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呼倫貝爾山金礦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 根河 002357)
呼倫貝爾山金礦業有限公司3000t/d選礦廠采用了SABC碎磨工藝,流程為粉礦倉內的物料經四臺皮帶給礦機給入3#皮帶輸送機,3#皮帶輸送機給入半自磨機(Φ6.4×3.2m),半自磨機排礦配帶圓筒篩,圓筒篩篩上物料返回半自磨機,篩下給入砂泵池,經旋流器分級到浮選槽,其余到球磨機(Φ4.27×6.1m)研磨。SABC碎磨工藝中半自磨其工作狀態和效率直接影響到選礦廠的產能、能源能耗等各項指標。自2016年9月投產以來,半自磨機一直處于近滿負荷的工作狀態,礦石處理量也一直達不到設計要求,為解決該問題,需對半自磨流程工藝進行梳理分析并找到關鍵的制約環節并對之進行不斷的改進,有效解決選廠處理量不穩定和不達產的瓶頸問題[1-3]。
半自磨機(Φ6.4×3.2m)的碎礦工藝主要通過鋼球和礦石在筒體襯板的表面碰撞擊打而完成破碎目的,然后通過格子板進行強制排礦進入到下一級工序。公司在近3年生產實踐中最初采用設備廠家設計提供的格子板形狀進行生產,半自磨的生產日處理量一直達不到設計的3000t/d,而且半自磨機的軸功率接近滿負荷最高達到1580kW(設計1650kW)。鑒于此種情況,通過現場問題的分析和探討研究,發現整個磨礦工藝流程中存在著半自磨機接近滿負荷運行而球磨半負荷運行的現象,說明半自磨機的排礦量不能滿足球磨機正常生產,加大半自磨機的排礦量(調整排礦濃度和粒度)是解決不均衡生產和不達產的有效途徑[4-5]。采取的具體措施和方案如下:
①把原廠設計的格子板(內外圈)篦孔寬度18mm改進設計變為22mm,提高格子板的排礦面積;圖1為原設計格子板外形,圖3為新設計改進型格子板外形。
②增加設計新的頑石窗寬度為75mm,采用7+1模式安裝,加快頑石通過,圖2為新設計增加的頑石窗形狀。
③優化安裝設計,把原來每圈由16塊組成改進為32塊。由于每塊重量減小,減輕了安裝難度,加快了安裝時間。圖4為設計優化前安裝實景,圖5為設計優化后安裝實景。
通過對半自磨機格子板形狀的優化設計改進及加開適當的頑石窗,順利解決磨礦流程中的半自磨機和球磨機的生產不均衡問題以及不達產問題,半自磨機的日處理量大幅提高可達到4000t/d,運行負荷減少到1350kW左右,且運行穩定。球磨機的負荷也得到相應的提高達到1100kW左右。通過工藝調整和格子板形狀設計創新改進磨礦系統,現已順利生產正常化,解決了近幾年的生產難題。
本文通過對半自磨格子板形狀優化設計,解決了當前的生產難題,促使生產正常化,為國內礦山企業順利生產打下了一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