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ti

內燃機汽車誕生后,汽車比賽也相伴而生。19世紀的最后幾年,汽車比賽開始蓬勃發展。1894年的巴黎至里昂,1895年的巴黎往返波爾多,以及1897年開始在法國尼斯定期舉辦的“速度周”—這些早期賽事,成為其后經久不息的汽車運動的先驅。
封閉賽道繞圈賽、長距離拉力賽、直線加速賽、漂移賽等多種比賽,形式百花齊放。其中尤以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Formula 1)、世界耐力錦標賽(WEC)、納斯卡賽車(NASCAR)、世界拉力錦標賽(WRC)等頂級賽事聞名于世。
一級方程式中的“方程式”,是要求參賽車輛一致遵守的一系列規則:賽車通過產生巨大“下壓力”實現極高的轉彎速度,并且在直線上的最高速度也能達到每小時370公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封閉賽道汽車比賽之一。
F1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歐洲汽車冠軍大獎賽,到了二戰結束后的1946年,“一級方程式”比賽誕生。
1950年,朱塞佩·法麗納駕駛阿爾法·羅密歐賽車,奪得了第一個車手世界冠軍。同年在英國的銀石賽道,第一場世界錦標賽奠定了銀石作為F1起源地之一的崇高地位。1958年,范沃爾車隊獲得了當年的車隊總冠軍。英國車隊和車手,在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冠軍位置上的常客。
能在20世紀長期挑戰英國霸主地位的只有意大利的法拉利車隊。它在1950年第一次參賽,自身的歷史和F1密不可分。
賽車運動繞不開它們的組織者—國際汽車聯合會(FIA)。其前身是1904年在巴黎成立的國際認證汽車俱樂部聯合會。二戰結束后,FIA設立了一系列的賽事,并且在1950年創設了“一級方程式世界車手冠軍”頭銜。
由于單場F1比賽的組織者擁有過大的權力,賽車制造商們組建了一級方程式制造商協會(FOCA),與FIA支持的國際運動汽車聯合會(FISA)進行了一系列斗爭,包括抵制大獎賽。后來,雙方的代表以及所有車隊的所有者,在巴黎簽訂了奠定基礎的《協和協議》。
《協和協議》使FOCA取得F1的電視轉播權,并有權主導相關收入的分配。來自FOCA的伯尼·埃克萊斯頓,組建了F1管理公司來對這項運動行使管理權。依靠其出色的商業運作,F1成為一個年均數十億美元收入的商業帝國、一部瘋狂運轉的印鈔機器。

1950年,朱塞佩·法里納成為了第一位F1車手世界冠軍
筆者與賽車的不解之緣,開始于1998年到1999年之間第一次觀看F1電視轉播。那場大獎賽,邁克爾·舒馬赫取得冠軍。自那時起,筆者就喜歡上了舒馬赫和他駕駛的火紅色法拉利賽車。
能在20世紀長期挑戰英國霸主地位的只有意大利的法拉利車隊。
之后,舒馬赫在21世紀前5年大殺四方,在雷諾車隊崛起后和費爾南多·阿隆索爭奪冠軍;天才基米·萊科寧在麥克拉倫車隊蟄伏之后轉會到法拉利,奪取他至今唯一一個年度車手冠軍;塞巴斯蒂安·瓦特爾開著紅牛的“火星車”連奪四次總冠軍,壓得轉到法拉利的阿隆索沒有脾氣;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車隊在引擎規則大改動之后,建立起無可撼動的優勢,幫助劉易斯·漢密爾頓和尼科·羅斯伯格瓜分了連續6年的總冠軍……20年來的F1風云變幻,驚心動魄。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一級方程式賽車幾乎代表了汽車工業的巔峰,但過于激進的設計也讓賽車運動危險重重。
當1994年阿亞頓·塞納在伊莫拉賽道令人扼腕地殞命后,FIA加強了賽車安全設計。比如,在輪圈上加入安全繩,保障車輪不會飛出,并且引入保護車手頭頸部的HANS系統。2014年,年輕的法國車手比安奇在鈴鹿賽道與賽道邊吊車相撞,幾個月以后離世,也促使F1加入被俗稱為“人字拖”的HALO系統,來保護車手的頭部。
21世紀,大車隊之間的“軍備競賽”使參賽成本非常高昂。出于控制成本、確保安全,以及保護環境的需求,F1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鑒于1977年由雷諾車隊開創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發展到1986年已經達到了1300馬力,官方果斷對此做出限制,1989年徹底禁止了渦輪增壓發動機。
1994年法拉利的全新V12引擎接近820馬力,FIA立刻減少了次年的引擎容積。奔馳馬上推出了全新的V10引擎,沒過幾年V10引擎的動力已經提升到超過900馬力。到2006賽季,FIA把引擎規則改為2.4升V8,這也成為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絕唱。
賽事巨變發生在2014賽季。當時FIA把引擎改為1.6升V6渦輪增壓發動機,并且在引擎上增加了動能回收模塊(MGU-K)和熱能回收模塊(MGU-H),實現了混合動力。V6引擎首先帶來的是聽覺上的變化,賽車不再具有自然吸氣發動機那樣的澎湃聲浪,駛過主看臺時,車迷的聊天甚至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梅賽德斯-奔馳車隊在引擎上的率先投入,使其取得了巨大的先發優勢,打破了紅牛車隊連續4年對總冠軍的壟斷,連續6年包攬車手和車隊總冠軍。
其他方面也發生了變化。2007賽季開始,普利司通輪胎成了唯一的輪胎供應商。2010賽季則取消了賽中加油,并且禁止使用輪胎保溫毯,這使整場比賽的策略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賽車不得不重油起跑,輪胎的選擇變得很重要。第二年,倍耐力進入F1成為輪胎供應商,所有車隊都從頭開始適應全新的輪胎。

