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蕓
(玉田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唐山 064100)
硅是農作物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元素,目前在許多產稻國的水稻生產上已被列為繼氮、磷、鉀之后第四大營養元素[1]。據有關報道,硅在玉米上應用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2]。玉米是冀東地區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27 萬hm2左右,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硅肥在玉米上的應用卻未引起重視。為此,在夏玉米上開展了施用硅肥對玉米植株和產量性狀及灌漿速率影響的研究,以期為冀東地區玉米上施用硅肥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地土壤概況。試驗地點設在玉田縣陳家鋪鄉王安子村。試驗地塊土壤為底砂姜潮土,土壤基礎有機質含量18 g/kg,全氮1.2 g/kg,堿解氮110 mg/kg,速效磷32 mg/kg,速效鉀120 mg/kg,有效硅42 mg/kg。
1.2 供試材料。供試硅肥為河南云誠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含可溶性硅≥99.6%的粉狀速溶高效硅肥,供試玉米品種為鄭單958。
1.3 試驗處理及方法。試驗采取間比法設計,共設2 個處理:處理1 施用硅肥,處理2 不施硅肥。小區面積300 m2,3 次重復。處理1 底施水溶性硅肥75 kg/hm2。各小區種植密度均為75 000 株/hm2,均底施三元素復合肥(15-15-15)675 kg/hm2,其它管理一致。生育期間每小區隨機選擇3 點,每點連續測量20 個植株或果穗進行考查、測量、考種。10 月14 日收獲,小區實打實收。現場稱量小區鮮穗重,數計果穗數,計算平均果穗鮮重,然后選擇平均鮮重約等于平均果穗鮮重的20 個果穗脫粒、稱重,用谷物水分速測儀測量含水量,計算出籽率,最后按出籽率計算小區籽粒鮮重,再按14%標準計算小區產量。
2.1 施用硅肥對夏玉米植株性狀的影響。表1 試驗結果表明,施用硅肥的處理,株高、穗位分別較對照增加4.5 cm 和3.4 cm,基部第3 節增粗0.11 cm。

表1 夏玉米植株性狀調查結果
2.2 施用硅肥對夏玉米產量性狀的影響。據田間考查,施用硅肥的處理,玉米穗長、穗粗分別較對照增加1.01 cm 和0.04 cm,禿尖減少0.43 cm,空稈率較對照下降0.94%,增加了畝穗數;夏玉米施用硅肥的處理,平均穗粒數較對照增加46.2 個,千粒重較對照增加18.5 g。說明施用硅肥改善了夏玉米穗部性狀,為增加產量奠定了基礎。結果見表2。

表2 夏玉米產量性狀調查結果
2.3 施用硅肥對夏玉米產量的影響。表3 顯示,施用硅肥的處理小區平均產量290.7 kg,較對照增產44.5 kg,增產18.1%,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表3 各處理小區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夏玉米施用硅肥,有效地促進了玉米植株性狀和穗部性狀的改善,提高了抗倒伏能力,降低了玉米的空稈率和果穗禿尖,顯著增加了夏玉米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和產量,增產達到極顯著水平。在唐山市玉田縣陳家鋪鄉的地力條件下,夏玉米補施水溶性硅肥增效顯著,本試驗施用硅肥的處理,平均單產9 688.5 kg/hm2,較對照增產1 483.5 kg/hm2。水溶性硅肥價格按3.5 元/kg 計算,扣除硅肥成本262.5 元/hm2,增加經濟效益2 185.01 元/hm2,增產增收顯著。因此,建議在同類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