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波 陽紅英


[摘 要] 本體技術是下一代Internet網絡的核心技術,基于此,該文通過論證認為,本體技術針對我國高校日常教學管理活動中的各種問題建立網絡咨詢平臺,能夠避免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無謂的機械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為高校把學生培養成才提供便利條件。
[關鍵詞] 本體技術;網絡資訊平臺;工作效率
[基金項目] 2018年度石河子大學教改項目資助(BL2018020)
[作者簡介] 李曉波(1974—),男,陜西人,理學碩士,石河子大學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常微分方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陽紅英,石河子大學理學院教師(通信作者)。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3-0380-02? ? [收稿日期] 2019-11-18
一、解答日常問題——教學管理工作者的機械重復勞動
在我國高校的日常教學管理活動中,常常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同一個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經常需要對不同的問題咨詢者就相同的問題進行反復解釋,而不同的教學管理工作人員所解答問題的答案中又有很多是相同或相近的。有一個具體實例:當學生為了辦理出國申請手續而向成績管理部門索要成績單時,很多人都會提出“可不可以多打印一份成績單”“可不可以出具一份英文成績單”“可不可以刪除一些較差的成績記錄”“可不可以在自行打印的成績單上蓋章”等等問題。
由于申請出國的學生不會統一在同一時間里向成績管理工作者索要成績,導致成績管理工作人員不得不反復地就同樣的問題向不同的學生進行解釋和解答。很顯然,對于成績管理工作人員,能夠保持一種始終如一的微笑服務需要極大的耐性和極大的精力付出;而當工作人員由于耐性和精力都超過一定限度而感到倦怠和厭煩時,自然會不可避免地傷害到學生,甚至引發矛盾沖突。
二、網絡咨詢平臺——教學管理工作者可倚賴的有力幫手
如果能夠基于網絡搭建一個咨詢平臺,使其覆蓋日常教學管理活動中的常見問題(例如上面提及的申請出國學生所共同關心的問題),為各咨詢者提供相應的解釋、解答服務,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擔教學管理工作者機械而反復的解釋和解答工作,確保教學管理工作者最終面對的服務對象是少問題者或無問題者。
三、網絡咨詢平臺的現狀
目前,不少企事業團體都基于網絡提供咨詢服務,從操作模式上可以大致分為兩類:
●靜態模式——以網頁形式呈現問答序列,由咨詢者自己查詢。
問:可不可以多打印一份成績單?
答:可以打印多份成績單。
問:可不可以出具一份英文成績單?
答:不可以,若確實需要,……
問:可不可以刪除一些較差的成績記錄?
答:不可以。
問:可不可以在自行打印的成績單上蓋章?
答:不可以。
……
……
●動態模式——以BBS等形式完成咨詢者和被咨詢者之間的問答交互,這種交互可以是實時的,但通常是非實時的。
從實際運行效果上看,靜態模式只適宜于所涉及的問題量較少的情形,否則,咨詢者會被費時、耗力的查詢工作嚇倒。而動態模式在理論上可以支持大量的咨詢服務,但前提是:被咨詢者所形成的團體必須具備足夠的人力和時間,同時還需要足夠的耐性,因為不同的咨詢者可能會詢問同樣的問題。
四、本體的內涵及應用
1.概念內容解讀。本體(Ontology)是語義網絡[1]知識表示的一個核心內容,它借鑒于哲學領域,在語義網絡技術中的定義有很多種,比較公認的定義是:“本體是明確的共享概念化的形式說明。”
(二)本體的體現形式
本體的物理體現形式是一個XML文件(見圖1)。
(三)本地的應用
由于本體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計算機之間、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達成對同一概念的語義共享和共同理解[例如,圖2表明“父母”(Parent)被定義為“具有孩子”(hasChild)的“人”(Person)],因此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依據本體規范,計算機可以用它來做數據交互(data interoperability)、信息搜索和信息提取(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數據挖掘(data mining)、自動推理(automatic inference)以及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以下是一些應用實例:
●東南大學,以前是從Xobject入手的,他們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立項;
●清華大學,KEL;
●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心血管疾病知識庫方面應用;
●農科院信息文獻情報中心,關于農業敘詞表,希望引入ontology相關技術;
●國土資源部,考慮在土地重新分類時利用本體相關技術改造數據庫。
五、本體對于實現網絡咨詢平臺的作用
(一)促進各日常問題收集渠道之間的有機協作
本體在知識表示方面具有兩大特性:分散性和通用性。分散性可以確保分布在各處的日常問題收集渠道能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提供問題集合。通用性則確保其所表示的問題相關內容可以被各種各樣的問題解答應用所共同理解,并在一定邏輯規則指導下進行自動推理。另外,由于本體的物理形式是XML文件,而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擴展標記語言,在1998年2月10日就已成為W3C的推薦標準[2]。
(二)準確提取日常問題的本質特征
OWL(Ontology Web Language)是W3C的推薦標準之一,它為本體建立工作提供了比較豐富的語義描述能力,可以準確定義類(Class)、類屬性(Property)以及類之間的關系(Relationship)[3]。因此,在復雜的網絡咨詢平臺中引入本體,可以實現對日常問題和日常問題之間內在聯系的“明確的共享概念化的形式說明”,即準確抽取和凝練出日常問題的本質特征。
(三)為咨詢者得到快速、全面、準確的解答方案提供了可能
利用本體可以準確描述日常問題及日常問題之間的內在關系,可以促進各日常問題收集渠道間的有機協作,但這并不是引入本體的最終目的。因為本體是面向機器的,其提供的語義描述是機器“可以認識”和“可以理解”的,所以基于本體能夠架設高級的智能應用,比如數據挖掘(data mining)、自動推理(automatic inference)等等。
參考文獻
[1]http://www.w3.org/2001/sw/
[2]http://www.w3.org/XML/
[3]http://www.w3.org/2004/OWL/
Internet +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Building a Network Consulting Platform Based on Ontology Technology
LI Xiao-bo,YANG Hong-ying
(College of Sciences,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Abstract:Ontology technology is the core technology of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network.Based on this technology,a network consulting platform can be built to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daily teaching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which can avoid the repetitive mechanical work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taff,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provide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talent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ontology technology;network consulting platform;work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