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闡述了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的基本原則、劃分范圍及標準,并對城市聲環境監測點的布置和監測結果進行了分析,從而為湘潭市城市的合理布局、環境噪聲的管理與綜合整治以及環保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6-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6.066
Study on the division technology of urban acoustic environment functional area in Xiangtan City
Ouyang Hui
(Hunan Xiangt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Xiangtan Hunan 41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scope and standards of the division of urban acoustic environment functional areas,and analyzes the layout and monitoring results of urban acoust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points,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Xiangtan City,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 and the law enforc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Urban acoustic environment;Functional area division;Technical research
噪聲是衡量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湘潭市建城區和規劃區面積不斷增大,部分區域土地使用性質發生了改變,現行聲環境功能區劃與現狀出現一定程度的不一致,無法滿足環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為了更好地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切實實施《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湘潭市環境保護監測站負責承擔第三次湘潭市城市區域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課題。本次區劃的完成將為湘潭市城市的合理布局、環境噪聲的管理與綜合整治以及環保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1 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的基本原則
(1)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相統一的原則。在現有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條件下,有效控制噪聲污染的程度和范圍,提高聲環境質量,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學習和工作場所的安靜。
(2)規劃與現狀相結合的原則。以城市總體規劃為指導,按區域現狀和規劃用地的主導功能來確定噪聲適用區域。在不違背區域主導功能的前提下,局部服從整體,宜粗不宜細,宜大不宜小。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聲環境管理,實行“大區劃分、小區管理”的原則。
(3)便于管理,促進治理的原則。充分考慮城市噪聲污染現狀和環境噪聲管理要求,宜緊不宜松,相鄰兩區域的邊界以高標準為要求,便于城市統一管理和城市環境噪聲綜合整治,有效控制噪聲污染,提高聲環境質量。
(4)個別服從整體、局部服從全局。以區域定性而不以點定性,單片聲環境功能區面積原則上不小于0.5km2,盡量做到成片劃定的原則。
(5)在劃分時,除交通干線兩側區分邊界線,其余功能區相鄰的邊界線利用客觀環境自然邊界線(如:道路、河流、行政區邊界及建筑圍墻等)作為區域邊界,避免邊界之間的模糊概念。
(6)一般不在低噪聲功能區內再劃定高噪聲功能區,但市內交通干線道路可作為特殊高噪聲區段考慮。
2 城市噪聲環境功能區劃分適用范圍及標準
2.1 聲環境功能區劃分適用范圍
本次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范圍主要為城市建成區,覆蓋《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中確定的中心城區所有用地,主要涉及雨湖區、岳塘區、九華經開區、昭山示范區。其范圍為:東至京港澳高速,南至湘江,西至潭錳路—西二環(建設中),北至規劃中的長株潭中橫線,總面積約為430km2。
本次劃分確定各類功能區執行的聲環境質量標準和噪聲污染源限值標準。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區劃分為4類,即1類、2類、3類、4類。從湘潭市建成區內的實際情況考慮,暫不劃分0類聲環境功能區。
2.2 功能區具體劃分
2.2.1 1類聲環境功能區
1類聲環境功能區適用于以居民住宅、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設計、行政辦公為主要功能的區域。本次劃分為:赤馬文教區,主要為湖南科技大學區域;羊古文教區,主要為湘潭大學、湘潭市技師學院、湘潭廣播電視大學等區域;東湖文教區,主要為湖南工程學院,市療養院以及周邊生活住宅區域;行政中心區,主要為市委、市政府及其周邊區域。共四個片區,面積約為14.54km2。
2.2.2 2類聲環境功能區
2類聲環境功能區適用于內以商業金融、集市貿易為主要功能的區域,或居住、商業、工業混雜,需要維護居住安靜的區域。即劃分范圍內除去1類、3類、4類以外的所有區域均為2類標準適用區,面積約為341.46km2。
2.2.3 3類聲環境功能區
3類聲環境功能區適用于以工業生產、倉儲物流為主要功能的區域。本次劃分為:湘鋼工業區,主要為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廠區;高新電廠工業區,主要為高新工業園區及大唐湘潭發電責任有限公司區域;九華經開區,主要包括九華經開區內的生產企業集中分布區。共3個片區,面積約為59.44km2。
2.2.4 4類聲環境功能區
4類聲環境功能區適用于交通干線及兩側區域,分為4a類和4b類。4a類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段)、湘江航道兩側區域。本次劃分4類聲環境功能區面積約為14.54km2。
2.3 各類功能區執行標準(詳見表1)
3 城市聲環境監測點位設置
3.1 區域聲環境監測點位設置情況
本次聲環境功能區劃分以《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修編的《市區地形圖》為底圖,按1 000m×1 000m劃分網格,在城市建成區內布設100個區域環境噪聲監測點位。
3.2 道路交通聲環境監測點位設置情況
本次聲環境功能區劃分以湘潭市現有的《市域交通網絡圖》為底圖,在城市建成區內主要交通干線上布設58個交通噪聲監測點位。
3.3 功能區聲環境監測點位設置情況
本次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繼續確認原有的10個功能區聲環境監測點位,其中1類功能區為1個監測點,2類功能區為5個監測點,3類功能區為2個監測點,4類功能區為2個監測點。
4 城市聲環境監測結果分析
2014~2018年湘潭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穩定保持在二級(總體水平等級劃分),對應評價為較好,湘潭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變化范圍在52.6~54.5dB之間,變化幅度為1.9dB,呈上下波動變化。詳見圖1。
2014~2018年湘潭市道路交通噪聲監測晝間平均等效聲級范圍在66.0~68.0dB,相差幅度不大,整體變化比較平穩。車流量整體來看,基本呈波動上升趨勢。詳見圖2。
2015~2018年湘潭市功能區噪聲監測。1類功能區1個監測點位,晝、夜間整體呈波動變化趨勢;2類功能區5個監測點位,晝、夜間達標率均為100%,達標率優于其他類功能區;3類功能區2個監測點位,晝間達標率均為100%,夜間鼎盛石油監測點位均為超標;4類功能區2個監測點位,整體年際變化均不大,夜間噪聲污染較為嚴重且均為超標。詳見表2。
5 結語
隨著湘潭市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及城市用地主導功能的不斷細化,部分區域聲環境狀況亦發生變化,按照《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HJ640—2012)規定要求,城市建成區面積調整及擴大,需調整功能區聲環境監測點位時,應盡量保留原監測點位的前提下外延布設點位,當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超出 50%時,可以重新布設監測點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Z].
[2] GB3096-2008 聲環境質量標準[S].2008.
[3]HJ640-2012 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 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S].2012.
[4]GB/T15190–2014 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S].2014.
[5]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Z].
收稿日期:2020-04-07
作者簡介:歐陽輝(1977-),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生態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