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勇
(四川四環鋅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雅安 625400)
還原揮發法是目前廣泛應用的鋅浸渣處理工藝[1],隨著加壓浸出技術的推廣應用,鋅、鍺的回收方法還包括含鍺鋅精礦的直接氧壓浸出[2,3]。為回收氧化鋅中的有價金屬鋅、鍺,我公司采用常規兩段酸浸、沉鍺、除鐵、凈化及電解的工藝。由于受回轉窯設備、工藝及窯況等因素影響,產出的氧化鋅含鋅只有30%~40%,而含硫達8%~15%,其中殘硫達3%~8%,導致兩段浸出后的鉛渣含鋅達12%~16%,鋅回收率不足80%,高鋅鉛渣不宜外售,堆存造成大量的資金積壓。
(1)原料。分析認為鉛渣中的鋅主要為硫化鋅,硫化鋅需要在氧化條件下才能被硫酸浸出,因此實驗室采用低浸渣作原料,電解廢液做浸出劑,開展了各類實驗。實驗用低浸渣及電解廢液均來自生產,其化學成分如表1、表2所示。

表1 低浸渣主要化學成分

表2 電解廢液主要化學成分
(2)實驗方法。稱取一定量的低浸渣,按液固比量取廢液,低浸渣及廢液均加入燒杯中(通氧實驗在3L反應釜內進行),用玻璃棒攪拌至低浸渣均勻分散,然后將燒杯置于恒溫水浴鍋內水浴加熱攪拌。攪拌速率固定不變,溫度升至所需溫度后,加入各類氧化劑,開始計時。實驗結束后,用真空泵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用量筒計量濾液體積,取樣送分析,浸出渣經過洗滌過濾后,置于真空干燥箱烘箱中,在75℃條件下恒溫12小時烘干,稱重記錄渣重,計算渣率,取樣送分析。鋅的檢測采用EDTA滴定法。
(1)氧化劑。控制液固比4:1,反應溫度85℃~90℃,反應時間3h~8h,考察不同氧化劑對鉛渣含鋅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中可知:不加氧化劑,即使反應時間延長至8小時,鉛渣含鋅依然高達15%左右;以雙氧水作為氧化劑,由于反應溫度較高易導致雙氧水分解,且雙氧水加在漿液表面,雙氧水利用率低,雙氧水耗量大,另外雙氧水的加入會導致體積膨脹,工業生產不能實現;以錳粉為氧化劑,耗量較大,且工業生產長期加入會導致系統錳離子失衡;以過硫酸銨為氧化劑,由于過硫酸銨分子量大,耗量較大,且銨根離子的加入會惡化生產環境;以氧氣為氧化劑,加壓情況下反應2個小時,鉛渣含鋅就降至2%~3%,常壓情況下反應4個小時,鉛渣含鋅也降至5%以下。

表3 不同氧化劑實驗結果
(2)氧氣流量。采用3L反應釜作為實驗設備,控制液固比4:1,反應溫度85℃~90℃,反應時間3h,常壓實驗條件下,考察氧氣流量對鉛渣含鋅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氧氣流量的增加,鉛渣含鋅呈明顯下降趨勢,當氧氣流量達到200L/min時,鉛渣含鋅已經降至5%以下,繼續增大氧氣流量,鉛渣含鋅降低趨勢逐漸變緩。因此,氧氣流量選擇200L/min。
(3)液固比。采用3L反應釜作為實驗設備,控制氧氣流量200L/min,反應溫度85℃~90℃,反應時間3h,常壓實驗條件下,考察液固比對鉛渣含鋅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液固比的增加,鉛渣含鋅呈明顯下降趨勢,當液固比為4mL/g時,鉛渣含鋅已經降至5%以下,繼續增大液固比,鉛渣含鋅繼續降低。生產上考慮到排渣及供液需求,液固比不可能太大,因此液固比選擇4mL/g。
(4)反應溫度。采用3L反應釜作為實驗設備,控制氧氣流量200L/min,液固比4:1,反應時間3h,常壓實驗條件下,考察反應溫度對鉛渣含鋅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反應活性增加,鉛渣含鋅呈明顯下降趨勢,當溫度達到80℃時,鉛渣含鋅已經降至5%以下,繼續升高反應溫度,鉛渣含鋅變化不大。生產上考慮到蒸汽供應及節能降耗等因素,反應溫度選擇85℃~90℃。
(5)反應時間。采用3L反應釜作為實驗設備,控制氧氣流量200L/min,液固比4:1,反應溫度85℃~90℃,常壓實驗條件下,考察反應時間對鉛渣含鋅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隨著反應反應時間的延長,鉛渣含鋅呈明顯下降趨勢,當溫度達到3h時,鉛渣含鋅已經降至5%以下,繼續延長反應時間,鉛渣含鋅呈小幅度降低趨勢,生產上考慮到排渣及供液需求,反應時間不能太長,因此反應時間選擇3h~4h。

