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地鐵項目因工程量巨大,其具體施工過程復雜程度非常高,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會面臨多種風險,如果風險爆發就會對項目工期產生嚴重的影響,除了會增加項目建設成本,而且會還破壞城市正常的社會秩序,嚴重影響交通出行。因此,在地鐵項目施工過程中,必須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在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結合施工具體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且能夠保證制度被嚴格執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地鐵施工的安全性。
安全管理工作貫穿于地鐵施工的全過程,其質量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地鐵項目施工的質量。當前,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發展,地鐵項目建設規模越來越大,與之相對應的安全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多,以此為背景,安全管理工作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1]。因為地鐵施工面臨的環境較為復雜,因此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在地鐵項目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安全管理工作的內容進行明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采用科學合理的風險把控措施,以做好地鐵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地鐵施工的特殊性非常明顯,主要包括以下3 個方面。1)地鐵項目的車站建設環境非常復雜,因此淺埋暗挖法等施工技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隨著項目施工進程的不斷推進,如果進行到有較大車流量如十字路口等位置時,就比較容易影響城市正常的交通行為。由于地下管網的實際分布情況較為復雜,采用淺埋暗挖施工法進行項目建造時,經常會碰見穿越管線與河流等情況,直接增加了施工風險。2)地鐵項目施工過程中會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就施工區域而言,地鐵項目施工區域多在城市的中心,再加上項目建設本身的復雜性,增加了施工的風險性,且有很多不可預估的風險因素存在。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因地下線施工問題導致的地鐵事故占全部地鐵事故數的96%。地鐵建設考慮到方便市民出行的問題,一般會經過城市核心建筑區,也直接增加了項目風險[2]。3)地鐵項目整體工程量非常大,在施工過程中會面臨大規模拆遷等市民安置問題,為了有效協調各生產要素,降低對居民正常生活的影響,必然有大量的改線與改修作業,在原有工作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且增加了地鐵項目的施工難度。
隨著我國城市交通規模的不斷擴大,地鐵項目建設量越來越大,與之相對應的安全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多,與之相應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在相關法律法規得到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地鐵項目施工階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法律上的支持,對于規范施工人員的具體行為有了很大幫助。但是,由于地鐵項目面臨的施工環境非常復雜,各種安全事故無法完全避免,從事故原因分析,與項目施工前未形成科學、全面的設計方案有關,且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沒有給予必要的風險評估,以致出現安全事故[3]。2018 年某城市某一地鐵路段發生了嚴重內澇,經事后調查得知,該事故的出現與前期的實地勘測與施工準備工作不完備有直接關系,對該路段的排水能力產生了嚴重影響,導致內澇出現。因為地鐵項目施工區域多位于城市核心位置下方,地鐵車站多位于道路交叉區域,這一位置具有非常復雜的地下管線分布情況,空間結構錯綜復雜,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對項目施工會產生不利影響。此外,由于地鐵項目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較長,在未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之前,安全事故更容易出現[4]。各種潛在的安全隱患會隨著項目進程的不斷推進暴露出來而引發各種安全事故,只有做好全面的施工階段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預防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
2008 年11 月15 日下午3 時20 分,杭州市地鐵一號線作業現場出現了基坑坍塌,長度75 m,垂直下陷15 m,大量現場工作人員傷亡,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事故現場如圖1所示。事后的事故原因調查結果顯示,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2 點。1)施工過程沒有按照規范流程進行,施工人員的理論水平與施工經驗相對來說比較匱乏,無法滿足施工要求。2)有關工作人員與業主強烈要求縮短工期,導致工程為趕工期而出現了質量問題。
隨著人們對于出行便捷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地鐵已經在很多城市出現,而且部分城市的地鐵網絡發展已經趨于完善。地鐵項目的修建必然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周邊環境,所以在地鐵項目開工前的準備階段就要全面勘測周邊施工環境,以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施工計劃,摸清所有潛在的施工風險因素,全面掌握施工區域的交通通達度、地質情況以及水文情況等信息特別重要。此外,在正式施工前要保證全部施工操作都完全符合當地法律條款的相關規定,結合具體情況調查施工區域的環境、地質、管線以及現有建筑物情況,并將調查結構形成專門文件,留作日后參考所用[5]。表1 為勘測的主要內容。

表1 風險勘測范圍參考表
該防控體系的建立可以從以下2 點出發。1)要求地鐵項目施工單位下屬的相關部門對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徹底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對各種風險進行分級,判定其管控難度,然后從設計、監督、控制以及施工等4 個方面出發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2)施工項目部與工程監理部應對安全風險點進行定期調整,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擺放安全作業的相關內容,將重大風險源向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公布,要求全部項目負責人員都要熟知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組織現骨干人員定期評估項目工程的風險管理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要求,以形成系統、科學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圖1 杭州市地鐵一號線作業現場基坑坍塌事故現場
該措施是地鐵項目施工階段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具體內容有4 點。1)不斷提升項目建設的信息化水平,重視施工現場的檢測工作,對施工方的風險管理情況進行實施檢測,并給予及時反饋。項目方應組織專業檢測機構對施工情況進行實時檢測,結合項目具體情況制定出科學的檢測管理方案,并將方案提供給項目設計方,以免因對項目了解不夠而有所遺漏。此外,檢測機構應定期將檢測到的全部數據提交給當地政府下屬相關部門,為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應急預案提供依據[6]。2)重視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特別要重視監控特大風險隱患,如起重吊裝作業、爆破施工等危險系數比較高的施工環節,發現風險爆發的主要原因,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完成整改通知。組織專門人員定期對項目進行安全檢查,并給予評分,并將評分結果作為施工方誠信評價的重要依據。3)建立獎懲機制,結合獎懲平衡的基本原則,表彰高效執行安全生產標準的施工方,并發放表彰資金。此外,如果有施工方不斷出現安全作業問題,有關部門應組織專門小組對其進行調查,并給予批評,督促其認識到安全作業的重要性。4)施工方應堅持召開安全周例會,在會上對近期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宣講,將施工線路風險控制情況進行公示,發現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落實責任、嚴格監督。
該項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方對于安全作業風險的防范能力。如在施工圍護墻時使用液壓雙輪銑槽設備,安全系數更高,成槽效率更高,可以充分滿足施工要求;在鉆孔時使用旋挖鉆機設備,該設備不但綠色安全,且施工效率更高,適應能力更好;暗挖隧道時使用冷凍法,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進入隧道內,提高隧道強度,增強其穩定性[7]。所以,提升施工技術水平,引入新型設備,對于提升安全作業系數,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地鐵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地鐵施工經驗已經趨于成熟,社會各方對于風險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視。在地鐵項目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各種安全隱患進行有效控制,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現安全事故。因此,要結合地鐵項目具體施工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使地鐵項目施工有一個較為安全的施工環境,以有效提升工程質量,提升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