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廣滿,羅配紅,蔣旺珍,黃少浩
(廣東省中山市黃圃人民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29)
胎膜破裂發(fā)生在臨產前,即稱胎膜早破(Prematurerup ture of memberane,PROM)。胎膜早破于妊娠足月婦女發(fā)生率高,是妊娠期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病原微生物進入羊膜腔產生的各種炎癥因子導致羊水、胎膜、胎盤感染,又稱羊膜腔感染,胎膜早破和羊膜腔感染互相促進,孕晚期宮內感染可導致胎早產、新生兒肺炎、敗血癥或腦膜炎,嚴重危害新生兒的健康[1]。新生兒感染診斷試驗的研究是炎癥因子為主,其中CRP 作為一項可靠而敏感的炎癥指標,廣泛應用于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與監(jiān)測。本研究將胎膜早破新生兒hs-CRP 感染指標與宮內急性感染的相關性作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將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產科胎膜早破且胎盤送病理檢查的病例283 例分析,根據胎胎病理結果分為急性宮內感染組和非感染組,另選取同期我院正常足月產婦30 例為對照組。新生兒24 小時內檢測全血hs-CRP 等項目。
1.2 檢測方法
1.2.1 胎盤病理的獲取:確診為胎膜早破的病例,待胎盤娩出后,即以無菌剪刀盡量在靠近胎膜破裂口處取直徑約4 cm左右的胎盤胎膜固定送檢,常規(guī)使用HE 染色。根據胎盤標本鏡檢是否有中性粒細胞(急性炎癥),判斷是否有急性絨毛膜羊膜炎。
1.2.2 hs-CRP 檢測:抽靜脈血2 mL,采用免疫熒光量檢測方法,由韓國i-CHROMA 快速hs-CRP 測試條及配套儀器2小時內檢測完畢。
1.3 結果統(tǒng)計。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病理結果為急性絨毛膜羊膜炎為陽性診斷金標準,采用ROC 曲線hs-CRP 檢測結果統(tǒng)計分析,結合各切點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結果,選擇曲線上盡量靠近左上方約登指數最大的切點為最佳的陽性截斷。采用卡方檢驗對宮內感染新生兒hs-CRP 陽性率統(tǒng)計分析。
2.1 對照組30 例產科足月新兒hs-CRP 檢測值均<0.5 mg/L。
2.2 hs-CRPROC 曲線下面積比較。以病理診斷為絨毛膜羊膜炎陽性,制作ROC 曲線見圖1。

圖1 hs-CRPROC 曲線圖
2.2.1 診斷準確度:經ROC 曲線分析,此診斷試驗的AUC為0.818(95%可信區(qū)間:0.764-0.875),診斷準確度較好。
2.1.2 診斷界值:從圖1 可知hs-CRP 結果1.115 mg/L 為最佳的陽性截斷值,即最優(yōu)的臨床診斷界值。從表1 可知此時的敏感度為67.4%,特異性為81.6%,陽性預測值為67.4%,陰性預測值為67.1%。
2.3 新生兒血清PCT 與hs-CRP 測定結果,見表1、表2。

表1 新生兒hs-CRP 測定結果比較表

表2 新生兒各組別全血hs-CRP 結果統(tǒng)計表M(P25-P75)(mg/L)
胎膜早破于妊娠足月婦女發(fā)生率高達10%,妊娠37 周以前發(fā)生率為2%-3%,是妊娠期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胎膜早破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如感染因素、機械性因素、頭盆不稱等,其中感染因素是最常見的原因,占病因的70%左右。王雪飛[2]等統(tǒng)計分析了454 例胎膜早破病例,產婦胎盤病理提示輕度、中度、重度急性絨毛膜羊膜炎分別為201 例、50 例、24例,慢性炎癥7 例,正常為172 例,絨毛膜羊膜炎發(fā)生率為62.1%。張明霞[3]等對100 例胎膜早破病例研究結果顯示產婦發(fā)生絨毛膜炎者62 例,發(fā)生率為62%[4]。本研究結果表1 顯示283 例胎膜早破患者中胎盤病理診斷為絨毛膜炎89 例,發(fā)生率為31.6%,低于相關報道60%左右。相關研究表明絨毛膜羊膜炎發(fā)生與產婦年齡、分娩孕周、破膜時間、分娩方式相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絨毛膜炎是胎膜早破重要的并發(fā)癥。
急性宮內感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感染,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了各種因炎癥相關因子在急性宮內感染性指標的診斷價值。劉朝暉[5]等對19 例宮內感染孕婦88 例無宮內感染孕婦的血和羊水標本,分別檢測血白細胞(WBC)、C-反應蛋白(CRP)和羊水中乳酸脫氫酶(LDH)、葡萄糖(GLU)和IL-6 等宮內感染指標,其結果顯示宮內感染孕婦的白細胞(WBC)與對照組無明顯的差異,宮內感染組的粒細胞比例、羊水中LDH 和IL-6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羊水中GLU 顯著低于對照組[6]。張明霞等檢測100 例胎膜早破產婦臍血IL-6、PCT和TNF-α 水平,其結果顯示宮內細菌感染新生兒IL-6、PCT 和TNF-α 水平顯著升高[7-8]。本研究結果胎膜早破新生兒全血hs-CRP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與文獻[5]報道宮內感染的患兒有部分在生后24 h 內可檢測到升高的CRP 結果相符。因此可作為胎膜早破新生兒宮內感染的診斷指標。
CRP 作為一項可靠而敏感的炎癥指標,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與監(jiān)測,當機體在炎癥等應激狀態(tài)時,肝臟大量合成CRP,在6 h 內迅速增加,48 h 達高峰,半衰期19 h[9-10]。本文利用ROC 曲線對病理診斷為絨毛膜羊膜炎陽性與全血hs-CRP 分析研究,其結果圖1hs-CRP 結果1.115 mg/L 為最佳的陽性截斷值,即最優(yōu)的臨床診斷界值AUC 為0.818(95%可信區(qū)間:0.764-0.875),診斷準確度較好。從表1 可知此時的敏感度為67.4%,特異性為81.6%,陽性預測值為67.4%,陰性預測值為67.1%。與文獻[7]研究表明新生兒全血hs-CRP ≥0.960 mg/L 時可作新生兒細菌感染的診斷臨界值且遠遠低于成人CRP 診斷臨界值(≥10 mg/L)結果相近。本文研究表明胎膜早破新生兒全血hs-CRP 可作為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兒宮內急性感染診斷指標。
胎膜早破和羊膜腔感染互相促進,產婦急性絨毛膜羊膜炎發(fā)生率處于高水平,因此急性絨毛膜羊膜炎胎盤內的胎兒受各種炎癥因子的刺激引起體內CRP 的升高。新生兒由于肝臟功能不成熟,CRP 基礎濃度很低,且免疫功能尚未建立完全、免疫狀態(tài)低下致免疫應答反應較遲,新生兒CRP 濃度在傳統(tǒng)CRP 檢測閾值下的一個小的升高,也可指示一種感染狀態(tài)[11-12]。本文研究表明胎膜早破新生兒全血hs-CRP ≥1.115 mg/L 可作為新生兒宮內急性感染診斷指標。胎膜早破新生兒全血hs-CRP ≥1.115 mg/L 作為新生兒宮內急性感染診斷指標,可為新生兒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依據,將會有效減少胎膜早破新生宮內感染并發(fā)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