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學昌 陳孝花
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們給學生們布置作業,希望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母親的情感,并將這一過程記錄下來,同時邀請自己的媽媽對這一天的表現寫一個反饋。
學生們用各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愛意:按摩、干家務、寫感恩信、做游戲、對媽媽說“我愛你”、買鑰匙鏈、做賀卡等等。其中有一個女孩的作業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是這么寫的:
今天是母親節,是天底下所有媽媽的節日。本來我想給媽媽買一個蛋糕.可是錢不夠.于是就想幫媽媽掃一下地,一大早就起床了。
媽媽:你怎么這么早就起來了?
我:今天是“母親節”啊。老師讓我們回家幫家長干活,我掃地吧!媽媽,笤帚在哪里?
媽媽:我又沒拿著,你自己找!
我(找了找):找到了。
媽媽:(嘆氣聲)唉!
我(邊干邊想):我掃完之后,媽媽一定會表揚我的!
過了一會兒,終于干完了。
媽媽(語氣很不耐煩地):琪琪,你怎么掃的地啊?桌子和椅子底下都沒掃。你現在連這些都干不好!長大以后該怎么辦???!
我:……
活兒干完了,媽媽不但沒表揚我,還把我說了一頓,真是有點不舒服。
當我看到孩子問媽媽“笤帚在哪里”,而媽媽回答說:“我又沒拿著,你自己找”時,我無奈地笑了,腦海中不斷閃現著女孩隱忍的小臉,而她媽媽對女兒勞動的反饋是這么寫的:
早上,女兒起床以后就對我說:“媽媽,今天是母親節,老師讓我們回家以后,幫媽媽做一件事情?!钡任页鰜硪豢?,這都是干的什么呀!茶幾底下、沙發底下都沒掃干凈。現在的孩子從來都不知道父母的辛苦,認為父母為她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每次周末回家都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整理……這次老師讓她回家幫媽媽做一件事,她像完成一項任務似的敷衍,把這一次體驗當成了例行公事,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也辜負了老師的良苦用心!
上面字里行間里都流露出媽媽對女兒的失望??墒菋寢層袥]有想過:孩子雖然家務沒干好,但畢竟干了啊,而且孩子干不好,大多數情況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么干,或者不知道把地掃干凈的標準是什么,這需要家長和孩子講明白。而且女兒周末回到家之后,得到的除了埋怨就是批評,孩子心里該多難受啊。
于是,我特意找到孩子,囑咐她寫一下自己心里的感受,希望她在寫的過程中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換個角度想一想這件事情。很快,孩子把自己的感受交給了我:
因為我是住校生,一星期才回家一次。回家之后我總是想幫媽媽分擔一些事情,她不但不表揚我,還總批評我,讓我的心情特別不好。就像這個周末,我本來想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但又被媽媽說了一通,當時我很生氣??晌肄D念一想,媽媽工作一天回到家里已經很累了,還要給我們做飯。有時媽媽傲的飯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就出門買別的吃。那時,媽媽的心情應該和我一樣的吧!如果我不尊重媽媽的勞動成果,媽媽又怎么會尊重我呢?也許只是媽媽太勞累了,說了一句無心的話!無論怎樣,我愛媽媽!
看了孩子的話,我很欣慰,但如果在媽媽眼中常常是一無是處,孩子怎么可能感覺到自己的優秀呢?如果孩子總是把別人對她的負面評價內化成自己的評價,她又如何能做到自信地與人交往呢?
父母們,請你們睜大眼睛,去發現孩子好的地方,更多的鼓勵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