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制藥與環境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當今環境污染中對人類精神及身體都會產生巨大影響的是噪聲污染,噪聲污染是一種產生容易,解決困難的物理性污染[1]。噪聲污染存在于人們生活和生產等各個領域,并且直接作用于人類本身,所以噪聲污染對人類的影響面是最廣泛的并受到人們最多的投訴。高職校園是廣大高職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場所,良好的校園聲環境會為學生帶來健康的身心。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校園聲環境的監測與治理[2]。好的校園聲環境是學生高質量學習、生活及進行其它各項活動的重要保障,一旦校園聲環境超標,不僅會干擾師生正常教學活動,還會影響師生思考、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國標《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規定(見表1)),校園環境屬于1類功能區域,校園白天噪聲不得大于55分貝,夜間的噪聲不得大于45分貝[2]。
所以為了掌握校園聲環境質量現狀,以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以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作為參照,實地進行噪聲數據采集并分析結果,最終得到校園各功能區的聲環境質量情況。

表1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屬于高職院校,屬于文化教育事業單位。其聲環境在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中應執行“1 類聲環境功能區”噪聲限值。
我們選取的噪聲監測聲級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聲級計的廠家及型號是杭州愛華AWA-5636。我們選取的監測功能區均設在室外,測量人員進行實地測量時候要保持與周圍反射物體有大于3.5m的區間。每天在保證天氣良好的狀態下對每個監測點在每個時段進行20min的等效連續A聲級的測量,每個監測點平均每天的有效測量時間80min。測量時保持聲級計傳感器清潔,在保證消除風力干擾的情況下進行讀數,讀數采用A計權、每5s讀取一個瞬時A聲級數值,20min內連續讀取100個數據。手持儀器測量,傳聲器要求距離地面1.2m,使人體與傳聲器距離0.5m,傳聲器對準聲源方向。監測時間為每天按照學校正常工作日的時間安排表每天分別于8∶00~11∶00、14∶00~17∶00和18∶00~20∶00這3個時間段進行監測。每個布點在1d內連續測量3個時間段,5個布點共連續監測5d,以此為一個周期。
對校園實地考察,分析校園目前聲環境現狀,發放調查問卷,獲取校園師生對校園聲環境的感受。根據前期搜集的資源把校園劃分為5個功能區,即教學區、辦公區、宿舍、食堂和運動場所等,每個功能區作為監測布點對象。
因為環境中的噪聲起伏不定,等效聲級的表示方法能夠對這種狀況有所改善,它是指在規定的時間T內A聲級的能量平均值,用Lep表示,單位dB(A)。對不同監測點所有天數相同時段的等效聲級求平均值,可得該監測點在不同時段上的等效聲級。根據公式 Leq=L50+d2/60,d=L10-L90式中L10表示一測定時間內10%的時間超過的噪聲級,相當于峰值噪聲級L50表示一測定時間內50%的時間超過的噪聲級,相當于中值噪聲級;L90表示一測定時間內90%的時間超過的噪聲級,相當于本底噪聲級[4]。
每個監測點測 100個噪聲值,將100個數據從大到小排序,第10個數為 L10,第50個數為 L50,第90個數為 L90,根據公式求出每個監測點在每一天每一時段的等效連續聲級A(Leq)[5]。監測時間為連續5天,每天晝夜監測,每個測點每個時段重復3次監測,最后取其平均值,并將所得數據列于表2。

表2 各功能區在不同時段的Leq值
對上述表格中數據綜合分析,對比聲環境質量標準的國標中的1類所示,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內整體噪聲環境質量良好,只有行政辦公區和操場區域部分時段噪聲處于超標狀態。主要區域噪聲超標是因為:校園辦公樓處于臨街位置,車輛經過頻繁,且對面是一所小學,在上下學時間噪聲稍大,運動場是學生密集的區域,聲環境也稍有超標。
為了給學院創造一個良好的聲環境場所我們要采取一些有利措施:第一,校園外設置機動車禁止鳴笛標識;第二,運動場所也要規范學生的吵鬧行為;第三,增大綠化面積。
綜上所述,通過對學院五大功能區的噪聲布點監測,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整體有著較好的聲環境質量,五大監測功能區的聲環境現狀大部分都能符合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一類聲環境質量標準,但是我院也有噪聲超標的區域例如行政樓區域和操場的噪聲值超標。辦公行政區域白天的噪聲限值大于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一類所規定的上限值55dB,而晚間的噪聲限值未超過45dB。最主要的原因來源是行政樓地處學院臨街位置,距離主街道不到30m距離,受車輛往返鳴笛較大,是噪聲超標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操場的白天和夜間的噪聲值均超過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一類噪聲上限值,因為操場是學生進行各項體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生比較密集,叫嚷聲是噪聲的最大來源。為了改善學院現有聲環境現狀,我們應當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在新校區建設上更加合理的規劃校園建筑的布局,也可以通過設置更多的綠化設施、聲音隔離墻來降低噪聲,因為學院行政區臨街而建,應協同交管部門降低車流量、車速或設置隔聲障等降噪措施,提高校區內的聲環境質量,改善辦公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