2005年我再到中國時,中國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我乘坐高鐵從北京到鄭州,只需要兩個半小時。這在很多國家是無法想象的。2019年6月25日,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開設的鄭州直飛倫敦的洲際航線正式開通。今后,我來中國就更方便了。”
70多年來,中國取得了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中國的醫療衛生水平顯著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7歲。“中國醫學研究快步走向國際化。中國對醫學科學研究的高度重視令人鼓舞。”校方在政策、科研經費和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的大力配合與支持,讓萊蒙將該學院打造成國際一流醫學研究院的信心更加堅定。3年前,鄭州大學計劃改建一座實驗樓,倫敦的一所大學也在開展類似的基建工程。大約9個月后,鄭州大學的實驗樓就建成了。萊蒙說:“這個速度讓我非常震驚。因為直到現在,倫敦的大樓還沒開始施工。”
萊蒙說,中國在癌癥的基因和細胞治療研究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因為參與在中國的研究,他和團隊才能不斷取得新進展,保持國際領先地位。感謝中國提供了如此優越的科研環境。目前,萊蒙的科研團隊已經在相關領域獲得了3項專利,而且知識產權都在中國。
目前,萊蒙團隊已擁有細胞與基因治療制劑實驗室,產品達到國際標準。萊蒙表示:“在基因研究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我們要把好倫理關,讓研究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我們的研究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我們也重視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在基礎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臨床試驗,讓更多科研成果造福社會。”(元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