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勇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2)
在國家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時代背景下,許多省份城市紛紛明確提出人文交通建設目標,北京市頒布了《北京市建設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綠色交通行動計劃》,從各個方面體現了交通建設的人文關懷。“十三五”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交通運輸發展進入“快車道”,明確了“辦人民滿意交通”的理念。圍繞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要求,各項建設有條不紊地展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研究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的以服務交通、面向社會為宗旨的綜合性網絡教學平臺—“湖南交通教育云”為例,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湖南交通數字資源經驗。
“十三五”以來,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探索人文交通新途徑成為交通行業積極開展研究的一個方向。交通數字資源平臺建設以“辦人民滿意交通”為導向,著力營造湖南交通人文環境,提高公民人文素質水平,弘揚富有時代特征的湖湘交通精神理念與價值觀,推動人文交通建設與旅游產業發展結合,促進民生改善,助力精準扶貧,最終打造一個蘊含湖湘文化、體現湖湘精神的人文交通環境,樹立交通新形象,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貢獻力量。在平臺建設中,建設單位必須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與雄厚的師資力量,具備綜合性數字資源平臺建設實力。交通教育云的建設以專業為基礎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組織,將優秀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并統一管理,行業及各院校、各專業的資源共建、共享、共用[1-2]。教學資源共享,使資源達到利用最大化。在應用框架的構造上,做到滿足教學資源建設長期持續發展并實現支撐平臺集中化,針對專業資源,無論是網站還是資源數據,都能夠實現統一的管理,實現行業軟資產的不斷積累。
通過湖南交通數字資源平臺建設,初步建立“人文交通,書香湖南”數字平臺,為廣大湖湘人民提供了一個“終生學習”的平臺;探索建成由多個“移動閱讀站”連接的公共文化服務網;初步建立“湖南省交通建設”數字資源庫;通過交通文明宣傳、綠色出行倡導、湖湘交通建設典型人物系列宣傳活動,弘揚富有時代特征的湖湘交通精神理念與價值觀;通過開發宣傳人文旅游路線,推進旅游業與人文交通建設結合發展,實現民生改善。最終為人民群眾打造一個蘊含湖湘文化、體現湖湘精神的人文交通環境,為樹立湖南交通新形象,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貢獻力量。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利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信息手段,對新型人文交通開展積極探索與創新,借鑒先進理念,積累優秀經驗,為“辦人民滿意交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優質的交通行業教育培訓課程建設與版權運行輸出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開展主題鮮明的文明宣傳活動,弘揚社會正氣,組織內容新穎的推廣活動,引導全民參與人文交通建設,通過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務功能,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范圍,樹立湖南在國內、國際的人文交通形象。響應“兩型社會”建設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項目建設,節約了資源和成本,提高了效率。通過信息化的實施,規范管理秩序和資源,能夠有效地提升項目實施效率。
資源庫的建構根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指南的要求,強化應用功能和共享機制設計,基本思路是“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3]。在設計平臺基本建設框架過程中,首先,考慮資源布局與運行平臺功能的一體化設計問題,該設計是整個系統設計的基礎;其次,確定資源庫建設目標為滿足用戶使用需求,同時,考慮到交通行業相關專業領域的特點,對道路橋梁及汽車維修等專業的知識結構、資源屬性和運行平臺功能等進行整體設計;為了保證資源建設能夠更加有效地服務于相關人員,資源庫建設的重點是建設一系列規范的課程,這些課程不僅代表交通行業中相關專業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教學改革的基礎上設有整套專業核心課程,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也會不斷搭建新的課程,這些課程將成為新生資源而得到應用;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特點而設計開設的微課現在已經成為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庫內資源盡可能設計成較小的學習單元,將小顆粒資源作為資源庫建設的基礎,在保障科學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顆粒化存儲,為用戶提供體現信息技術優勢的方便、快捷的檢索和組課。
從專業資源的組成結構上來看,目前,主流的專業資源基礎框架都是采用三級構架形式,即專業級資源、課程級資源和素材級資源,如圖1所示。

圖1 資源庫基礎框架結構
交通資源庫建設定位于湖南交通行業人員,因此,根據交通行業的特點,將交通資源作為主要建設內容,在專業級資源中拓展交通培訓行業資源、交通文化教育行業資源和交通旅游行業資源,在課程級資源中拓展交通安全等更多的結構。為適應新生資源,每個專業在后期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靈活定制和拓展。
在資源庫組成中,素材是基礎,而在資源庫應用中,課程是核心。平臺的應用價值體現在課程的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面。課程建設一方面可以利用已有的資源,另一方面必須依靠各方面的學者和教師群體來擴充。為滿足交通運輸行業對行業資源的需求,必須以較少的成本建設一定數量的交通行業相關課程,供行業學習者自主學習、供行業教師應用于教學,同時,必須不斷建設、充實素材資源,供教師和學習者使用。另外,先進、合理的教學設計和答疑、討論等教師活動實施過程中的應用資源庫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如圖2所示。

圖2 資源基本應用框架
平臺的建設框架主要從平臺的運行性能、學習者的參與體驗和數據安全3個方面考慮。交通資源庫是一個高并發、高流量的平臺,任何一個環節的瓶頸都有可能造成平臺整體性能的大幅下降。因此,在平臺建設過程中,在軟件設計方面,將每個事務獨立,降底耦合度,即采用面向對象的軟件設計方法;在環境構架上,將每個事務放到不同的服務器上,采用分布式架構設計,盡可能地減少主干網上的流量,縮短平臺與使用者之間的網絡距離,避免在網絡發生意外的情況下平臺無法訪問。通過以上多項改進設計,不僅為擴展升級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也提升了教師與學習者的參與體驗,有效避免數據的丟失。平臺建設框架如圖3所示。

圖3 平臺建設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