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一項極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教育任務就是通過小學語文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的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教學的難點。本篇學術論文圍繞“結合生活,指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積累作文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有力論述。為新形勢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提供了十分可貴的作文教學經驗。
關鍵詞:小學作文;重難點;生活(校園 家庭 社會 個人 觀察 素材 訓練 能力)
我們一說到小學的語文教學,總離不開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小學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是什么?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重點、難點是什么?經過思考,我的回答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是——“作文教學”。
在本篇學術論文之中,我結合自己的小學語文教學,小學作文教學實踐,談一談,我是如何結合生活,開展好觀察作文教學的,具體的論述如下:
小學作文教學需要結合那些生活。我們開展小學作文教學主要是通過每一個學期,指導學生通過學習語文教材,學習范文,學習必要的作文知識。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積累必要作文技巧,作文方法。但是,僅僅靠課堂上學習過的教材,遠遠是不夠的。要切實提高廣大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寫作能力,必須做到:結合語文教材,加強閱讀教學;結合生活,開展好觀察教學。當前小學生結合的生活范疇主要包括(學生的校園生活,學生的家庭生活,學生接觸的社會生活。),作文教學的內容是什么呢?作文教學的內容主要是反映生活。因此,我們除了結合教材開展語文教學之外,必須指導長期結合生活。這些生活的范疇是非常之廣泛的。比如:有學生的校園生活;有學生的家族生活;有學生接觸的社會生活;有學生的個人生活(童年生活,青少年時代的生活)。這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多元的,是五彩繽紛的,美麗而神秘,是博大而精深。世界偉大的雕塑家,美育教學家羅丹先生這樣說過:“世界是美麗而豐富多彩的,但是你能發現這個世界美麗在哪里,豐富多彩在哪里,需要一雙善于觀察世界的眼睛,認真去觀察,深入下去細心去觀察”。世界大文豪,世界無產階級作家,俄國大作家高爾基先生說:“作文的本質就是觀察,觀察再觀察,寫,寫,寫,不停地寫……”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在有關作家教育家的指導下,我結合自己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開展了讓廣大小學生結合生活,開展好觀察作文教學活動。如何讓學生結合生活,開展好觀察作文活動呢?我們的觀察作文教學實踐是:
一、 結合校園生活,指導學生觀察,積累素材,指導作文訓練
校園生活是學生的一種基本生活。在校園生活這個空間中,學生憑借自己眼睛,自己的視覺、鼻覺、聽覺、舌覺、膚覺,去“看、聞、聽、嘗、觸”。在“五覺”中,觀察校園世界,觀察那些辛勤培育幼苗的園丁,觀察窗下批改作業不滅的燈火;觀察園丁們由黑轉白的頭發;觀察青春年華到走向梁脊軀僂的園丁的點點滴滴。觀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一絲不茍學習的學友;觀察運動場上生龍活虎,參加運動鍛煉的小伙伴;觀察文藝匯演舞臺上,載歌載舞,表演節目的同窗;觀察校園天空云聚云散;觀察校園的霞光照耀下校園的花花草草,鶯歌燕舞。在結合校園的生活中,從觀察辛勤教書育人的園丁的一言一行,再到學生觀察勤奮學習,生龍活虎鍛煉的情景。在結合生活觀察校園中,把觀察的方法教給學生。比如:記錄下老師親切感人的教誨,記錄下同學之間無私的幫助,真誠的友誼;記錄下校園里,霞光照耀下,校園花園,吐露芬芳花兒的香味,艷麗,一閃一動晶瑩的露水珠兒。每一位學生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用筆記本記錄下不少的素材,用記憶的大腦記憶下不少生活中的閃光點影。在校園觀察中,教師指導學生記錄下了不少校園生活的素材,為作文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把觀察的方法,一一教給自己的學生
觀察并非用眼睛簡單地看一看,瞧一瞧。而是用眼睛反反復復地細心看一看,用大腦認認真真地記。
比如,我指導學生觀察學校大門,經過多次指導觀察,學生才完成自己的觀察任務。第一次指導觀察:指導學生觀察大門所處的位置,大概的高度,寬度,顏色。第二次,觀察:觀察學生閃亮發黃的校牌。請學校六十多歲老校工李大爺講述,學校這塊校牌的來歷,歷史原革,幾次重新換上校牌的來歷、原因。第三次,觀察:請原學校的第一任老校長講述近一百多年來,這個學校的校門飽經風霜,歷經戰火,幾次燒毀,重新修建的經過。并且,講述校門與這個學校培養人才的關系、作用、意義。經過前后三次的觀察。學生回到教室小課堂之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寫出了不少漂亮的好作文。
三、 結合家庭觀察,指導學生積累材料,為寫好作文打好基礎
家庭生活是小學生揮之不去的美好生活記憶。童年自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呵護的寶貝。童年的生活,留給學生是金色的回憶。或者下河游泳,或者下河捉魚。或者河畔拾貝殼。學生的家庭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是可圈可點的。我們指導學生收集家庭生活的素材。把家庭生活中自己觀察到的父親的形象,母親慈愛偉大的品質,爺爺、奶奶勤勞樸質的事跡,一一觀察下來,或者回憶出來,作為作文素材加以儲備。
四、 結合社會觀察,指導學生收集素材,為寫好作文做好準備
社會生活是學生生活的萬花筒,繽紛多彩,眼花繚亂,層出不窮。
總之,結合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作文素材,為學生寫好作文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學芬,王志英,郭寬玉.結合生活,指導好小學生觀察[J].小學生作文報,2016.
作者簡介:
楊芳,四川省峨眉山市,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