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館是對群眾進行全民藝術普及以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為了充分發揮職能,文化館應該著重對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文化服務。如何契合我國文化發展狀況,提高文化館對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是相關管理人員應當特別關注的問題。本文從現階段文化館的發展情況出發,闡釋文化館如何做好對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以促進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文化館 特殊群體 文化服務 對策
一、群眾文化服務的重要性
文化館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部分文化館由于各種原因仍在開展營利性經營活動,對特殊群體難以兼顧,進而不能充分體現文化館的文化價值。因此,文化館作為公益性質的文化單位之一,應積極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增強文化館服務水平以及加大對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以滿足新形勢下特殊群體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館對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現狀
文化館是我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承擔著提供文化服務的重要職能,應面向特殊群體提供無差別的文化服務。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文化館容易忽視特殊群體的文化建設。首先,由于文化館的活動空間不足,導致特殊群體文化服務功能在逐漸減弱。
其次,精準對接工作效率低下,沒有充分利用社區網格化力量,沒有考慮到特殊群體人員零散分布的因素,缺乏對特殊群體文化訴求的特殊照顧。再次,部分地區的文化館由于資金和人力資源不足,在文化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上沒有創新,沒有將文化服務和多媒體信息技術相融合,導致文化館對特殊群體文化服務的作用愈來愈小。
三、文化館對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對策
(一)加強特殊群體信息化建設力度
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發展,文化館也應主動跟隨社會發展的腳步,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群眾文化服務,滿足特殊群體對文化服務的需求。在文化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可以運用線下、線上、掌上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文化服務。一是開展線下文化體驗??梢岳脭底治幕^,設置各種門類的學習體驗區,將文化服務轉變為可瀏覽的數字文化服務,也可應用3D投影技術以及VR技術,提升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效果。二是開展線上文化服務。通過接受線上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特殊群體對文化需求,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三是開展掌上文化活動。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發布文化信息,利用數字共享平臺為特殊群體與文化館搭建快速溝通的橋梁,從而提高文化館對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質量。
(二)促進特殊群體場館服務厚度
隨著特殊群體對文化館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其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文化館也應在加強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對館內的各種硬件設施進行優化,科學增加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建設供特殊群體休息的區域,或設立餐廳、咖啡廳等,使特殊群體在文化服務過程中不但可以感受到服務態度的熱情,同時也能在這些創新的設施上感受到館內的人文情懷。通過特殊群體的遞增效應和滾雪球效應,使更多群眾走進文化館,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三)提高文化館精準對接強度
在進行文化精準對接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對當地特殊群體進行劃分,例如男性、女性或者是老人、青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然后根據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對文化進行精準宣傳。例如可利用暑期舉辦針對留守兒童的書法美術公益培訓班、“小戲迷”培訓班;為農民工、老年人多開辦一些文化講座、廣場舞、藝術展覽、合唱藝術等文化培訓,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他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這樣的方式不但滿足特殊群體對文化的需求,還可以實現文化內容與文化服務的精準對接,以此實現精神文明層面的精準持貧。
(四)創新特殊群體文化服務內容高度
文化館在面向特殊群體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時,要做好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要以當地的風土民情、人文歷史和地域文化為重要載體。特殊群體對傳統的、大眾化的文化更感興趣,尤其是本地特色文化,如地方戲曲、民歌、民間故事等,這些民俗文化和傳統文化更能吸引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參與,而且也能更好地弘揚和傳承本地優秀民俗文化。
(五)拓展特殊群體文化興趣寬度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在文化館服務特殊群體時也是如此。首先需要建立文化傳播意識,有效利用文化館的資源空間,并采用各種手段培養特殊群體的文化學習興趣,使其建立高雅、健康的文化習慣,主動參與到文化館的文化活動建設中,拓展文化館公共文化傳播的整體范圍。
四、結語
文化館作為我國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在實際文化服務中應從特殊群體實際文化需求出發,加強內部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硬件設施,積極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將自身打造成綜合性極強的文化傳播場所,以更好地為特殊群體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促進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榕瑛.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的實踐探索與創新思考[J].藝術科技,2019,32(11):93-94.
[2]湯建明.對文化館公益文化培訓服務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9,32(09):206.
(作者簡介:唐小梅,女,本科,湖北省荊門市群眾藝術館,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