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粟一
·專業小百科·
本文主角: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
專業分類:歷史學類
實力院校: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
適合人群:喜歡歷史和外語的人
選科要求:①不提科目要求;②物理或歷史(選科要求僅供參考,以各省份高校實際招生要求為準)
“作為歷史學類專業學生,畢業時卻拿著文學學位的畢業證書”,這句話說的就是傳說中的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專業(以下簡稱“雙外”)的學生了。小班制授課,討論法教學,國家智庫實習,外教一對一指導,雙外的教學模式看上去是不是很“高大上”?
新興專業有多新?
我在聊城大學讀雙外專業,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門專業。聊城大學的雙外專業獲批于2015年,此前這門專業在全國只有北京大學一所高校開設。后來,河北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也相繼開設了這門專業。
我之所以選擇這門專業,還有一段曲折的經歷。作為文科生,我在專業上沒有太大的選擇空間,再加上一志愿專業失利,我就被調劑到了歷史學類專業,而我們學校的歷史學類專業中就有雙外這門專業。大一末的專業分流,學校采用自主選擇的方式進行,我們學院有22名同學自愿選擇雙外專業,其中就包括我。在所有歷史學類專業中,我還是最看好雙外。雙外同時具備了三個優勢——首先,可以讓我們學好一門或兩門外語;其次,相對于其他歷史學類專業的大堂課,雙外采用的是小班制授課,我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最后,雙外也側重學習外國歷史,而了解其他國家歷史有助于開拓我們的視野。
外國語言:學哪些外語?
雙外的外語課程很多,貫穿我們大學四年,而且在課程設置上向外國語學院借鑒,參考外國語學院的標準培養我們的外語能力。
從大堂課到小班制授課
我們學校在大一時采取大類培養模式,我們外語方面僅僅需要學英語,包括基礎英語聽力和基礎英語口語兩門課程。由于人數較多,這一階段的英語課多為大堂課,教室里面往往有上百位同學同時聽課。一般下午的時候,我們才開始上英語課,有三四節,有時晚自習也要上英語課。這些時候,大家經常昏昏沉沉的,而老師的麥克風發出的聲音有時還會失真,所以如果你還坐在后排,那學起來可就相當費勁了。
但是熬過那段時間,就會迎來小班制授課。這個時候的外語課堂形式也開始靈活起來。比如,英語寫作課上,老師會給我們每人發一張小紙條,上面寫了某個人物的簡介,然后讓我們用英語和同學交流這個人物的介紹內容,等大家互相介紹完,老師會要求我們答出所有人物之間的關系,并且說明某個人物的活動與行為動機。整堂課下來,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導者,我們才是課堂的主角。一開始大家都不好意思開口,慢慢地熟悉起來后,才用英語完成了任務,這種學習方式增進了同學間的了解。
接下來,我們還要學韓語。韓語課的學習從最基本的尾音和收音開始,學完基本的發音和對話內容,老師還會教我們韓國的歷史與文化,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韓國的飲食文化。此外,我們還學唱了韓語版的《三只小熊》。老師特意點名班里的男生唱這首歌來活躍氛圍,當一個個大男生唱起這首歡快的兒歌時,我們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有趣的實踐和實習
學院的外教資源,比如前駐外大使的講座、丹麥籍學者開設的訓練營等都向我們雙外專業傾斜。我們學校還成立了北冰洋研究中心,有來自愛爾蘭、意大利、德國、俄國、美國等國家的專家指導我們學習。剛開始時,這些外國專家在生活上碰到一些小麻煩,于是我們就自行組建一支志愿者團隊,在上課之余教他們辦理銀行卡、去郵局寄件等。他們也會跟我們學習中文,記得一次在去銀行的路上,有個外教問我,漢語中的“duì duì duì”是什么意思,我一時不解其意。直到后來有一次我和別人溝通時,說到“對,對,對”,她聽到了趕緊問我這是什么意思,我才知道原來她問的是這個。不知不覺中,我們和外教熟悉起來,我們的外語口語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屬于國家智庫的學校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進行實習,一般幫助老師依據國內外資料整理太平洋地區各島國的大事記等。
學院為提升大家的英語能力,還鼓勵大家報考雅思、托福,如果能夠通過,學院將報銷考試費用。這種激勵政策激發了大家學英語的熱情,我也越來越敢于挑戰英語了。
總之,在我們專業,外語學習非常重要,且不限于英語,除了我們學校開設的韓語課,有些高校還開設了德語、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課程。所以,如果想選擇這門專業,一定要做好學習一兩門外語的準備。
外國歷史:學哪些歷史?
很多同學或許覺得我們從初中到高中都在學習歷史,已經算是很了解歷史了。但到了大學才發現,之前很多內容都沒有深入地學習。比如“封建”一詞的含義,至今仍未統一,而關于中國封建社會的起止時間,學界更是尚未定論。在我們專業,你可以走進更深層次的歷史。
我們專業歷史的學習側重歷史思維的訓練,要求我們分析史料得出結論。大一、大二主要學習世界史和中國史的通史課,大三、大四主要是專題史的學習。世界史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歐美國家的歷史,我們除了學習教材內容,還要學習老師們的研究方向,如我們學院老師專門研究的太平洋島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歷史。專題史主要學習歐洲史、英國外交史、外國文學史、國際關系史等課程。這類課程的內容更加具有專業性,將會打破我們的原有觀念。比如,“熱月反動”中的“反動”完全不同于物理學中的“反向運動”;“變態封建主義”中的“變態”也只是相對于“常態”而言。專題史的老師涉獵面很廣,比如剛從英國回來的老師在給我們上世界史工具書與數據庫課時,會介紹許多英國圖書館里的資料,當我們看到堆滿墻的書籍,看到牛皮紙樣書,看到英國古城堡的外景照時,都不由得心生向往。
甘坐四年冷板凳
歷史學類專業的就業一向不太樂觀,雙外自然也不例外。因為我們外語和歷史兩方面內容都學習,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兩方面都不夠專業,要考歷史教師編會受到非師范生身份的限制,而考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崗位也會受到專業限制。但沒有選擇恰好也是最好的選擇,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專業學習中,為追求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就像老師說的一樣,雙外是最適合考研的專業。
總的來說,如果你像我一樣,不甘于按部就班的專業學習,敢于嘗試不一樣的大學生活,對歷史特別是外國歷史研究感興趣,歡迎加入雙外專業。作為新興專業,它更貼近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更具有發展潛力,更能讓你展現真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