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布
閱讀啟蒙的出發點是希望孩子能盡快養成閱讀的習慣,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但是,啟蒙路徑的選擇卻成了家長前行中的絆腳石。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網搜索“閱讀”,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內容:“打造適合中國孩子的線上閱讀啟蒙課,奠定孩子一生能力基礎,致力于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抓住閱讀關鍵期,科學過渡幼小銜接,打造孩子終生競爭力。”
仔細看宣傳文案,閱讀啟蒙已經和升學、能力提升、終生競爭力等等標簽掛鉤。不可否認,閱讀也許真的能起到這些作用。但是,閱讀僅僅是為了這些嗎?
前兩天我帶著孩子去書店逛逛,看到一對父子正在讀一本關于建筑的繪本。爸爸一邊用手指著書,一邊很用力地一字一句地讀著其中的故事,極其認真地給孩子講故事。但和全然投入的爸爸相比,兒子則“安靜”許多:他雙手放在腿上,整個人呆若木雞地坐在那里,眼神完全沒有跟著爸爸閱讀的節奏移動。
而這個時候,恰巧我帶著兒子從他們身邊走過,男孩順勢抬頭看了我們一眼。可誰知,他的頭還沒完全抬起來,爸爸立刻很嚴肅地說:“你認真點呀!”又用兩只手把孩子的頭扭了回去,好讓他的目光繼續對準在書上,隨后又開始繼續認真地一字一句地讀書。好不容易讀完了一本,他們兩個人起身準備走了,臨走時他爸爸回頭和周圍的孩子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閱讀是好的。”
是,我們都知道,閱讀是好的。但是,怎樣的閱讀才是好的?閱讀啟蒙的核心是什么?
作家麥家說,閱讀就是回家。閱讀啟蒙最重要是為了讓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在書中找到幸福,讓他的人生多一種可能。
最近,詹青云不負眾望獲得了《奇葩說》的最高榮譽。在高手如云的比賽中,她憑借博學的知識、嚴謹的邏輯,一次次地告訴所有人:知識也是一種魅力,擁有知識的人,也可以很迷人。你無法想象她到底讀過多少書,每一次辯論的時候,她總是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小時候的詹青云很愛看書,什么雜七雜八的書都看,她的媽媽干脆讓她泡在書店里看個夠,完了再挑兩本書帶走。寒暑假的時候,父母從不催著她學習,也不限制她必須做什么,而是允許她廢寢忘食地看武俠小說。正是這樣自由而無用的閱讀,讓她充分享受到了閱讀的樂趣,也才有了今天自由而無用,卻驚艷異常的詹青云。
好的閱讀啟蒙應該就是這樣無聲的浸泡,就仿佛是一場旅行,不言歸期,只求暢意和自由。還記得清華女孩武亦姝的那篇軍訓日記嗎?她在日記里寫道:
“那時我開始明白,辛苦與享受相伴而生,前者鍛煉我感知后者的敏銳,一同激發起某種平日里未有的奇異可愛的情感。它們就這樣發生,我盤著腿坐在操場上,看星星,等它來。”
武亦姝的父母從小也特別注重培養女兒的學習興趣,家中藏書頗豐。他們還注重言傳身教,用自身行動給女兒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閱讀啟蒙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閱讀,讓他可以調動身上所有的能量來做這件事。當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他是快樂的,他是幸福的,他是自在的,這就是最好的閱讀。
很多父母現在都已經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開始注重孩子的閱讀啟蒙。《最強大腦》節目中的DR.魏(魏坤琳)也說過:“閱讀是一個更好的學習方式,快速閱讀能力也是最強大腦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為我們一輩子都離不開學習,更加離不開閱讀。”
那么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選擇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閱讀材料 孩子的閱讀水平和心理發展階段息息相關,選擇符合孩子心理發展水平的閱讀材料是開啟閱讀大門的第一步。首先,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挑選繪本。比如,在0-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依靠感覺在認識世界。在閱讀中,就要更多加入感知類的書籍,比如翻翻書、布書、抽拉書等,讓他體驗到閱讀的奇妙樂趣;2-6歲其實是孩子閱讀啟蒙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閱讀,不需要識字,他們靠讀圖、聽故事來完成閱讀。很多時候是靠想象力和記憶力。父母講過的故事,他們會牢牢記住。那些圖片一打開,馬上就有故事涌出,自己還會加上想象的東西。其次,還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挑選繪本:比如男孩子比較喜歡車,那就給他多讀一些交通工具類的繪本,先讓他喜歡上讀書,慢慢地再過渡到其他類型的書籍。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著名的認知科學家斯坦諾維奇經過大量研究發現,閱讀也有馬太效應。從小就愛閱讀的孩子,長大也會更愛閱讀。家里可以為孩子買一個專門的書架,或者布置一個閱讀角,營造一種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每個孩子都會喜歡自己專屬的閱讀角,他的存在更像是一個儀式,進入這里就可以安靜、盡情地閱讀了。
家長的言傳身教也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會對孩子后天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如果父母都很愛讀書,經常在家中捧書而讀,那么孩子也會受到熏陶,自然而然地愛上讀書。
閱讀啟蒙的核心是讓孩子愛上閱讀,并且養成閱讀的習慣。當讓閱讀成了生活方式,就會讓孩子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