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16日報道,原題:對華貿易摩擦是英國當前最不需要的事英國決定禁止華為參與其5G網絡,這可能在英國經濟最糟糕的當下破壞與中國數十億美元的貿易投資關系。英國近年來一直在向北京示好。但英中關系的短暫“黃金時代”可能結束了。英國擊到中國的痛處,中方的反彈在所難免。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亞太項目高級顧問研究員蒂姆·薩默斯說,該禁令是對多屆英國政府一直以來努力吸引中企赴英投資——尤其向華為求愛——的一項長期政策的逆轉。這可能令其他中國公司出于政治擔憂而對投資英國三思。北京如何回應,對英國來說關系重大。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是英國2019年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于美國和歐盟,占英國所有商品和服務出口的4%,價值307億英鎊(38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去年,黃金、石油、汽車和藥品占英國對華商品出口的2/3,合計155億英鎊(195億美元)。中國還是英國奢侈品牌的重要市場。
許多英國公司依賴中國供應商,去年英國從中國進口近470億英鎊(590億美元)商品。智庫亨利·杰克遜協會最近的報告稱,英國229種商品中超過50%的供應依賴中國,其中包括筆記本電腦、手機以及安全玻璃和包鋼靴等工業用途商品。電信設備是英國去年從中國進口的最大單品,價值70億英鎊(88億美元)。
中國投資對英國同樣重要。過去10年中國在英的投資與合同價值超過810億美元。劍橋計量經濟學會的分析表明,英中關系支持了英國逾10萬個崗位,這主要歸功于中國游客和學生花費的數十億美元。倫敦還是北京放寬對貨幣控制舉措的主要受益者。倫敦金融區有超過30家中國機構,還有更多機構計劃開設代表處。上海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之間的交易,進一步加深這些金融聯系。
但如今,這些關系可能面臨風險。歐亞集團地緣技術業務主管保羅·特里奧羅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可能凍結英國企業的市場準入,還可能暫停對核電的投資或暫停貿易協定談判。
英國是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主要經濟體,同時遭遇日益嚴重的就業危機以及無協議脫歐的威脅。英國急于發掘新機遇。這種情況下,它需結交盡可能多的朋友。此前英政府針對香港國安法的做法已激怒北京。英國已行走在薄冰上。▲
(作者漢納·齊亞迪,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