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更加注重教育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和幼兒家長能夠意識到開展家園共育的價值和重要性,從而為幼兒提供專業(yè)、科學的教育工作。但是不可否認,在當前幼兒園家園共育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有待完善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未能建立完善的溝通平臺以及幼兒家長和教師缺乏定期交流和溝通。因此,本文將圍繞誠信的對話,心靈的握手——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一下當前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種薄弱環(huán)節(jié),再提出有利于促進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誠信的對話,心靈的握手;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作為一名后勤副園長,有責任和義務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而付諸行動,幼兒教育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在幼兒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實現(xiàn)家園共育,只有通過這種手段才能夠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健全的人格。當前家校共育這一教育理念也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落實開展家園共育,而家長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各項工作,從而為幼兒開展更加專業(yè)的教育活動,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一、 針對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基本概述的分析
廣州市番禺區(qū)洛浦街洛溪幼兒園旨在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以及學習態(tài)度為主。所以在幼兒教育工作中一定要落實開展家園共育,所謂家園共育就是教師和幼兒家長兩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聯(lián)系,并開展合作,共同完成幼兒的教育工作。對于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其學習以及活動的主要場所就是家庭以及幼兒園,所以在對幼兒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單方面進行,而是要落實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對于家庭教育來說,其教育對象是單個的幼兒個體,并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情感態(tài)度較強。而對于幼兒園教育工作來說,受眾是全體幼兒園中的幼兒,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專業(yè)性,同時為了幼兒更好地融入義務教育工作中奠定基礎,所以教育工作具有計劃性和目的性。孩子放學回家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學校和家長所關注的重點,為此我園投入了較大的精力和資源,從而提升園所管理以及教育水平,加強對幼兒的安全保護以及管理工作。校園卡的使用將會為幼兒營造一種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獲得更好的教學,這就要求家庭和幼兒園之間進行有效合作,并且在開展家園共育這一工作時,要求教師和幼兒家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配合工作,開展有效溝通,為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顯著提升以及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保障。
二、 針對當前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分析
(一)地位不平等因素
當前在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各種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待完善,其中主要體現(xiàn)在地位不平等。家長認為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幼兒園是指導地位,而家庭則是幼兒園教育的從屬地位。因為幼兒的各種學習活動都是由幼兒園安排和組織,接著由教師和幼兒家長取得聯(lián)系和溝通,并讓家長積極配便可。在這一過程中各種幼兒園活動都是以幼兒為主體進行落實,而家庭則處于從屬地位,只需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即可,幼兒園作為組織安排者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和家長取得有效的溝通和聯(lián)系,了解家長的個人想法,而僅僅要求幼兒家長配合自身的工作來為幼兒開展教學。
例如,在幼兒園教育學工作中教師在為幼兒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要求幼兒從家里帶一些植物或者其他生活用品,但是卻沒有把為什么帶植物或者其他生活用品的原因告訴幼兒家長,幼兒家長也就不能全面了解所需要的材料規(guī)格類型以及實踐活動的目的是什么,導致家長并不能完全參與到幼兒園教學工作中,未能體現(xiàn)出家園共育的教育理念,甚至有一部分家長不愿意配合教師工作,產(chǎn)生抵觸情緒。
(二)家園交流途徑少
在家園共育中良好的溝通是促進相互合作,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和保障,但在實際的家園共育中由于交流的途徑較少,所以教師和家長并不能在第一時間取得有效的溝通聯(lián)系,甚至在幼兒園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時家長并不了解。有時家長會因為某些問題來提出自身見解和看法,教師們時常不能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回答,產(chǎn)生這種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幼兒園和家長之間并未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無法實現(xiàn)及時溝通和聯(lián)系,以至于教育活動變成了學校一個人的教學任務。
(三)忽略個性化發(fā)展
