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萍,周艷,張潔,楊萍
(江蘇省中醫院 EICU,江蘇 南京 210029)
留置導尿管是臨床常見的護理操作之一,其操作目的是解除患者的尿潴留和排尿困難癥狀,減輕患者痛苦,然而留置導尿容易引發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為院內獲得性感染。CAUTI 成為第二大院內感染,僅次于呼吸道感染。有報道稱尿管留置<3 d 的患者CAUTI 的發生率為3.01%,尿管留置>5 d 的患者CAUTI 的發生率為34.92%[1]。醫院感染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是現代醫院管理的難題[2]。有研究表示規范維護導尿管操作行為、提升維護質量是預防CAUTI 的重要環節[3]。為了有效的降低CAUTI 的發生率,我科運用品管圈活動降低CAUTI 的發生率,取得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2 至6 月我科住院患者86 例為對照組(活動前),選取2017 年7 月11 月住院患者86 例為實驗組(活動后),將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CAUTI 發生率進行分析。
1.2 方法
1.2.1 創立品管圈小組:首先組成品管圈小組,由16 名護士自發自愿參加,在參加人員中選出圈長及輔導員各1 名,其余14 名為圈員。圈名為“Iseeyou”,其寓意:取EICU(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同音意味著every day I see you。每一天都在關注著你,每一天都在照看你”。其次選定品管圈活動主題,針對主題的重要性、迫切性、上級政策以及圈能力使用評價法進行打分,最高5 分,最低1 分,最終得分最高的為降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因此本期品管圈活動的主題為降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品管圈活動的頻率為每月進行1-2 次品管圈活動,每次活動時長為0.5-1 h。
1.2.2 計劃擬定:根據內容進行時間分配,以周為單位,并設定每一分項內容主要負責人,并使用甘特圖的方式對品管圈的活動進行宏觀調控。
1.2.3 現狀把握:統計86 例對照組住院患者中CAUTI 發生例數為18 例,CAUTI 的發生率為發生例數(18 例)除以總例數(86 例),則對照組患者CAUTI 的發生率為20.93%。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分析原因,并繪制柏拉圖,根據80/20原則,我們確定了此次品管圈活動的關鍵點:置管指征不規范、導管維護不規范、拔管指征不規范。
1.2.4 目標設定:目標設定改善關鍵點:置管指征不規范、導管維護不規范、拔管指征不規范,改善重點值為33.3%+27.78%+22.22%=83.3%。圈能力=圈員打分均值與最高分的比值,圈員能力均值為3.5 分,圈能力高分為5 分,其值為3.5/5×100%=70%。根據QCC 目標值計算公式: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員能力)=20.93%-(20.93%×83.3%×70%)=8.72%。因此,目標設定為CAUTI 感染率從活動前的20.93%下降至活動后的8.72%。改善幅度=(現況值-目標值)/現況值=(20.93-8.72)/20.93=58.33%。
1.2.5 真因分析:圈員使用頭腦風暴列出可能導致CAUTI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繪制魚骨圖選出主要原因,分別為:置管未遵照指南、留置尿管后維護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
1.2.6 對策制定:①針對未遵照指南而導致的CAUTI 發生,制定了如下對策:每個季度科內業務學習安排一次CAUTI相關知識學習;根據指南制定科室留置尿管標準化操作流程;科室尿標本采集流程;規范實驗室檢查頻次;規范膀胱沖洗適應癥;合理使用抗生素;②針對留置尿管后維護不到位而導致的CAUTI 發生,制定如下對策:嚴格執行手衛生;采用密閉式引流尿袋;規范尿管及尿袋的更換頻次;規范標本采集方式;規范導尿管固定方法及尿袋的放置;使用一次性抗菌超滑導尿管;使用一次性中藥會護包進行會陰護理;③針對監管力度不夠而導致的CAUTI 發生,制定如下對策:每日評估導尿管有無拔管指征,盡可能減少尿管留置時間;對留置尿管患者進行風險評估;感控護士定期對留置尿管患者進行質控。
2.1 基本情況。對照組86 例患者,其中男41 例,女45 例,平均年齡(70.17±11.34)歲;實驗組86 例患者,男47 例,女39 例,平均年齡(70.43±15.6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尿管留置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CAUTI 發生率變化。對照組CAUTI 感染率遠高于品管圈活動后CAUTI 感染率。兩組感染率進行比較,運用卡方檢驗,χ2=12.132,P=0.002,結果顯示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AUTI 發生率對比[n(%)]
2.3 圈員能力提高。通過品管圈活動,圈成員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幸福感、協調溝通能力、責任心、團隊協作、自信心、品管圈使用及積極性,見表2。圖1。

表2 品管圈前后圈成員能力比較

圖1 護士綜合能力比較
2.4 標準化。根據指南細化了科室留置尿管標準化流程,并制定了專科《EICU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范》、《EICU 留置尿管拔管評估監測表》。
CAUTI 是常見的醫院內感染,CAUTI 的發生會造成病情的反復、增加抗生素使用率、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患者住院費用等,因此預防CAUTI 已成為目前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3]。品管圈的目的在于激勵護士主動參與護理管理,掌握并使用管理工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高臨床護理質量[4]。我科通過品管圈管理工具的使用,使EICU住院患者CAUTI 發生率由20.93%降至8.12%,低于預期目標的8.72%,因此品管圈活動能有效降低CAUTI 發生率[5]。另外品管圈活動能夠發揮醫護人員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能夠加強團隊凝聚力,同時能夠改善患者病情、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以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