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清
(隴東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甘肅 慶陽 745000)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礦山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了機電設備及配套設施的自動化控制,其中數據采集是電氣自動化正常運作的關鍵,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針對每一類要素獨立采集,克服地質環境對自動化設備采集的影響,礦山中粉塵、振動以及氣候環境的潮濕性等,這些差異都會影響自動化設備做出及時的反饋信息,檢查礦山建設是否正常作業,檢測礦山工作位置是否出現故障,以及檢查電流電壓以及線路故障等,當礦山建設中產生劇烈振動時,及時發出警報,從而保證技術人員的人身安全。
通訊接口電路是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的重要硬件設備,用于調試系統內部電路。本系統調試接口所選用的核心微處理器為TM4C123GXL開發板,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4F內核的微控制器,開發板輸出信號主要通過虛擬串口PA0、PA1進行輸出,配有USB 2.0器件接口和休眠模塊,通過RS-485總線及485轉232轉接頭,使通訊接口電路采用可堆疊接頭,可用于自定義應用的可編程用戶按鈕,主頻80MHz,另配置256kB閃存以及32kB靜態內存,將虛擬串口輸出的TTL電平轉換為485電平,從而完成與上位機的連接[1]。
TM4C123GXL開發板選用MAX485接口芯片進行電平轉換,當開發板卡連接通訊接口時,調試設備的同時提供一個虛擬串口,與開發板的PA1和PA0連接,自帶一個板上仿真接口ICDI,從而放大或縮小線圈輸入的電流電壓,通過整流濾波處理電路信號,對小信號進行放大。通訊接口的RO端口和DI端口分別作為接收器的輸出端和驅動器的輸入端,對礦山電氣進行采集的過程中,MAX485上A和B端口分別接收和發送信號端,進行濾波降噪以及信號整流,使MAX485工作在半雙工狀態,RE和DE端口作為使能端放大電路,引腳控制通訊調試接口的開發板,從而完成通訊接口電路的設計。
在礦山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中,前端采集電路是采集電壓信號和電流信號的重要硬件設備,使系統電路具有更好的適配性和通用性。電路設計采用微控制器內部12位ADC,對電壓型信號進行AD處理,實現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2]。當采集電流信號時,將電流信號轉換為電壓信號,當采集電壓信號時,將電壓信號進行分壓處理,從而擴展采集電壓的范圍,信號采集過程中,通過RC濾波器連入微控制器的ADC管腳,通過采集電路最前端的串聯電阻,區分電壓和電流信號。
前端對采集信號進行預處理,經過電壓跟隨器流入后端,確保信號的質量和采集的精度,并配置電壓跟隨器,使輸入阻抗較高、輸出阻抗較小,減小電路對輸入信號源內部阻抗的影響,保證輸入阻抗達到幾兆歐姆或者幾十兆歐姆,從而起到緩沖隔離的作用,并且提高系統的帶載能力。保證采集電路輸入高阻抗、輸出低阻抗的特性,輸出阻抗通常低于幾歐姆,減小對后端處理電路的信號精度影響,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使得后一級的放大電路更好地工作,從而提高整體采集精度,從而完成前端采集電路的設計。
設計礦山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流程,是系統軟件設計中的關鍵環節。本文系統采用ADCn端的模擬輸入連續跟蹤流程,對礦山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對自動化設備數據信息進行取樣,啟動ADC的CNVSTR信號,當礦山電氣系統發生故障時,得到ADC轉換信號,以A/D轉換的跟蹤周期,決定其內部的ADC選擇是否采用跟蹤采集方式。
當ADnTM位置為1時,系統內部ADC開始進行A/D模數轉換,轉換芯片內部模塊進行低功耗的跟蹤采集。至此完成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數據采集流程的設計。
數據采集指令應用于終端設備與控制機之間的通信,本文數據采集系統采用AT模塊,識別多種數據采集指令。發送礦山電氣數據采集指令,最多可以接收1056個字符的長度,由終端設備主動向PC端報告的URC指示或者response響應,每個AT命令行中只包含一條AT指令。具體配置指令如下表所示:

表1 數據采集指令配置
AT指令以回車作為結尾,從終端設備向數據電路終端發送控制指令,響應以回車換行為結尾,從而進行數據采集指令的控制,至此完成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的軟件設計。結合硬件和軟件設計,完成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的總體設計。
為保證系統設計的可行有效性,將本文設計系統與傳統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進行對比實驗。測試實驗平臺模擬了礦山建設中的電氣系統,系統設計采集信號電壓范圍輸入0~12V,電流范圍輸入0~20mA,設置礦山建設中常見的電氣系統故障,即線路阻抗故障,當故障發生時,對實驗平臺上測試點進行測試,從而提取該故障的采集數據。兩個系統進行數據采集過程中,支持串行工業總線通信GSM無線通信,通過串口連接PC機,測試前設置好串行通信格式,通過PC端串口助手觀察系統對線路阻抗故障的數據采集情況,如圖所示。

圖1 串口接收故障數據情況
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共設置10次實驗,并記錄兩個系統測試時的故障診斷時間,其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 實驗結果對比表
根據上表數據,可以計算出在10次測試實驗中,兩個系統對線路阻抗故障的平均診斷時間,傳統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的故障診斷時間平均為7分23秒,本文設計系統的故障診斷時間平均為4分26秒,相比傳統系統縮短了2分57秒,驗證本文系統的有效性。
本文針對礦山建設產生電氣故障,傳統系統診斷時間存在較大時延的問題,設計了一個礦山電氣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通過實驗論證,表明了該系統的可行有效性,提高了礦山電氣設備的管理工作效率。但本次實驗在細節上仍存在不足,只針對線路阻抗故障進行測試,而在礦山實際建設電氣系統中,故障類別更加多樣,因此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需與礦山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加強深入研究試驗,保障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系統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