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霞
(大通縣中醫院,青海 西寧)
虛寒癥一般是由于陽氣不足、陰寒內盛,從而導致機體氣血不足、畏寒、小腹隱痛、腰酸無力等表現。剖宮產是一種孕產婦經腹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婦產科手術,而子宮復舊則是指妊娠過程中增大的子宮在分娩后不能順利收縮的情況,且還會有帶血的惡露、腹痛等癥狀出現[1]。本文將結合對定坤丹促進剖宮產術后虛寒證患者子宮復舊所起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與分析,詳情見于下文。
選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就診的剖宮產術后虛寒證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20例,年齡22~39歲,平均(29.58±7.02)歲,妊娠期為39~41周,采用常規治療方式,觀察組患者20例,年齡 20~40歲,平均(29.34±7.13)歲,妊娠期為 38~42周,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定坤丹進行治療。患者全部經由剖宮產手術方式分娩胎兒,且經中醫學診斷均為虛寒證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在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式,給予患者縮宮素注射液(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50)靜脈滴注,2.5~5 U/次,用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每1 mL中含有0.01 U,靜滴每分鐘不超過0.02 U;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定坤丹進行治療,定坤丹(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9003)口服,3.5~7 g/次,2次/d。兩組患者的治療療程均為14 d。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身體體征基本恢復平穩;有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身體體征明顯改善;無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身體指征改善甚微。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
將數據納入SPSS 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間對比(P<0.0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情況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且兩組間對比(P<0.0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詳見于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n(%)]
妊娠子宮自胎盤娩出后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的全過程稱作子宮復舊,一般來說,在產后6周左右,產婦子宮便會得到完全恢復,通常子宮復舊恢復的快慢會與產婦的年齡、分娩次數、全身健康狀況、產程長短、分娩方式以及是否哺乳等具有一定的關系,但如果分娩之后,產婦自覺子宮很大,不斷有混血惡露排出并伴有腹痛癥狀時,表明產婦可能出現了子宮復舊不全癥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2]。子宮復舊不全發生的原因一般由于胎膜或胎盤的一部分滯留在子宮內,以及產婦羊水早破、子宮肌瘤等導致[3]。
目前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剖宮產手術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進展,但臨床一般建議只有產婦不適宜陰道自然分娩滿足剖宮產手術指征時才可進行手術,但術中出血、術后血栓形成率等幾率要明顯增大,更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子宮復舊狀況[4]。虛寒證則是一種中醫病癥名稱,一般是由于陽虛陰寒而導致機體氣血不足、月經延后、經量少、顏色淡紅、質清稀、畏寒、小腹隱痛、腰酸無力等癥狀表現[5]。
一般來說,剖宮產術后,應當對患者采用常規二代頭孢藥物預防感染,并建議患者盡早活動,避免子宮黏連等狀況的出現,還需觀察產后出血的狀況,避免子宮復舊不良的現象。一般來說,對患者還需進行促宮縮治療,即本次實驗研究所采用的縮宮素[6]。
定坤丹是一種能夠滋補氣血、調經舒郁,可以用作由氣血兩虛、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癥狀的藥物。除此之外,定坤丹對于備孕人群、產后人群、更年期女性以及面容憔悴、有色斑的患者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7]。
結合本次實驗研究結果,對經由剖宮產手術后體質虛寒的患者進行治療,由于患者產后氣血虧損、常有血暈、發熱、腹痛、身痛、自汗盜汗、惡露不絕的癥狀,采用定坤丹進行子宮復舊的治療,能夠起到滋補氣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還能對患者產后眩暈、郁悶不適、關節疼痛、肢體酸麻以及產后惡露不行或行而不暢、小腹畏寒冷痛等癥狀起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較少,患者的預后也比較好[8]。
綜上所述,在對剖宮產術后虛寒證患者使用定坤丹進行子宮復舊治療,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對患者的預后恢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議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