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誕生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數碼繪畫,對傳統繪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各有優劣勢。本文主要從繪畫創作的角度去探討如何將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結合起來,進行協同創作。
關鍵詞:數碼繪畫 傳統繪畫 協同創作
一、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的優劣勢
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逐漸將目光聚焦到數字媒體之上,數碼繪畫也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畫家將架上作畫的方式轉化為手繪板加電腦的組合上面來,數碼繪畫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畫家創作的高效性,甚至幾個小時便能創作出一幅完整性很高的畫作出來,同時,它在色彩的豐富性、創作技法的多樣性、對現實模仿的高度真實性等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但是數碼繪畫的普及遠遠不及傳統繪畫,雖然在互聯網上數碼繪畫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但是它的受眾卻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更多的是被青少年所接納,在現實生活中的低普及率導致許多人根本不了解數碼繪畫,甚至認為數碼繪畫就是電腦創作出來的作品,對數碼繪畫的誤解使得人們很難將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放在同一個層次來討論,更談不上將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結合起來。
傳統繪畫走到今天,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國畫、水彩畫、油畫、版畫等各種畫種都通過自己的藝術形式不斷地豐富著傳統繪畫。盡管受到了數碼繪畫的沖擊,但是它在人們心目中依舊處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材料的多樣性、表達情感的溫度、直面的震撼感等都是傳統繪畫屹立文化之林不可磨滅的重要因素。但是互聯網時代,似乎給了傳統繪畫新的思考方式,資訊的發達讓繪畫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人們只能在畫展、美術館、博物館等地方欣賞到美術作品?;ヂ摼W拉近了普通大眾和繪畫之間的距離,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繪畫作品和當下的藝術形勢。但是當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同時置于網絡平臺上供大家賞析的時候,由于數碼繪畫創作的高效性,傳統繪畫的創作周期則長得多,會使得傳統繪畫淹沒在一大片的數碼繪畫中,在網絡上取得的關注相對較少。
二、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融合的必要性
任何藝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故步自封只會讓繪畫喪失活力,變得空洞。而如何對藝術進行創新,是每一位繪畫創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需要繼承,但是在繼承中發展創新才是更重要的,繪畫的吸收借鑒乃至融合都是繪畫發展的必由之路。在互聯網時代,新的繪畫形式的出現必將會對傳統的繪畫產生影響,但是這種影響的性質取決于人們對待新事物的態度,藝術是包容的,各個畫種發展至今,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面對時代的更迭,需要我們從內而外地自省。
三、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協同創作的實際操作
首先是創作前期草圖的繪制,草圖對后期創作的影響很大,在這一步中基本就確定了繪畫的構圖和大致調性,由于草圖繪制的先后順序分別為線稿、背景底色、主體物上色、上高光,與架上繪畫的順序一致,因此,畫家在電腦軟件上繪制草圖的時候便對畫面有初步的感受,從而減少甚至避免在之后真正的創作中犯錯。與傳統繪畫相比,數碼繪畫的草圖繪制會更加便捷、高效。沒有了材料的限制而且得益于軟件繪畫的易修改等特點,可以繪制出完成度很高的草圖,這為之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確定草圖之后便可以進入架上繪畫的階段了。在長期的寫生創作之中,由于光線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改變,從而導致寫生對象的亮部和暗部的位置、大小、冷暖發生改變,加大了寫生的難度。這時較為精細的草圖作用便凸顯了出來,由于草圖將整體的調性定得很清晰,因此,不用害怕光線的改變,在架上繪畫時只需要關注對象的具體細節去做精細描摹。由此可見,數碼繪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擺脫寫生時的環境限制。
在繪畫后期對數碼繪畫的應用主要是在圖片輸出方面,藝術家完成的藝術作品必須通過一定的途徑來讓觀眾欣賞,而在互聯網時代,最有效的傳播途徑就是網絡。藝術家需要將自己的作品輸出為圖片的形式,以便于在網絡上流通??赏ㄟ^攝像技術將繪畫作品生成圖片之后導入到Photoshop之中,對作品進行最后的微調。還可以通過明度和對比度對圖片進行明暗的調整,通過色相和色彩平衡對圖片進行顏色的調整,通過飽和度對圖片的飽和度和冷暖進行調整,但是所有的調整都應該遵循微量的原則,不能為追求效果而偏離了原作。
技術的變革會誕生適應藝術創作的新形式,我們應該在批判中繼承、順應技術的變革,將數碼繪畫和傳統繪畫進行有機結合,為藝術創作帶來更加繁榮的未來。
(作者簡介:王勝,男,碩士研究生在讀,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水彩畫創作)(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