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口的露臺上鋪著藍色的瓦磚,仿效的是1925年巴黎世博會日本館的模型。

開闊通透的環境.古樸靜謐的氛圍,再加上藝術品的點綴.讓這里看起來也像一座極具特色的私人藝術館。
這座寶塔屋位于安特衛普幾公里外的埃德海姆(Edegem)小鎮,載我過去的出租車司機是個伊朗人,他英語不太好,但仍一邊跟我發了一堆在比利時當出租車司機的牢騷,一邊調高了車內音響的音量,邀請我同他一起聽歌。到了約定的地方之后,我發現這座房子藏在小樹林的后面,看起來像一座日式寶塔,上面鋪著藍色瓦磚,屋頂加高了,有很多開窗,前面有紅色的柱子,還有裸露的橫梁,充滿異國情調。在比利時鄉村遍地的苔蘚之中,這座房子似乎是從遙遠的星球降落的物件,或者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沒有按門鈴,而是給主人打了電話說:對不起,我沒能在約定時間到達。在房子的附近只有一個加油站,那里有臺投幣式咖啡機,天氣有點冷,我坐下來喝了一杯熱咖啡。
20世紀初,許多有錢人熱衷在埃德海姆附近建造度假屋。這棟房子便是由一位猶太裔女士特蕾西亞(Theresia)于1929年出資建造。特蕾西亞結過婚,但沒有子女,她購買這塊地是希望打造一個帶有紀念性的建筑,來懷念曾出任波斯領事的兄弟Louis上個世紀20年代,歐洲剛從一戰的破壞中慢慢恢復,東方文化的影響在各個領域迅速蔓延,人們對東方特質的事物都帶著熱情與獵奇心,使得在那個年代建造的房屋;里常常布滿了亞洲風格的物品。特蕾西亞將這個別墅的建造委托給了當時熟悉新藝術和東方建筑風格的專家來打造。
很快,我見到了這棟寶塔屋的現任主人Canoline VandenExnden,她是一位有著銀白色頭發的38歲的藝術家。她騎著白色自行車穿過馬路,通過邊門把我領進花園。迎接我的是一道褐色的“閃電”,“它叫布加迪”,布加迪2歲,超級熱情,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它的好客。

左圖藝術家卡羅琳·范登·艾恩登(Caroline Van den Eynden)在工作室里忙碌著.右圖她的工作空間并未做過多的裝飾。留存著原始而粗樸的質感。
“我出生在安特衛普,然后搬到這里,我對這座房子非常了解。特蕾西亞于1940年去世后,這里陸續有過其他幾任主人。”我問她對特蕾西亞的了解,“不多,只知道她和兩個傭人、一個司機一起生活在這里。她為自己選了一層那個帶陽臺的大房間,傭人睡在后屋,司機則住在車庫上面的房間。”Caroline邊說著邊插入鑰匙,然后我們就進到起居室,它和整個立面一樣大,不過現在這個空間既是書房、起居室,也是餐廳和游戲室。“天花板與1925年巴黎世博會日本館的屬于同一種材質。這棟房子的上一任主人是一位餐館老板,隨后沉寂了I3年沒有買主。但對我和Derck(現在是前夫)來說,這很好。最終,業主接受了我們的意向,兩年前它成為我們的家。
從事藝術工作的他們,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工作室尋找理想的地方。如今花園里可愛的小亭子是Oaroline的工作空間。而Derek的工作空間還在建造中,“你看到地面上的孔了嗎?這下面會成為他的地下工作室。完工后,表面將被草坪覆蓋?!睂嶋H上,漫步整個院子,會發現主體建筑和花園依舊像是露天的建筑工地。“所有的空間,無論是室內還是戶外,都需要修復。"Carclinc補充說,“門窗戶、客廳和廚房仍然是原始的狀態,我們還必須對整個水電系統進行改造和加固?!彼A計到2029年會結束所有工程,‘那時我們要好好慶祝這座房子的百年生日?!?/p>
房子里的藝術品靈感來自哪里?我問道?!皩毸降慕ㄖ?,一切都是從樓梯開始的,這是記憶的隱喻。對我來說,回憶不是聲音、味道,而是具象的形態,比如一扇窗戶、一扇門,它們都為我留下歷史痕跡,我決定使用相同的語言來創作藝術”。你有關于這座房子的回憶嗎?我繼續問道。她神秘地微笑著說:“它們正在自我建設。”她講述了第一次作為業主踏人這里的經歷:“那是4月13日,也就是我生日的前兩天。那時我立即想到,要住在這里慢慢變老?!?/p>
我離開時也乘坐了一輛出租車,司機是個智利人。他說自己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這個小鎮里:“我一生都是個異鄉者,但來到這兒,這里就是我的家,就像大多數人一樣?!?p>
整個院子依舊在建設當中。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