圖1 反應時間對鉛渣含鋅的影響
(6)始酸、終酸。采用3L反應釜作為實驗設備,控制氧氣流量200L/min,液固比4:1,反應溫度85℃~90℃,反應時間3h,常壓實驗條件下,考察始酸、終酸對鉛渣含鋅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始酸、終酸對鉛渣含鋅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始酸、終酸對鉛渣含鋅影響不大,酸度降低約25g/L~40g/L,而廢液含酸一般為140g/L~170g/L,酸度可保證,即始酸、終酸不是只要影響因素。
綜上,通過小實驗得出最優高酸浸出條件為常壓浸出,氧氣流量200L/min,液固比4:1,反應溫度85℃~90℃,反應時間3h,鉛渣含鋅可保證在5%以下。
(1)半工業化實驗。采用50m3反應罐作為半工業實驗設備,購買安裝了50m3/h氧氣站,并自制了布氧器,氧氣從罐底加入,控制液固比4:1,反應溫度85℃~90℃,常壓條件下,實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半工業化實驗結果
半工業化實驗過程中,當反應進行到0.5h時,反應罐內開始出現大量泡沫渣,為防止泡沫渣溢出,不得已降低了氧氣流量。分析認為泡沫渣的出現,是由于各類硫化物,在通氧過程中被氧氣浮選至罐面,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又逐漸被氧化。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鉛渣含鋅逐漸降低,如表5所示。
(2)生產實踐。上述半工業化實驗暴露了泡沫渣量大、泡沫渣存在時間長、泡沫渣含鋅高等問題,為提高氧氣流量,提高氧氣利用率,縮短反應時間,提高作業效率,生產上主要做了如下改進:①對各反應罐的溢流口進行了改造,便于泡沫渣的流出,增加了泡沫渣溜槽及泡沫收集罐,專門收集泡沫渣,便于提高氧氣流量,然后對泡沫渣再進行單獨浸出。②按照生產需求,訂購了氧氣站及中空通氧攪拌器,并對折流板進行了升級改造,使氧氣分布更加均勻,提高了氧氣利用率。③新建了4個“瘦高型”柱狀反應罐,延長了氧氣在罐內的停留時間。
經過以上改造,常壓富氧浸出技術在氧化鋅的高酸浸出工段應用后,鉛渣含鋅從12%~16%降低至3%~5%,鋅回收率從不足80%提高至90%~93%,改造前后各項經濟指標對比如表6所示。

表6 改造前后各技術指標對比
(1)最優高酸浸出條件為常壓浸出,氧氣流量200L/min,液固比4:1,反應溫度85℃~90℃,反應時間3h,鉛渣含鋅可保證在5%以下。
(2)以氧氣作為氧化劑的常壓富氧浸出工藝,在氧化鋅高酸浸出工段應用實踐后,鉛渣含鋅從12%~16%降至3%~5%,鋅回收率從不足80%提高至90%~93%。
(3)常壓富氧浸出技術具有不引入雜質,不膨脹體積,常壓下易操作,成本低廉等優點,具有較高工業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