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陳立新
【摘要】在臨床上最為常見且多種頸椎并重發病率最高的當屬神經根型頸椎病,一旦患病將會時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被受嚴重影響。而較為簡單方便,安全性高且療效好的一種治療此病的方式就是中醫藥法。鑒于此,文章就詳細論述了中醫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進展,旨在可以為相關行業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治療;進展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6..02
在眾多頸椎病中,一類發病率最高的頸椎病就是神經根型頸椎病,高達頸椎病發病率的五成到六成左右。其主要體現的是因鉤椎關節發生增生,關節骨贅和損傷腫脹的軟組織形成的混合性突出物,不但會機械式壓迫神經根,同時也會對神經根產生化學刺激,進而形成典型的放射性疼痛[1]。
1 針灸為主治療
因病因有所差異,在臨床上會形成不同類型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所以,要辨證施治去合理治療,例如,為了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可應用經絡辯證治療[2]。張鐵英使用辯證論證治分經取穴的方式對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治療,并將280為病患隨機分成了對照組與治療組,結合治療組病變累及的經絡使用一定的穴位和手法實施治療,其各經主穴為天柱、極泉、消爍、天宗、手三里,而將常規針刺法應用在對照組中,最終的結果證明了使用分經取穴法有59.1%的痊愈率,而常規針刺法有35.9%的治愈率,相比于使用對照組的常規針刺法,治療組的分經取穴法痊愈的時間較短,其二組對比差異含有統計學含義(P<0.05)。由此可證相比于常規針刺法,分經取穴有一定的優勢。
孫海舒結合針灸子午流柱理論,把病隨機把病患分成了子午流注納甲法觀察組為42例,經驗取穴針刺對照組47例。并將二組均設置為4個療程,且一個療程2周,最終結果表明觀察組有94%的總有效率,對照組有90%的總有效率,利用統計學分析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發現兩組沒有顯著差異。其二組臨床總有效病例匯總治療頻次差異含有統計學含義(P<0.05)。
王志毅把病患隨機分成了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各50例,并使用動態中針刺治療方式對養老穴施以針刺,并再使用補瀉手法,并讓病患從前后,從左到右緩慢的活動頸部,并再針刺百勞穴;普通療法實施治療,都經過三個療程的治療后作對比。結果顯示出其總有效率分別為96%、89%,其通過對比二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王雪等人應用傍刺針刺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將58位病患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29例,結果證明了使用傍刺法加電針可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病患的疼痛進行明顯的改善,提升了生活質量,其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
王淺學應用針刺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對照組和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4%與95.9%,對比兩組總有效率,差異含統計學意義(P <0.05)。證明了以傳統針刺相比經筋針刺組療效更好,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更有療效。在臨床中還要很多方式可以用來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比如以針灸診療為主輔以穴位埋線、推拿法、電針等多種方式,舉個例子,一些學者使用針灸治療輔以電針方式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首先用電針頸部夾脊穴配合牽引治療8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病患,其有36的痊愈率,占45%,37例顯效,46.3%,6例好轉,占7.5%,2例無效,占2.5%,總有效率為97.21%,證明了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使用電針頸夾脊穴配合牽引發療效顯著。
徐勁松等人使用針灸治療輔以推拿法治療160例神經根頸椎病病患,驚奇分為了對照組與治療組,治療組采用針刺穴位配合定點旋板推拿,將常規針刺治療留20分鐘針是對照組,結果顯示有95例痊愈,好轉的79例,均有效,證明了針刺+推拿法比常規針刺法效果顯著。
2 推拿牽引為主治療
臨床上有多重類型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其中關鍵的治療方法就是牽引、推拿,或結合正骨手法、拔罐和中藥外治法來提高治療效果[3]。于家風以推拿舒筋通絡治療為原則,治療神經根頸椎病應用顫壓頸三線法,結果顯示,有89.8的治療率,100%的有效率。可以說顫壓頸三線法在舒筋脈、調氣血、暢經絡等方面作用顯著,在對神經根頸椎病治療中發揮著顯著的效果。
牛大本通過雷氏正骨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有97.1%的總有效率,證明了使用雷氏正骨法而不是應用藥物綜合方案治療神經根頸椎病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張愛國使用火罐與穴位按摩、點壓配合、旋轉復位等正骨法治療神經根頸椎病,有82.1%的總有效率,證明了拔罐配合法可以平衡陰陽、舒通經絡、調節氣血、解痙止痛糾正關節錯縫的作用,在神經根性頸椎病治療上療效較為明顯。
趙嘉怡將90例病患隨機分為了對照組與治療組,分別使用單純推拿和推拿輔助牽引治療,人數分別為46、44例,最終結果顯示了兩組相比較,治療效果治療組高于對照組,也就進一步表明了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方面,推拿輔以牽引的療效較好。
3 藥物治療
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是藥物不同其最終的療效也不同,按照文獻報道可將其分為兩種類型,即中草藥湯劑、成藥合劑。有學者隨機把8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病患分為對照組(25例)與觀察組(55例),并分別使用了頸復康顆粒、頸痛顆粒進行治療,療程完成后比較兩組臨床總有效率,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4%、81%,其比較含有統計學含義(P<0.05),療效上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還有學者把68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隨機分為了對照組(30例)與治療組(38例),其治療組使用活絡效靈丹加減治療,對照組用活絡效靈丹加減治療,其最終結果的總有效率對照組為74.1%,治療組為94.9%,其比較有統計學含義(P<0.05),以此證明,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活絡效靈丹加減治療法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劉思明應用芪葛顆粒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達到了95%的總有效率,還有人將60例病患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分別使用口服芬必得與盤龍七片,結果表明,其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9.12%、93.65%,療效上看,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了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盤龍七篇效果較好,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可以選擇這個藥。
4 中西醫結合治療
因病癥復雜、病情難纏無法短時間內緩解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顯著特征,因此在臨床中通常會使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實施治療。劉英使用了靜脈滴注神經妥樂平、針灸、推拿、內服中藥、頸椎牽引等綜合療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治療,其有92%的總有效率,相比于治療前,積分大幅度降低(P<0.01),證明牽引綜合中藥、針灸推拿、西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有很大的療效。還有一些學者在治療組中使用中藥加味葛根湯煎劑輔以頸椎牽引與西藥緩解癥狀治療,對照組應用頸椎牽引、對癥治療,最終顯示對照組有89.1%的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2.2%,相比于對照組,治療組在體征陽性率和疼痛癥狀上改善較為顯著(P<0.05)。還有學者通過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并,其結果表明治療的總有效率,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明了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時,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有十分顯著的成效,低不良反應率,低復發率,可以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使用。
5 結束語
這些年,通過中醫療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治療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有多類治療手法,其中有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中藥內服外用、牽引、推拿、針灸等等,且均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齊兵獻,樊成虎,李兆和.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用藥規律的文獻研究[J].河南中醫,2012,32(4):518-519.
[2] 龔 健.加味葛根湯治療急性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2,33(4):442-443.
[3] 阿孜古力·胡達拜地.中藥熱奄包外敷療法結合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