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泉

【摘要】目的 研究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應用阿替普酶聯合利伐沙班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以抽簽法對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實施分組,各23例,參照組使用利伐沙班單獨治療,試驗組使用阿替普酶聯合利伐沙班治療,比較兩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治療差異。結果 試驗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有效合計值、FIB、D-D、VT、VE對比參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數據指標之間的統計分析意義。結論 將阿替普酶聯合利伐沙班治療應用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可改善肺通氣功能及其凝血功能,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阿替普酶;利伐沙班;急性肺栓塞;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5..02
急性肺栓塞一般是因手術創傷、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及其長臥床不動等誘發右心血栓栓子脫落,將肺動脈主干堵塞,分支血管導致的臨床綜合征[1]。本文主要分析了阿替普酶聯合利伐沙班治療與利伐沙班單獨治療應用收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文項目收入對象即為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參與診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以抽簽法進行分組計算,試驗組(n=23),女11例,男12例;年齡50~78歲,中位年齡(65.32±4.21)歲。參照組(n=23),女12例,男11例;年齡49~77歲,中位年齡(64.21±3.54)歲;比對參照組與試驗組急性肺栓塞患者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肺栓塞嚴重指數評分為高危患者,經嚴密監控;伴有休克或者持續性低血壓,且存在血流動力學失代償患者;患者和家屬表明自愿簽署同意書,移交醫學倫理會得到認可。
排除標準:溶栓禁忌患者,精神異常患者。
1.2 方法
參照組開展利伐沙班單獨治療,前三周每次口服15 mg利伐沙班片(批準文號:H20181081;生產企業:Bayer Pharma AG),前三周每次口服15 mg,每日兩次。
試驗組開展阿替普酶聯合利伐沙班治療,利伐沙班片與參照組一致,建立單獨的靜脈通路,以18 mg/h速度使用微量泵進行1小時阿替普酶(批準文號:注冊證號S20110052;生產廠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大藥廠)泵入,在不存在不良反應后需要依據相同劑量進行1小時微量泵入。
兩組均開展1個月持續治療。
1.3 指標分析
計算且分析參照組和試驗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有效合計值、FIB(纖維蛋白原)、D-D(血清D-二聚體)、VT(靜息每分鐘潮氣量)、VE(靜息每分鐘通氣量)。
患者經治療影像學檢查栓塞征象全部消失,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等臨床癥狀判斷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影像學檢查栓塞征象基本消失,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等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判斷為有效;患者經治療不符合以上指標判定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闡述試驗組與參照組急性肺栓塞患者FIB、D-D、VT、VE,行t檢驗,以率(%)的形式闡述試驗組與參照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行卡方檢驗,本文采取SPSS 21.0統計學軟件包錄入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所有資料,P<0.05,存在數據指標之間的統計分析意義。
2 結 果
2.1 分析比對試驗組與參照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
試驗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95.65%,無效1例、有效10例、顯效12例,參照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73.91%,無效6例、有效7例、顯效1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分析比對試驗組與參照組急性肺栓塞患者FIB、D-D、VT、VE
試驗組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療前FIB、D-D、VT、VE與參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指標之間無統計分析意義;試驗組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療后FIB、D-D、VT、VE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數據指標之間的統計分析意義。試驗組與參照組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療后FIB、D-D、VT、VE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急性肺栓塞具有很多誘發因素,如血栓性靜脈炎、長期臥床不動、心臟病、手術等,目前常見的治療法為床溶栓、抗凝[2]。
利伐沙班實際上是依據外源性與內源性方法對Ⅹa因子活性進行選擇性抑制,將凝血酶的生成減少,具有抗凝的臨床作用,且利伐沙班具備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半衰期短、出血風險低等優勢,但針對病情加重患者該藥物具有不良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3]。
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屬于新型的一種溶栓藥物,選擇性結合血栓表面纖維蛋白,將纖溶酶原激活,促使形成纖溶酶,可顯著溶解血栓。相比較其他溶栓藥,對整個凝血系統成分,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具有比輕微的系統性作用[4],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基于血流淤滯、靜脈內皮損傷、血液高凝等作用下導致形成血栓,血栓發生脫落后出現堵塞肺動脈導致急性肺栓塞。基于血液高凝情況下,D-D是一種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可將纖維蛋白原溶解作用增強,降低纖維蛋白原水平,血小板大量聚集[5-6]。
此文數據分析比對顯示,試驗組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有效合計值、FIB、D-D、VT、VE與參照組比較,存在數據指標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合以上結論,將阿替普酶聯合利伐沙班治療應用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相比較利伐沙班單獨治療更具臨床優勢。
參考文獻
[1] 高 超,張 華,李紅建.利伐沙班聯合阿替普酶在急性肺栓塞急診治療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9):1449-1453.
[2] 白文梅,王 兵,羅建江.阿替普酶聯合抗凝治療高危急性肺栓塞的療效及對血清凝血因子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9,22(4):690-692.
[3] 高 超,張 華,李紅建.利伐沙班聯合阿替普酶在急性肺栓塞急診治療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9):1449-1453. [4]白文梅,王兵,羅建江.阿替普酶聯合抗凝治療高危急性肺栓塞的療效及對血清凝血因子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9,22(4):690-692.
[5] 陸 青,王紹華.低分子肝素鈣聯合利伐沙班治療急性肺栓塞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9,9(17):57.
[6] 何 軍,潘 導.利伐沙班治療急性肺栓塞及對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