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英 王娜
摘 要:部分傳統新聞類節目,在信息化以及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優勢地位受到了巨大威脅。對于傳統的電視媒體來講,短消息實時資訊為主的新聞欄目,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漸漸失去了傳統的優勢,但是新聞專題節目在新媒體大行其道的情況下,仍然具有諸多優勢。因為新聞專題節目調查分析更加深入,且做出的解讀以及評析也全面和獨到,編輯技巧越來越新穎。所以,在文中將對新聞專題片的敘事手法以及編輯技巧進行論述。
關鍵詞:新聞專題片;敘事;編輯;創新
一、 引言
對于傳統的電視媒體來講,新媒體的快速興起既是一種挑戰,同時又是一種機遇,因為在新媒體技術沖擊下,傳統媒體行業需要思考未來如何發展,并采取有效措施對傳統媒體行業進行改革,煥發新的活力。在新媒體行業沖擊下,新聞專題片節目以自身獨特的特性,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下保持優勢,是非常值得分析的。所以,下文將從新聞專題篇敘事手法以及編輯技巧為出發點進行簡要分析。
二、 新聞專題片的特點
在新聞節目中,專題片和紀錄片都是紀實性作品的一種,但是兩者仍舊存在較大區別。
紀錄片是指對生活原生形態進行完整的記錄,在這個過程中所拍攝到的內容,不允許虛構和扮演,所以在整個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創作者自己的觀點不會夾雜在其中,一切都是生活原生形態的真實體現。
專題片是指在進行記錄的過程中,允許使用藝術手段對當下社會生活進行表達以及呈現,同時在創作過程中也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因為具有極強的藝術色彩,所以在專題片拍攝過程中,需要通過創作者的語言,將專題片所表達的主題一步步地呈現并點明,激發觀者共鳴。專題片和紀錄片之間的不同,是新媒體行業沖擊下,新聞專題節目仍然能夠保持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
三、 專題片敘事及編輯技巧
(一)專題片故事化的敘述
在新聞專題片拍攝過程中,需要通過藝術手段來逐漸激發觀眾的代入感,所以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采用故事化的敘事方法,通過故事情境結合藝術手段,達到激發觀眾共鳴的效果。在敘事的過程中,要做到故事擁有沖擊力和參與感,同時塑造一個觀眾認可,并且能夠使觀眾產生帶入感的主角。這種新聞專題片的拍攝與敘事特色,和現如今電影敘事以及編輯的特點極為相似。因此在當下新聞專題片拍攝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主角形象以及合適的拍攝視角,結合故事化的敘事將主角自身所擁有的情感特質以及特點表現出來,使觀眾在觀看過程中能夠感同身受。
(二)設置懸念,挖掘事實證據
對于專題片來講,其本質上仍然屬于新聞節目,所以在進行拍攝的過程中,不僅要強調敘述技巧,同時也需要尊重新聞的真實性。在錄制新聞專題節目的過程中,尤其是調查類新聞節目,需要通過一步步的進行敘述,對整個故事中的懸念進行揭曉,懸念揭曉的過程中就是對真相逐漸還原的過程。因此新聞專題片主要是為了將真實發生的故事以敘事化的手法來取得社會群眾的共鳴,需要一步步地設置懸念激發觀眾的好奇以及挖掘心理,讓觀眾在觀賞節目的過程中就能逐步理解節目用意。
為了呈現預期效果,在新聞專題片進行懸念設置以及事實證據挖掘的過程中,應采取權威性的視頻以及影像資料和法律文書。如不能提供上述材料盡,則可能地將當時故事發生過程中所涉及的人物進行采訪。既不能提供資料,同時也沒有人證,需要以這類故事以及案件相關的專家,作為采訪的對象。通過對當事人以及相關人物和專家的不斷采訪,將故事的懸念一步步揭曉,并且通過各種分析將事實真相進行逐步還原。這一過程是具有引導性的,使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新聞專題片的意義以及新聞專題片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三)新聞評論的高度性
因為新聞類節目是面向社會群眾的,并且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所以在對新聞類節目進行評論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專業性以及高度性。尤其是在現如今新媒體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新聞逐漸變得快餐化以及碎片化,所以新聞專題片想要能夠保證在社會群眾中的優勢地位,需要認識到新聞專題片源于新聞但高于新聞的特性?;谏鲜鎏匦?,新聞專題片在分析中需體現獨到的評論和見解以及深度的觀察視角。在新聞專題片評論的過程中,不應當僅局限于新聞本身存在的問題,同時也需要從新聞專題篇敘述的故事為出發點,對所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由評論專家對問題進行專業的點評作為結尾,這樣不僅能夠對新聞專題片所反映的故事內容進行真正的點評,又能夠借專業點評對新聞主題進行全面的升華,使其擁有更廣泛的社會意義。這也是相比較于其他新聞節目,新聞專題片更加具有優勢的主要原因。
(四)編輯技巧的創新性
編輯手法對于拍攝以及后期剪輯非常重要,可能我們并不能真正地理解,但是將其放到電影拍攝與編輯中則很好理解。許多電影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題材都非常好,在人們的預期中應該是具有強烈社會反響的,但是在實際拍攝與編輯過程中,因為編輯水平較差,導致整個電影節目最后呈現給觀眾非常差的心理體驗。這也是現如今社會上出現許多爛片的原因,并非是故事本身不好,而是因為故事在編輯的過程中以及拍攝的過程中,編輯水平較低致使一個題材被破壞。對于新聞專題片來講也同樣如此,在編輯過程中利用專業技巧對專題片進行處理,使專題片所反映的主題得到烘托以及全面的升華。
四、 結語
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文之中對新聞專題片的敘事手法和編輯技巧行了簡要剖析,在新媒體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新聞專題片需不斷發揮自身優勢,使傳統新聞行業能夠在新媒體沖擊下煥發新的活力與生機,恢復過去新聞報道中所呈現的重要地位。新聞專題片在時代進步過程中應不斷借鑒新的技術與方法,呈現更好的節目效果,反映更真實的社會現象,引起社會群眾的共鳴。
參考文獻:
[1]馬婉琳.科技人物專題片“浸入式”報道加深觀眾共情:湖南衛視《新聞當事人》的實踐探索[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9):121-123.
[2]厲彥辰.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集體記憶建構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9.
[3]胡思明.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新聞專題片分析:以《追夢時代》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9,3(2):14.
[4]王可.“一帶一路”報道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以湖南電視系列專題片為例[J].影視制作,2018,24(7):79-83.
作者簡介:
田小英,王娜,甘肅省金昌市,金昌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