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英
(廣西桂林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桂林)
PDCA(策劃-實施-檢查-改進)循環理論最初是由國外專家所提出的,主要是指任何管理活動內,為了提升效益以及管理質量循環的一個過程,此方式屬于科學管理方式中的一種,并且現今已被衛生事業管理所廣泛采用[1-2]。PAC(流產后關愛)項目主要是針對人工流產的患者實行規范化一對一咨詢以及集體宣傳教育,講解關于避孕的相關知識,隨后通過指導正確的避孕措施,降低患者重復性流產的發生。針對本院婦科門診收治的人工流產后關愛女性實行PDCA循環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本研究抽取醫院婦科門診未實施PDCA循環(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人工流產患者3146例作為基礎組,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實行PDCA循環的3288例作為觀察組。年齡16~48歲,平均(26.52±6.84)歲,比對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基礎組應用常規PAC,觀察組在常規PAC的基礎上,再運用PDCA循環加以管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 計劃(P)
針對我院PAC項目中的不足加以分析存在監管力度不夠、醫務人員認知不足、科普宣教能力欠缺、就診檢查等候時間長、部分患者依從性低、術后失訪等問題,從人員、就診過程、隨訪以及制度著手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梳理服務流程;明確職責,強化監督;定期學習,提高咨詢技能;識別高風險人群;提高復診率。
1.2.2 實施(D)
(1)梳理服務流程,術前1日婦科大廳候診,觀看視頻,PAC診室接診,完善相關檢查,確診終止妊娠,做好一對一咨詢并簽好手術同意書。
(2)護士預約填好電子系統咨詢表,再次進行一對一宣教預約手術及告知術前相關準備,發放宣傳資料,加入PAC微信關愛群。
(3)手術當日集體宣教,再次告知人流危害,落實高效避孕措施的方法及必要性。術后觀察護士予康復治療并送上一杯益母草湯,離院時親自將患者交到家屬手上并發放用藥提示卡,再次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復查、避孕重要性以及隨訪時間。
(4)明確職責,強化監督,對實行服務流程中的環節問題進行反復修改探討,對不同崗位的人員職責明確規定,量化工作指標,并予績效考核。
(5)定期學習,提高咨詢技能,全員輪流授課,并外出參觀學習,請專家來院指導。結合模具展示,采用簡單明了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
(6)識別高風險人群,做好標識,重點管理,實行PAC專家咨詢,將流產術中、近遠期的相關并發癥告知患者,將高效長效的避孕措施定為重點講解內容。
(7)提高復診率,在接待和咨詢時,核對患者基本資料并保留正確的聯系方式,采用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聯系,手術后1、3、6、12個月電話隨訪并告知復診。微信平臺實時咨詢,為患者答疑解惑,推送科普信息,強化高效避孕措施執行度。
1.2.3 檢查(C)
每月由專人根據我院開發的PAC隨訪系統對復診率、高效避孕措施落實率及持續使用情況、再次意外妊娠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在每月科例會上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措施。
1.2.4 處理(A)
服務流程清晰合理,高危人群重點管理,醫護人員優勢互補,全方位的術前、術后咨詢,多渠道的宣傳,及時有效的解決每次出現的問題,使得復診率、高效避孕措施落實率及持續率使用情況得到有效的提高,再次意外妊娠下降。反復的PDCA循環不停的改進,復診率、高效避孕措施落實率及持續率使用情況逐步提高,再次意外妊娠逐步下降,患者的滿意度及社會效應提高。
觀察記錄同時兩組高效避孕措施落實率和持續教育工具使用情況,同時將兩組患者術后再次意外妊娠情況與復診率加以記錄并對比。
以上所有效果判定指標數據經由SPSS 18.0統計學軟件加以分析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高效避孕措施落實率(%)
兩組差異顯著(P<0.05),如表2、表3所示。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復診情況(%)

表3 再次意外妊娠率[n(%)]
PDCA循環不僅僅可以用于護理模式也可以用于醫療,在實施人工流產關愛的過程中應用PDCA循環醫療、護理都可以在實踐中不斷的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從實踐中吸取經驗,這一循環過程把避孕相關健康宣教知識落實到實處,以此來提升患者身心康復[3-4]。并且根據相關研究人員指出,實行PDCA循環護理模式的時間越長,大部分患者對于個人的生活方式關注度發生了巨大改變。通過PAC小組人員加強對患者術后生活的指導以及督促,促使患者在術后的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提升患者自身的依從性以及自我管理意識[5-6]。
通過反復的避孕知識宣教,提升了患者避孕知識的知曉率,同時,經過將PDCA循環護理模式應用于人工流產后關愛患者中,讓患者能夠明確了解人工流產出現的一系列并發癥,提高避孕依從性,降低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率[7-8]。根據相關研究人員統計發現,目前每年接受人流手術患者例數居高不下,并且有將近1/3的人次屬于反復流產。由此可見,針對育齡階段的女性進行避孕知識以及生殖知識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是十分重要的,促使其能夠真正意識到實行人工流產手術后將出現的一系列并發癥,增強女性自我安全意識,降低再次流產以及非意愿妊娠事件的發生概率。觀察組高效避孕措施落實率和持續教育工具使用率均顯著高于基礎組(P<0.05);觀察組患者不同時間段中,1、3、6個月復診率顯著高于基礎組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率(6、12個月)顯著低于基礎組(P<0.05)。因此,對人工流產后患者實行PDCA循環管理,顯著提升PAC人員避孕認知、咨詢技能以及服務理念,同時增強人流術后患者對于避孕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以及對重復流產相關危害方面的深入認識。總之,針對人工流產后關愛服務患者將PDCA循環護理模式應用其中,可顯著抑制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率,提升患者的認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