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教育領域已經進行多方面的改革,而其中培育政治核心素養成為當今中學政治課堂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素養指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其廣義上包括了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還有能力等。而核心素養則更加強調了信息素養,文化技能,公民素養,公共交往等。落到實處去,政治核心素養具體包括了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理性精神四大方面。如何深化課程改革,發揮高中政治課堂德育功能,直接關系到了政治教育的前途和未來。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擁有一個良好的政治核心素養,本文則將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設計先進行總體闡述,在明確要求具體設計,最后針對方案進行評析反思。
關鍵詞:政治核心素養;政治課堂;課程制定改革;社會主義核心
一、 引言
祖國正走向繁榮富強,民族興旺的道路,而未來祖國發展的力量,就是當前的高中生。培育其政治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發揮課堂德育功能,是當下的重要目標。政治素養的四大方面,其說明如下:政治認同既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極為自覺參加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遵紀守法。公共參與則是公民有序的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承擔公共責任。理性精神是堅持馬克思世界觀方法論,對國家發展做出理性判斷的行為。明確了政治核心素養,如何提高課堂德育功能,其根本還是在于對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設計和方向指標。如何制定政治課堂的改進對策奇,還需要對高中政治課堂進行優劣分析,分析之前咋還需明確培育政治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進行理論研究。
二、 培育政治素養的重要性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馬克思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政治生活是人們現實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由此可見,政治素養是現代人們社會生活的基本素質之一。培養學生政治素養,也是直接在培養學生將來如何去適應社會生活。高中階段是學生完善人生觀,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思想上具有矛盾性的時期,只有在這樣重要的時期埋下一個好的政治素養種子,才能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培養成參天大樹,高中生作為一支預備的政治力量,只有完善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思想政治課在學校的德育途徑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教育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思想政治教育是課程的靈魂,加強政治課堂的德育功能,也應該是學校開設政治課的首要目的。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也是一個有遠見的國家的體現。胡主席,曾經說道,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把青年素質教育作為推動歷史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見培育政治素養的重要性。
三、 當前高中政治課堂的優劣分析
當前的政治課堂在德育功能方面并沒有出色的成效。不少學校為了完成高考,僅僅將政治課程認定式進入大學,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所以其德育功能被這樣大大的弱化了。政治課堂中應注重如何加強德育功能的發揮。在課程中也沒有明確的要求,不少學生接受的知識也超出自身的負擔。超負荷的教學,使學生感覺壓力倍增,甚至出現厭煩,學習本身是十分具有樂趣的,面對這樣社會性的學科,更加能夠體驗生活的樂趣,如果不及時處理教育負擔,學生也會因此抵觸德育功能,甚至出現叛逆傾向。課程中也有的十分枯燥無味,老師的教育基本始終一致,并未根據當前時代變化而變化。原則上思想政治素養是明確的,其規定了愛國、文明、遵紀、守法等,但是教學的內容可以因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可以根據當前的實時大事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加設身處地地感受到政治課堂的魅力,進而極大的發揮德育功能。由此可見,如何對政治課堂進行改進。如何加強高中政治課堂的德育功能,發揮其最大功效,其首要就必須分析課堂的利與弊,發揮優勢,減少若是不斷改進,使德育功能最大化。
四、 政治課堂的改進對策
(一)降低課程難度適應接受能力
高中政治課堂為了預備性,幫助學生樹立一個好的世界觀和社會觀,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和道德修養,中間摻雜了太多的社會知識。學生對思想道德素養也沒有明確的感受,老師通過自己的認知,通過考試的要求強調了許多,超出學生能接受的知識點。學生不能接受,老師還使勁去講,不斷抵觸,最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沒有起到好的德育功能效果。
所以首要的就是必須適應新時代,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教學進行刪減。合適的東西,我們應該擴大化,不合適的東西及時調整、刪去。讓思想政治變得更加貼近生活,更加生活化,在課程文件中也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思考,通過一些有啟發的案例和生動圖片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將思想課的道德教育功能提升起來。使課程變得引人深思。
(二)創新政治課堂教育方法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老師,也需要有著創新精神。雖然政治思想教材上面的內容十分枯燥,甚至很抽象,就需要老師能切合實際,將內容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需要采用創新的方法,深挖對學生道德教育的方向,增強學生對道德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少灌輸,多引導,多實踐的方法,也可通過一些課外活動,例如博物館烈士陵園參觀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其關鍵就在于如何使學生能夠更加的快速接受道德知識。
(三)完善高中政治的評分機制
政治思想課程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其不是簡簡單單停留于紙質或者知識層面,更多在于一個良好的世界觀,一個良好的價值觀,一個良好的社會觀??荚嚨姆謹蹈吲c低并不能代表學生的政治思想素養不高,因而也不能評判一個人政治課程是否合格。所以必須盡快完善評分機制。通過考試的方式去評分,又要通過線下個人評分小組評分,家長評分,班級評分,老師評分結合進行,通過大家的結合再綜合評分,已達到最恰當的政治素養評價。所以,改變評分評價標準不僅可以改變老師的教育方向,有可以提高課堂的德育功能。
五、 總結
政治核心素養作為人生階段必要的部分,是適應社會的一個寶典,思想課程也作為高中的一門必修課程,無論什么時候,道德素養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思想政治課程與政治核心素養相結合,最大化發揮德育功能,是現如今的一項重要工作。課程教育僅是生活中一部分,家長也需要在同一時刻加強對學生的素養教育,完善其正確的觀念,幫助學生能夠順利地進入社會,并適應社會的潮流。校方家長,學生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營造一個高素質的社會,打造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盧海峰.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中的運用[J].教育,2019(15).
[2]邊洪偉.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科表達[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3).
[3]鐘啟泉.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4]劉海.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
作者簡介:
黃澤波,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