梅賽德斯·奔馳的引擎
2017年,F1的大股東CVC私募基金,將一部分股份出售給美國的自由媒體集團;加上之前購入的股份,美國人成為F1最大的股東。入主F1后,自由媒體集團引入了新的理念,包括增加車手的媒體曝光度,以及車迷為每場比賽投票選出最佳車手。這些變化使F1走上商業營銷的快車道。
V6引擎首先帶來的是聽覺上的變化,賽車駛過主看臺時,車迷的聊天甚至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此外,F1還將在2021賽季開始加入“支出帽”,進一步限制大車隊的投入,車隊的開支將會被限制到1.45億美元,并在之后的兩年里再各降500萬美元。
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2011年,FIA主席讓·托德提出舉辦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ormula E)的設想。2014年9月,電動方程式的揭幕戰在北京舉行,此后的比賽多選擇城市賽道,這有利于推廣電動車的“零排放”環保意義。
初代電動方程式動力輸出賽車的續航時間短,現在使用的第二代賽車,性能和續航有了大幅提升。電動發動機雖然輸出功率做不到太高,但是扭力強,起步快,出低速彎后的超車有著不錯的觀賞性。
現在FE還無法和F1正面對抗,但是電動汽車的潮流不可逆轉。多國制定了內燃汽車退出市場的時間表,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燃汽車比賽將逐漸式微。不過,筆者還是希望未來能夠保留一些內燃汽車比賽,供人們懷念“飛逝而去”的時光。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后,全球賽車比賽受到了巨大影響,F1揭幕戰巴林大獎賽不得不宣布取消,Formula E則在3月決定將比賽延期兩個月,其他賽車比賽也決定延期。
近日,F1官方宣布在歐洲將舉辦8場分站賽,其中奧地利紅牛環賽道和英國銀石賽道,會各自承辦兩場。這些比賽都會空場舉行,官方要求所有車隊互相隔離,給工作人員配備防護措施,并計劃今年能夠舉辦15~18場比賽。

賽車競速游戲《F1 2019》
提早恢復比賽是不得已而為之,完全停辦使主辦方和車隊蒙受巨大損失,雖然空場比賽沒有門票收入,但轉播收入將能彌補一定損失。
由于國內的防疫規定,大型體育比賽一直處于暫停狀態,F1上海站也早早宣布延期。如果F1在上海舉辦,大量外國人需要在入境后隔離,困難重重。
真實世界比賽的暫停,使線上模擬賽車比賽得到了很大發展。
自個人電腦誕生時起,賽車游戲就應運而生。以貼近真實為目標的F1模擬賽車游戲,也有悠久的歷史。21世紀前幾年,EA F1系列游戲憑借完整的授權和不錯的臨場感,風靡一時。
經歷了幾年空檔期后,Codemasters于2009年接手制作F1游戲,當年推出PSP和Wii版本,并于次年開始將游戲拓展到PC、PS3和Xbox 360平臺。現在的F1游戲已經能將賽車研發、比賽策略、車手采訪等各個方面做得很貼近現實,受到了非常多車迷的愛戴,它也是目前唯一能玩到上賽道的賽車游戲。
iRacing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多人模擬賽車游戲,具有從低級別賽車到GT3、NASCAR、方程式、混合路面等許多組別。iRacing擁有大量長期付費玩家,每時每刻都有許多官方和非官方組織的比賽在進行,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社區環境。許多年輕的F1車手,如馬克斯·維斯塔潘、蘭多·諾里斯,都曾在線上與其他玩家經歷過長期拼殺,形成了不同于傳統車手的駕駛風格。
意大利Kunos Simulazioni制作組的Assetto Corsa,支持Mod擁有充分的擴展性,玩家群體不小。最新作品Competizione則專攻GT3賽車,相比前作,在多人聯機方面得到了明顯提升,得到玩家相當高的評價,預計在今年加入GT4組別,實現不同組別混跑。
在游戲主機平臺上,同樣有優秀的賽車游戲。PlayStation平臺的Grand Turismo系列,做到了很不錯的平衡;最新的Sport擁有相當多的賽車和賽道,和相當完整的比賽內容和規則,可以說是主機多人賽車體驗的標桿。而Xbox平臺上的Forza Motorsport則略遜一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疫情暴發后,F1官方舉辦了多場線上電競賽,并且邀請退役車手、跨界明星與現役車手一同競技,進一步提升F1的影響力。FE也舉辦了“在家比賽”活動,借助rFactor 2模擬平臺,將車手們匯集到網絡上同場競技。
疫情結束后,一級方程式的線上競技和線下賽事,有望一同攜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