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 董曼鈺
為了解幼兒在家狀況,向家長提供科學有效的育兒支持,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家園共育顯得尤為重要。一對一視頻家訪是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琳兒視頻家訪后的變化是個很好的例子。
假期時間延長,二胎出現“爭寵”現象。在與琳兒視頻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琳兒的情緒不太好,經過了解后發現,原來是琳兒總感覺媽媽對她妹妹的關心超過了自己,心里感覺非常委屈。我首先接納了琳兒的負面情緒,當她開始哭泣的時候,我安慰道:“沒關系,琳兒,想哭就哭一會兒。你比妹妹先出生的,媽媽愛你的時間比妹妹長呢,而且你有一個很可愛的妹妹,你們可以穿一樣的衣服,回到家里也有人陪你玩,很多小朋友都很羨慕你呢!”聽了我的話,琳兒的情緒逐漸穩定了下來,開始眉飛色舞地說著她和妹妹在家的點滴瞬間。隨后,琳兒媽媽避開她向我求助:“張老師,琳兒現在每天的情緒都很不好,哭鬧著要找我,但是老二現在還小,有時候我真的顧及不到琳兒,您能幫我想辦法勸勸她嗎?”
教師共情幼兒,幫助琳兒“醫好”心病。其實琳兒是一個非常善解人意的孩子,她在班里像個大姐姐一樣去為別人著想,懂得關心別人。面對心里不平衡的琳兒,我選擇站在她的角度去開導她,幫助她打開心結,也會刻意強調媽媽對琳兒的愛絲毫沒有因為妹妹而減少。我不僅要讓琳兒體會到媽媽對她的愛,也要讓琳兒體會到妹妹對她的愛,同時激發她對妹妹的愛。
做好家園共育,讓二胎家庭更和諧。除了要做好孩子方面的引導工作,家園共育更為關鍵。我為琳兒媽媽提供了幾個方法策略,希望能在這段時間繼續幫助到琳兒和媽媽。
①建議媽媽多陪伴琳兒。琳兒現在需要媽媽安撫她的情緒,讓她感受到安全感。
②不要吝嗇一句“媽媽很愛你”,女孩子比較敏感,這種直接的表達方式更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
③不要總讓琳兒去謙讓妹妹,其實謙讓并沒有年齡之分。
④讓姐妹倆試著獨立解決矛盾。把司題交給孩子,鍛煉她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⑤一起直面問題。媽媽要和孩子們共同協商,找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⑥創造兩個孩子合作的契機,媽媽可以為琳兒和妹妹提供一同做事的機會。
當家庭有了二胎之后,孩子們可以相互陪伴,增強責任感,但如果家長不能很好地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則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所以我們在做好家園共育的同時,也要給這些孩子更多的關愛和疏導。
(中國兒童中心實驗幼兒園 張楊)
新春佳節季,病毒來侵襲,
白衣天使趕忙去危險地。
穿好防護衣,走進病房里,
全向投入在一線拼全力。
汗水濕衣,口干燥亦,
疲憊不堪躺地為體力。
匆匆穿梭,爭分奪秒,
病魔無情還來傷售你。
家中有兒女,亦有父母兮,
愿你把陣地堅守贏勝利。
長發已剪去,婚禮也推期,
病魔無情人有義,紀念你。
冬將退去,春已米臨,
期盼你脫去這防護衣。
熙熙攘攘,紛紛擾擾,
才是生活最美的期許。
你像河水旁,根扎的樹高,
雖有炎熱不懼怕,常青翠,
你像河水旁,根扎的樹高,
干旱之年不憂慮還結果。
(中國兒童中心實驗幼兒園 董曼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