在當前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多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所以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各種影響背景下,更多的家長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具有諸多特長,從而將幼兒學習的重點放在琴棋書畫等訓練活動上,而且幼兒園也是比較重視幼兒的特長發(fā)展的,開展各種教學工作提升幼兒的文化素養(yǎng),但是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卻忽略了幼兒情商以及人格的發(fā)展,這種不合理的教育形式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幼兒的多元化成長和進步,而且還會在社會中形成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很難體現(xiàn)出家園共育的積極作用。
三、 針對促進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順利開展可行性對策的分析
(一)注重開展宣傳工作
首先,為了促進幼兒家園共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應注重開展宣傳工作。要想讓家長對幼兒在學校中的學習環(huán)境日常表現(xiàn)等更加全面認識和了解,幼兒園要注重開展宣傳工作,可以定期安排家長會或者舉辦親子活動等,邀請幼兒家長來到幼兒園中進行參觀,并落實在這一活動中要求教師和幼兒家長對教學手段以及孩子在幼兒園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認識。還開展各式的膳食活動,讓孩子家長針對幼兒的飲食問題來進行出謀劃策,為幼兒開展更合理的營養(yǎng)安排,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例如,幼兒午餐午睡以及各種參加活動實例,以視頻或者照片的形式制作成文件,也可以在視頻或者照片上加以文字敘述,然后發(fā)給學生家長。而學校也要注重加大資金投入,在幼兒園中的各個地方安裝視頻監(jiān)控,而家長就可以通過利用手機來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時期實際情況,通過這種手段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信任度,避免各種沖突事件的發(fā)生。
例如,在開展家長會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攝像頭提前一天將幼兒的各種表現(xiàn)記錄下來,然后再制作成為相映的影片,讓孩子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兒園中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情況,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促使在家長會中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溝通,轉(zhuǎn)變自身的交流方式。
(二)拓展交流溝通空間
拓展交流溝通空間來促進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家園共育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實時的交流和溝通,為在第一時間取得有效的溝通,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記錄幼兒表現(xiàn),并落實采用各種現(xiàn)代化通信工具,像微信、QQ等形式來及時和家長取得有效聯(lián)系,建立微信群、QQ群,方便教師和家長進行在線交流溝通。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和家長進行探討幼兒問題時,一定要先肯定幼兒自身優(yōu)點,然后再說出幼兒自身的不足。還要積極地引導家長采用正確的家庭教育來讓幼兒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例如,在教學工作中如果有幼兒存在著上課打鬧不愛聽講問題時,教師要想和幼兒家長反映這一情況,可以利用微信或者QQ的形式和家長進行線上溝通,在進行溝通時一定要避免直接地說出幼兒的缺點和不足,而是先肯定幼兒在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然后在指出幼兒存在上課打鬧不愛聽講這一問題,引導家長采用正確的手段進行來讓幼兒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避免體罰責備幼兒,通過這種手段將會促使家長能夠更加理解自身的工作,積極配合幼兒園教育工作。
(三)落實用心開展服務
為了更好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園共育環(huán)境,幼兒園教師在家園共育工作中要注重采用正確的手段和幼兒家長取得聯(lián)系。例如,如果教師想讓幼兒家長為其準備各種活動材料時,應當在實際交流的過程中要向家長表明開展這項活動的價值和意義,然后再為幼兒家長解釋幼兒所攜帶材料的類型規(guī)格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交流溝通中,教師要注重自身語氣的掌握,要讓家長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意識到在家園共育中自身也是關鍵的組成成分,從而做好各種細節(jié)工作,實現(xiàn)用心服務。
四、 總結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開展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迎合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在后續(xù)的幼兒教育工作中和家長取得有效的溝通和聯(lián)系,并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當前家園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種薄弱環(huán)節(jié)。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后勤副園長,還要以身作則,帶動幼兒園全體教師在后續(xù)的教育工作中開展宣傳工作、拓展交流溝通空間以及用心開展各種服務工作,通過這種手段來實現(xiàn)和幼兒家長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達成教育共識,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躍儒.簡析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都市家教,2015(8):226-227.
[2]吳瑤.談當前家園共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1):73.
[3]高彩霞.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家教世界·V家長,2018(7):87.
[4]程艷.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都市家教,2017(8):213.
作者簡介:
潘穎蕾,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番禺區(qū)洛浦街洛溪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