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老師:陳其遒1997年至2005年是中國羽毛球隊男雙、混雙選手,2004年湯杯冠軍隊成員,2005年蘇迪曼杯冠軍隊成員,單項最好成績是2003年世錦賽第三名(與趙婷婷搭檔)。2006年8月開始出任教練,先后在國家少年隊、國家青年隊執教女隊。2008年10月開始,擔任中國羽毛球隊女雙主教練,期間趙蕓蕾/田卿奪得2012年奧運會冠軍,于洋/王曉理多次獲得世錦賽冠軍。
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專業混雙和業余混雙的差異,現在就從最基本的發球、接發球技術開始,幫助業余混雙選手豐富一下球路。
首先,建議大家建立4拍球以上的球路思維。業余混雙可借鑒專業的經驗,大家平時可以考慮一下前四拍球,就是我方發球算第一拍,對手接發球打回來算第二拍,我方再回過去算第三拍,對手再打回來算第四拍。我先說說針對女生發球、接發球的方式。
先從發球說起,不同的發球方式都有不同的接發球路線,女生至少要掌握三個點的發球技術。
發球是每一分的開始,要想對手按照你的思路接發球,最重要的一點是保證發球過網的質量和發球區域的準確性。
女生無論發什么球,發完球以后,眼睛要跟著球走,盯著對方接發球的出手。至少要管一個點,注意一個或以上的點,球一旦回到了自己注意的區域,因為提前準備了,就可以比較有把握地處理球,絕對比發完球以后就低頭蹲下有樂趣。
業余混雙,無論男生還是女生發球,在比賽中,對對面女生發球時有一條原則:盡可能地發對面女生后場過頭球。大部分業余混雙的女生后場相對較弱,發女生后場,她就必須離開網前退出去,這一拍男生是不能幫忙的,這樣我方就有機會攻擊女生了。
接發球,由于業余混雙大多是男在后、女在前的站位,為了能夠保證這種陣形的成立,有一條原則:擊球盡量使球保持過網向下或者平網過的狀態。讓對手的球向上走,這樣男生的跑動范圍和防守壓力就會小一些。
女生的接發球可以多練習放網,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對手挑球或者給中半場向上的球。女生放網后,還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網前的一到兩個點,看住對手的回放,準備這一拍保持向下或平網。另外,如果稍微加強一點連貫的意識,女生在網前的作用就會增強。
針對發球盡量發女生后場的原則,對策就是:女生要練習接發后場能夠頂到直線后場,能頂到對角線后場就更好了。然后迅速回到半區中間的位置,只接對方的殺球和吊球,接殺擋網、接吊放網后回到網前的位置后,只注意網前的來球,其他球交給男生處理。
建議球友們平時打球,專門拿出一點時間來練習發球、接發球技術,具體是女的發球、男的放網、女生第三拍處理;男的發球、女的接發球放網、男的回放、女的再處理一拍。像這樣的方法,球友們可以自己發揮想象力,通過簡單幾拍球,建立這種連接的習慣。每次熟練一點,在比賽時碰到類似情形,就會比較從容應對了。
因為我寫這些基本的方法,受眾的水平可能參差不齊,大家的理解也會有偏差。針對個體的具體情況,歡迎大家提問,我會有一些具體的解答。
謝謝陳老師,能否詳講一下專業女選手 發球防守三個點?前面兩個點的防守能理解,但是左手邊后面那個防守點,這個有點困惑。
(ly027613)

陳其遒:關于專業女選手發球后防守三個點,我們在上一期雜志專欄(六月刊)有詳細的講解,并配有圖解。在這三個點里,發球線前的兩個點很好理解,而在在發球線后、左側的這個點是比較特殊的。
從專業角度,我們稱這一點為發球后拿接發球對手的切直線半場,也就是防對手接發時對直線上我方的“腰部”的限制,這需要女選手在發球后馬上進行預判及快速移動。
我跟女朋友搭混雙,她會退回來防守,甚至喜歡退到底線殺球。但我不喜歡她主動退到底線,總是會發生矛盾。
(小小大大號)
陳其遒:您這個問題挺有趣呀。女生能退下來防守,還能到底線殺球,說明她能力強啊,完全是女生中的“大腿”,是好事。當然,大部分業余女球員的能力始終不如男生,一直主動退到底線,會給男生造成干擾。這就需要你們在場下提前溝通,先達成共識。
我的建議是:女生退下來并排防守時,如果對方給女生的后場,女生又有這個能力,是完全可以退下去接球的。尤其是當女在左、男在右時,男生要接這種球的難度大,因為是大部分人的反拍頭頂位置,而且移動線路長。你們需要協商的是,女生處理完這一球,要主動輪轉,殺或吊后上網,重新回到最主動的站位。簡而言之就是,有能力的女生可以退到底線接球,但不能一直在底線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