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蔡湘粵 鄭忠輝
摘 要 隨著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我國許多高等教育單位已經著手家校聯合的工作,在高校開展家校合作聯合培養學生的呼聲不斷增強,高校開展家校合作有其必要性以及必然性。在目前就業形勢下研究此問題,能有效妥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對促進大學生建立健康、良性的就業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家校聯合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2019年大學畢業生達到834萬人,2020年預計還將增加40萬人。在經濟全球化及東西方文化雙重影響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就業觀、就業行為、就業目標出現功利化、現實化等新的特點。學生在就業、擇業的過程中受到來自家庭的影響也日益增加。家庭和學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陣地,兩者在大學生的就業工作中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加強家校聯合,整合利用多方資源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價值取向,調整就業心態,做好就業準備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復雜嚴峻的情況下,研究家校聯合促進大學生就業的路徑對于引導和培育大學生樹立科學就業觀,有效妥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促進大學生建立健康、良性的就業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阻力分析
(1)學生方面。在產業轉型和經濟轉型的大時代,社會因素深刻影響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有研究表明,大學生首先考慮的都是個人發展的需求,如發展機會、薪酬待遇、工作環境等,而對于社會貢獻與需求上考慮的較少,對自身價值得到社會承認、生計與享受物質生活考慮較多。大學生就業功利化思想較為嚴重,導致在校大學生二次、三次報考研究生情況突出,完全放棄招聘會,報考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比例逐年提升。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偏差,對自己的專業和行業沒有明確認識,因此價值取向中的消極心態依然存在。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找工作依然相信依托社會關系,且在經受各種面試挫折后,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心理頹廢。用人單位與大學生就業預期落差大,根據麥可思的報告,雖然每年畢業生就業人數一直在上漲,但是市場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儲備也在增加。企業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這在人才的選擇上也有所體現。但是大學生擇業時對于專業對口的考慮是往后靠的,優先的都是自我發展、薪酬待遇與工作環境,優先考慮的都是國企、大企業。以上都是就業工作中的巨大阻力。
(2)家庭方面。一方面,許多家長持有學生教育完全依賴學校的心理,對教育的規律和系統性問題沒有認識,認為學生在學校期間一切教育均是由學校完成,學生系統性教育參與少。另一方面,就業出現各種問題的大學生其家庭教養方式往往以強權式教育和溺愛式教育為主。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業觀受家庭影響更加嚴重,也導致這類學生的家長對學生的就業形勢認識不足,就業信息了解不到位,就業觀念陳舊落后。
2高校大學生就業家校聯合工作的優勢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學??梢宰尲议L們獲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是在現階段家校聯合還是主要集中在中小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學階段學生各方面經驗不足,特別需要學校和家庭雙方配合下學習成長,另一方面,由于地理距離的原因,學校與家庭之間就學生教育問題進行相關意見溝通會比較便利。但是,近年來,隨著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我國許多高等教育單位已經著手家校聯合的工作,在高校開展家校合作聯合培養學生的呼聲不斷增強,高校開展家校合作有其必要性以及必然性。
大學生是家長和高校之間連接的紐帶,家長和高校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都把學生成長、成才作為首要目標。家庭是學生心理狀況、認知水平最真實的反饋者,家庭是學生就業過程中負面情緒最有效的緩沖帶,家庭是學生就業方向、選擇行業最有力的參與者,家庭是高校學生就業工作的支持者和輔助者。高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高校與畢業生之間存在著學籍管理、檔案管理、教學管理、專業知識管理、發展規劃管理、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頒發與授予、獎助貸懲、財產管理、住宿管理、飲食服務、校園人生安全等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多種關系,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的第一手資料。家庭積極參與,配合學校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將大大提高大學畢業的就業質量,高校對學生個體情況的把握將更準確;同時,高校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向家長宣傳最新的就業形式,介紹全新的就業理念,矯正以往錯誤的就業價值取向,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及時將學生在求職中遇到的困難和情況反饋給家長。一方面便于學校和家長及時發現大學生實際困難,另一方面在畢業生產生畏難妥協的情緒時能夠有效的進行指導。
3家校聯合解決就業問題的路徑探索
(1)強化全員育人指導理念。學生要健康成長成才,綜合發展,首先家庭和學校都要構建正確的家校聯合教育理念;其次明確權責,家長要做好家庭教育,正確來看待功利主義和家國情懷、享樂主義和艱苦奮斗、盲目選擇和有的放矢、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等幾對矛盾,把握好教育方式。應從學生進入大學開始,就動員各方力量,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內容的專業教育方式,讓學生家長也產生強烈的專業認同和職業認同,引導和促進家長對子女教育觀念和就業價值的轉變。家校聯合分工協作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2)問題導向,確保全過程育人指導理念。在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形成育人合力。對于學生(下轉第64頁)(上接第56頁)存在的掛科多、就業受挫、考研失利等問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主動與家長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通過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對于學業壓力大的學生,可以動員各方力量做好學業輔導,落實各種措施進行學業幫扶,聯系專業老師做好學業指導,家庭關注學業進展,定期反饋有關信息,以此共同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為畢業生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3)拓展家校聯合教育渠道,注重全方位育人指導理念,建立聯動長效機制,幫助學生轉變角色,提高學生“四自能力”。新生入學后,通過測評,建立和不斷完善學生和家庭職業發展和生涯規劃教育檔案,定期和針對性的和家長、學生進行溝通,并邀請知名校友、生涯專家進行講座及定期指導,提高家長和學校協同育人的能力,并根據家長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問題,由專家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另外針對新時達大學生群體還需要創新思維、占領陣地充分發揮新媒體和自媒體力量。
參考文獻
[1] 吳志鵬,王艷,李蘭蘭,etal.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及引導研究[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8,20(04):112-116.
[2] 賈金玲.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5(32):26-28.
[3] 劉佳.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特點及引導機制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7,363(24):95-96.
[4] 楊麗.廣西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及引導研究——以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為例[J].山西青年(17):34-35.
[5] 司成勇.家庭教育的新思維——《大教育視野中的家庭教育》評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04):95-96.
[6] 苗行生.高校家校合作聯合培養學生的路徑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4).
[7] 邱欣紅,侯慶紅.——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家校聯合的現狀研究[J].科教導刊旬刊, 2019,367(0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