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光明
摘 要 逆作法施工技術作為深基坑支護技術中的一種,其憑借施工效率高、受力良好以及對周圍建筑的影響較小的整體優勢,在城市高層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認可與推崇。現階段,逆作法憑借其自身的優勢,不但幫助施工單位擴大了地下空間的施工面積,而且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間,讓其發揮出來最大的功能優勢。本文主要結合南京復興大廈項目工程,對逆作法施工技術的特點、施工順序以及最終所獲得的價值進行詳細的調研闡述,旨在從根本上為我國大型項目的建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關鍵詞 南京復興大廈項目;逆作法施工技術;特點;施工順序;探究
美麗的南京鼓樓濱江商貿區,南京復興大廈作為鼓樓中軸線上的標志性建筑,該工程地下3層,其中A塔樓地上17層、高73米,B塔樓地上21層、高108米,裙房4層。按照規劃A地塊雙塔樓主樓將建成酒店式辦公公寓。
1工程概況
本項目位于渡江勝利紀念碑西南角,東鄰熱河南路,南鄰復興小學,西鄰復興街,北鄰中山北路,總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
逆作法施工,是利用地下室的樓蓋、梁、板、立柱樁、兩墻合一的地下連續墻結構作為施工的支撐結構,一邊從上而下進行地下室結構施工,一邊進行地上結構施工,增加了一個施工作業面,上下同步進行施工。
2施工難點與特點
本著“先謀后施,過程控制,細節為上,一次成優”的原則,在項目開工前技術人員認真研讀圖紙和設計文件,編制了《南京復興大廈施工組織設計》,指導工程施工。本工程特點顯著:基坑深地層差水位高建筑近工期緊。施工過程中一系列的難題,項目部人員集思廣益,將施工中的難題一一化解[1]。
3逆作法特點
(1)逆作法。逆作法的原理是利用建筑物地下室四周施工連續墻,作為地下室外墻和基坑的圍護結構,同時在建筑物內部設置鋼管支撐樁,利用建筑物的梁板作為從而組成逆作法的水平支撐體系,根據工況要求,先施工B0板和上部結構,待上部結構達到一定強度,利用地下各層梁板對四周圍護結構形成內水平支撐以滿足往下施工的要求。
(2)工藝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其一,因為開挖作業和施工采用交錯進行的方式,由地連墻和立柱承載逆作結構的荷載,不會對地基產生壓力,這樣能夠顯著的降低開挖施工過程中卸載對持力層產生的影響,可以將地基回彈量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不會影響地基的質量和安全。其二,結構平面寬闊,可以用來當作工作臺,能節省大量費用且降低工作量。其三,能夠對地下空間進行充分的利用,不增加成本的同時,有效地擴大地下建筑面積。其四,逆作施工受天氣影響較小,能有的縮短施工周期。其五,受力合理,圍護結構產生變形相對較小,能夠顯著降低對附近既有建筑的影響[2]。
(3)環境效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揚塵少,因為逆作法在封閉環境中施工,能顯著降低揚塵;另一方面,噪音較小,因先進行表層樓面施工,采用向下施工方式,能有效減少噪音。
(4)社會效益。逆作法變形值相對圍護樁的變形要求來講幾乎為零,有效保護地下管線以及周圍建筑物的安全。
4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
(1)根據核工業南京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復興大廈巖土工程詳勘報告》,擬建位置范圍內覆蓋層主要第四系地層,下伏基巖為白堊系粉砂巖,本項目基坑所處土層主要為粉質黏土和淤泥質粉質黏土。
(2)地下結構蓋挖逆作施工質量控制。①做好圍護結構,選用800m厚地連墻,保證了穩定性及止水效果。對圍護結構進行嚴格檢驗,檢驗合格,方可進行基坑開挖作業。②對項目部組織機構進行科學合理的管控,強化教育培訓提升施工水平,既提升了基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還能保障工程安全。③在進行土方開挖施工時,若存在地下連續墻接縫位置水土流失的問題,則需要做好封堵和修補工作,避免出現地下連續墻繼續滲漏問題,同時避免基坑出現不均勻沉降等問題,防止災害性事故的發生。
對策:
(1)施工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在實施之前,需做好施工現場的勘察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監測制度,做好監測點的布置工作,采用拍照記錄等方式,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有效完整的參考。
(2)在施工階段,為了防止地表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對建筑物安全產生威脅,需要在建筑物周圍布置監測點,對建筑物的傾斜度、變形以及地表沉降量等進行全面的監測,對沉降、變形等對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損害進行提前預警,并采取針對性的對策進行處理。
(3)照明和通風照明,逆作期間采用12V安全電源。根據工程進度情況及施工深度,在每層板上共設置12個進排風口,布置三組7.5kW風機加壓送風,現場配備氧氣等設備,以確保氧氣的供應及人員安全。
5逆作施工順序
根據逆作法施工工況及總工期的要求,土方開挖分區域組織施工,遵循分區、分層、分塊、對稱開挖的原則,根據工況要求,具體施工順序如下:
B0板強度達100%后,采用MH16T型行車出土,土方的水平運輸由挖機完成;
第1步:待B0板達到設計強度100%后,進行土方分層開挖,分層厚度不大于1.5m;第2步:開挖至設計標高24h內澆筑墊層,墊層表面原漿收光;第3步:墊層強度達到1.2MPa后,鋪設隔離層;第4步:環梁、柱、梁板鋼筋安裝,澆筑B1板混凝土;第5步:B1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時施工負一層外包結構柱;第6步:待B1板強度達到80%后,開挖負二層土方,開挖至設計標高時24h內澆筑墊層;第7步:墊層強度達到1.2MPa后,鋪設隔離層,環梁、柱、梁板鋼筋安裝;第8步:澆筑B2板混凝土,B2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時施工負二層外包結構柱;第9步:待B2板強度達到80%后,開挖負三層土方;第10步:開挖至設計標高24h內澆筑墊層,墊層強度達到1.2MPa后,梁、柱、底板鋼筋安裝;第11步:澆筑大底板混凝土,大底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時施工負三層外包結構柱;第12步:核心筒及樓梯間等豎向結構由下往上施工。
注意:在下一層有墻的位置,在板面預留間距0.9m的澆筑口,外包結構柱梁下50cm處對稱預留30×30cm的簸箕形澆筑口,模板拆除后將多余部分鑿除。
為了能夠提升施工整體質量,項目部在具體作業中采用了一流的機械設備,對施工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并采用先進的工藝,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充足的資金支持,對施工方案進行持續改進與調整,利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措施,對所有資源進行最優化調配,不斷提升施工質量,在保證工期和安全的基礎上,顯著的提升整體施工質量,并降低施工成本,實現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 陳琦.逆作法施工中一樁一柱的超高垂直精度控制方法[J].工程技術研究,2020,43(7):24-25.
[2] 李曉娟,周宗用.逆作法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2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