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敏,陳慶龍,劉偉,侯新穎
(大慶龍南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急性腦梗死患者在臨床中是較為常見的,其中最為常見的類型為卒中,此疾病是一種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導致的一種的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問題,會導致患者出現一定程度上的缺氧性壞死,腦組織缺血等情況,進而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缺損,是一類綜合性疾病[1]。這種疾病發病速度較快,發病較急,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及時的護理干預,對應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均相對較高。臨床中針對此病展開治療工作,通常將丁苯酞和依達拉奉進行應用,效果均較為顯著,本研究將基于此,探究將兩種藥物進行聯合使用的臨床效果,以為臨床工作開展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20 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給予兩組患者常規對癥治療,給予依拉達奉治療的為對照組患者,給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的為實驗組,每組中有患者60 人,對照組中,患者的平均年齡(62.34±5.03)歲,其中伴隨高血壓患者20 人,伴隨糖尿病患者22 例,伴隨冠心病患者13 例。實驗組中,患者的平均年齡(62.03±5.40)歲,其中,伴隨高血壓患者21 例,伴隨糖尿病患者18 例,伴隨冠心病患者1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組間差異較小,可進行比較。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患者發病時間在6-24 小時。排除標準:存在腦出血問題的患者,患有嚴重的心,腎和肝臟等疾病的患者,具有相關藥物過敏史和具有精神病史或是存在智力障礙問題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其常規治療干預,為抗血小板聚集干預,將他汀治療方法進行應用,促進患者的腦部微循環,并給予患者一定的神經營養液,對患者的血壓情況進行調節,并注意對患者血糖情況進行調節,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其依達拉奉治療干預,藥物主要選擇生產自揚州制藥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對應的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110007,藥品為注射液,每30 mg 需要加入100 mL 的生理鹽水,并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進行干預,保證其實施干預能夠在30 min 內完成,每天干預2 次,連續給藥2 周。實驗組則在同樣給予常規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其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進行治療,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依達拉奉的使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而丁苯酞,則選用丁苯酞軟膠囊,藥物生產為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其所對應的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50299,在患者空腹的情況下采用口服方式進行應用,每次服用劑量為0.2 g,每天用藥3 次,連續用藥2 周[2]。
1.3 觀察指標。治療效果,其中主要包括基本痊愈,改善和無效三項指標,其中,基本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消失,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得以基本改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變,甚至出現病情惡化的情況。排除無效概率為本研究治療效果的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以統計學軟件SPSS 20.0 為工具,對此次研究中所出現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量資料的比較結果予以t 值驗證,對計數資料(n,%)的比較結果予以χ2值驗證,當結果呈現出P<0.05 時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分析價值[3]。
2.1 治療效果。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更為顯著,對組間差異進行比較,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n(%)]
2.2 治療前后NIHSS 評分情況。實施治療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NIHSS 評分差異較小,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在給予治療干預后,實驗組的NIHSS 評分為(3.05±0.54),顯著于對照組評分,其組間差異顯著(P<0.05),存在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 評分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 評分情況比較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60 15.03±5.45 3.05±0.54對照組 60 15.44±5.03 7.54±2.09 t - 2.396 7.009 P - >0.05 <0.05
就腦梗死患者來說,其多表現為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和冠心病等問題,同時患者通常伴隨喝酒和吸煙等不良嗜好,其對應的發病機制多表現為血管壁的病變,在其血液成分發生病變,并且對血流動力學造成改變影響后,就會對患者的腦組織出現局部血流量減少或是的停止的情況,進而會導致患者出現腦組織缺血,缺氧或是壞死性問題等,同時會伴隨一定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的發生[4]。
在臨床發展中,要想對腦梗死問題的進一步發生進行阻止,則還需要對患者的腦部組織微循環結果進行改善,增加患者的缺血部位供血情況。其中的依達拉奉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腦部組織保護劑,能夠將患者色的腦部自由基進行清除,對壞死腦細胞的過度氧化進行控制,能夠有效增加患者的梗死 周圍局部血流量[5]。而丁苯酞則為一種人工合成的消旋體,能夠對患者的損傷神經功能進行改善,促進患者恢復,在將兩種藥物進行聯合使用的情況下,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為:實驗組患者中治療無效的有4 人,總有效率為93.33%,在與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的78.33%相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更為顯著,對組間差異進行比較,P <0.05,存在統計學意義。實施治療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NIHSS 評分差異較小,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在給予治療干預后,實驗組的NIHSS 評分為(3.05±0.54),顯著于對照組評分,其組間差異顯著(P<0.05),存在意義。
綜上所述,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應用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方法,其對應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能夠將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問題進行解決,促進患者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