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愛良
【摘要】肩關節周圍炎又稱為肩周炎,多發生在老年人群中(50歲左右年齡發病率最高),發病后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且夜間為甚,疾病逐漸加重的的慢性特異性炎癥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肩關節疼痛、活動不便,嚴重者將會影響肩關節功能活動,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祖國中醫認為:肩周炎屬于“漏肩風”、“五十肩”范疇,是由于急性、慢性勞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腱、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變。因此,加強肩關節周圍炎患者早期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以肩關節周圍炎為起點,分析電針配合推拿在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為肩關節周圍炎患者治療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肩關節周圍炎;早期治療;電針;推拿;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2
從人體解剖學角度來說,肩關節屬于人體活動范圍最廣的關節,關節囊相對比較松弛,能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1-2]。同時,跨越肩關節肌腱、韌帶相對較多,且多為細長的肌腱,對于正常人而言肌腱相對堅韌,但是隨著患者年齡的不斷增加,日常生活及活動中活動相對頻繁,容易造成肩關節出血大范圍的牽拉、扭轉,發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干預,將會引起軟組織出血、水腫及滲出,影響患者肩關節活動功能。祖國中醫角度來說,肩周炎多發生在老年人群中,由于患者年老體弱,肝腎虧損,再加上氣血不足,筋肉失養,發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干預,將會引起氣血凝滯,不通則痛,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本文將以肩關節周圍炎為起點,分析電針配合推拿在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綜述如下。
1 電針在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的研究進展
1.1 ?電針在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的治療方法
(1)儀器與設備。采用蘇州產華佗牌毫針進行治療,針長5 cm左右,直徑在0.3 mm;電針機型:G6805-2型,該儀器為連續波,根據每一位患者實際情況調節相應的強度。(2)穴位選擇。取患側肩三針,包括:肩隅、肩及肩貞配合曲池、患側頸部夾脊穴。(3)治療方法。治療時患者取坐位姿勢,分別取肩三針隅及曲池進針3~4.5 cm,頸部夾脊穴深度控制在2~3 cm。治療時醫生單手進針,垂直進入,利用平補平瀉法進行,得氣后接通電針,中等刺激,治療時每次留針25~30 min,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7 d(1個療程)[3-5]。電針起針后針刺患側肩關節遠端陽陵泉,正確指導患側鍛煉,告知患者最大幅度進行10 min旋轉運動。
1.2 ?電針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研究進展
國內學者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中醫86例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作為對象,對照組(n=40例)采用抗炎鎮痛藥、電針治療,觀察組采用電針配合推拿治療,連續治療7 d(1個療程),結果表明: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國內學者以65例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作為對象,患者均采用推拿聯合電針治療,結果表明:6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治療有效率為92.31%。由此看出:將電針用于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能取得有效的治療效果,利于患者恢復。電針是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常用的治療方法,治療時能給予強刺激提插捻轉,能發揮疏通經絡、調和局部氣血功效,有助于實現氣血調達、緩解患者疼痛,發揮淤滯祛除等作用,實現疏通局部經氣,達到祛風通絡功效[6]。文獻報道顯示:將電針用于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能分別作用于肩隅、肩及肩貞配合曲池、患側頸部夾脊穴,上述藥物均屬于陽明大廠經、手太陽小腸經,經脈使用的電針能發揮疏通瘀阻、減輕疼痛功效;通過針刺能刺激機體免疫調節,有助于降低關節囊、韌帶及肌肉張力,促進肩關節功能早期恢復。
2 推拿在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的研究進展
2.1 ?推拿在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的治療方法
推拿用于肩關節周圍炎治療方法相對較多,不同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均能促進患者早期恢復。(1)放松治療。治療過程中以滾法進行治療,直接作用于肩部、背部,上臂及頸項部位;(2)點穴開筋。取肩貞、阿是穴、風池、天宗、臂腧穴等,每個穴位進行點穴1.5 min,治療時以患者酸脹為宜;(3)以揉法、搓法作用于肩周圍,以發熱為度[7]。(4)正確指導患者肩關節活動,一手扶著肩,一手取患者手腕,正確指導患者被動運動,包括:外展、內收、后伸,運動幅度以患者耐受為宜,治療后叮囑患者放松,每天1次,連續治療7 d(1個療程)。
2.2 ?推拿在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的研究進展
國內學者以102例肩周炎患者作為對象,將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每組51例,對照組采用穴位貼敷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電針治療,分別從VAS評分、Neer肩關節功能進行評估,結果表明:在穴位貼敷基礎上聯合推拿用于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有助于減輕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利于患者恢復。國內學者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中醫92例肩周炎患者作為對象,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針灸治療,觀察組聯合推拿治療,結果表明:針灸聯合推拿用于肩周炎患者中療效率高于單一針灸治療。中醫認為:全身筋均匯于陽陵,通過推拿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于促進改變,攣縮的組織恢復,降低關節囊、韌帶、肌肉張力,能降低肩關節負荷,有助于促進肩關節功能早期恢復。
3 電針配合推拿用于肩關節周圍炎中的研究進展
為了提高肩關節周圍炎患者臨床效果,單一電針、推拿雖然能改善患者預后,但是治療預后較差,并未考慮每一位患者實際情況,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國內學者以39例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作為對象,患者在電針治療基礎上配合推拿治療,結果表明:臨床總有效率為92.3%。國內學者以電針配合推拿治療肩周圍關節炎,臨床療效率為100.0%。國內學者在電針基礎上給予推拿治療,結果表明:電針聯合推拿用于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能提高臨床效果,臨床療效率為93.33%,有助于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利于患者恢復[8]。患者治療時根據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病灶部位選擇相應的穴位,使得患者的治療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肩關節周圍炎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臨床表現為疼痛、肩關節功能障礙為主,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電針及推拿均屬于中醫治療范疇,將電針配合推拿用于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中能發揮不同治療方法優勢,有助于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促進患者恢復。但是,治療時需動態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善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調整相關參數,提高臨床預后。
參考文獻
[1] 于靈芝,楊才德,宋建成,等.楊氏3A+療法“岡五針”為主埋線針刀治療肩周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6):109-111.
[2] 裘 ? 勝.溫針灸聯合自主功能鍛煉治療寒凝血瘀肩周炎30例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6,30(8):87-89.
[3] 汪利合,李慧英,趙鵬飛,等.六指六穴點壓及旋轉屈伸手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2,27(6):772-774.
[4] 張萬海,艾志國,張海軍.“肩三針”溫灸聯合理療、手法松解治療慢性期肩周炎臨床療效綜合評價[J].河北醫藥,2016,37(13):1979-1982.
[5] 趙 ? 萌,韓森森,劉 ? 斌.針灸遠端取穴結合肩部運動療法治療肩周炎3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6,9(6):101-102.
[6] 黃文杰,張國超,簡松勝,等.手法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7):1216-1217.
[7] 肖康寶,王雪妮,朱運蘭,等.關節松動術聯合超短波、中頻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22):56-57.
[8] 鐘堅娥,林慧敏,馮雯雯.穴位貼敷療法聯合肩三針溫針灸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6,10(21):95-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