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新 劉萬萌 宋旭 王芳惠
【摘 要】瑪雅文明曾經擁有非常燦爛的文化,其偉大文明的表現之一就是它的藝術,瑪雅藝術因其風格和技巧被譽為是前哥倫比亞世界里最精美的。這一文明留下的豐富藝術遺產包括陶器、建筑、石雕、木雕、泥雕等,而其中很多的遺產又可以繼承、發揮、再利用、再表現,因此瑪雅藝術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參考和利用價值。
【關鍵詞】瑪雅文化;藝術特色;文創產品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0-0204-02
要想將瑪雅文化和文創產品結合在一起進行創作,首先必須了解時代背景、歷史,還有這一時期的作品,以及瑪雅人的信仰、圖騰的內容。在瑪雅文化繁榮的年代,宗教信仰占據了人們的生活,左右人們的思想。
一、瑪雅文化文創產品選題背景
文創產品藝術作為視覺傳達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從工業化社會到信息化社會的重大改變,在功能和表現形式上都受到東西方文化思潮和藝術風格的影響。在現代文創產品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下,人類生存方式上新觀念的介入,思維的引導和情感的表達上,以往在平面文創產品中運用的法則正逐漸被打破,固有的符號現象被解構,人類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視覺空間。中國現代平面文創產品的發展形成了新的文創產品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審美需求的提升,文創產品一方面要完善實用功能,從需求上獲得滿足;另一方面要順應現代審美潮流,追求美的情調。
二、瑪雅文化文創產品目的及意義
當代的多數文創產品都無文化基礎,缺乏趣味,而文創產品借助于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出的高附加值產品,更有利于銷售。其優勢就是知名度高,利于后期的宣傳,吸引人們眼球;有一定受眾,甚至有一部分研究者,這部分人在后期就是產品最先銷售人群;歷經千百年沉淀下來的文化有足夠的背景故事可挖掘,可以看出,這種優勢可以在后期轉化成很高的話題勢能和消費勢能。
三、瑪雅文化文創產品分析
(一)自然與環境
瑪雅文明所在的中美洲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多樣。考古學家將其分為高地瑪雅和低地瑪雅。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地區是高山峻嶺和峽谷,而中北部的伯利茲、尤卡坦地區則是熱帶低地。瑪雅人在高山深林、肥沃的谷地、熱帶低地中發展了發達的集約農業。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瑪雅人幾乎沒有大型畜力、金屬工具和有輪子的車輛,自然環境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其他文明一樣,對自然力量的崇拜是瑪雅人精神世界的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人們長期敬仰并供奉各種自然的神靈,以求得水、食物和其他維持生計的必需品。
瑪雅文明的農業基礎是玉米種植,玉米一直是瑪雅人主要的糧食作物。瑪雅人通過在河流或沼澤邊的“臺田”以及山區的梯田大規模種植玉米,并且發展出集約型農業,供養了瑪雅地區超大規模的中心城市。
由于長時期與舊大陸隔絕,在整個美洲大陸古代文明中,沒有大型畜力的使用。瑪雅文明也不例外。陶器的造型和紋飾中出現的動物形象,多是熱帶叢林地區常見的。但是,瑪雅人將其賦予了神秘的特性。無論是在世俗世界還是在超自然世界,人類和動物總是交織在一起。
(二)社會與歷史
不同于古代埃及、羅馬,在大部分時間里瑪雅文明沒有建立統一的整體,而是由多個城邦組成。每個城邦在政治上都是獨立的。直到古典時期晚期,低地瑪雅才形成了若干松散的城邦聯盟。古典時期的瑪雅城邦國王的統治首先是建立在神權的基礎上,他們認為自己的統治是神所賜予的,而他們因此具有了某種超自然的力量。統治者會模仿各種神靈的裝扮,將自己打扮成玉米神、鳥神、美洲虎神等,在陶器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形象,有時甚至不能確定這些形象到底是神還是統治者。
音樂和舞蹈是古代瑪雅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音樂是瑪雅精英的稱號,歌曲是獻給祖先和其他超自然神靈的祈禱詞或獻祭品。瑪雅貴族喜歡在娛樂、政治和宗教活動中跳舞,這樣既能結識其他貴族,又能接近自然、尊重自然。舞蹈和模仿表演有時融合在一起。不少石碑、陶器、壁畫等都描繪了樂舞場面,貴族們身穿禮服,頭戴面具,模仿神靈的行為,表明他們已發生轉變,具備了其他意味。
四、瑪雅文化文創產品的表現
(一)形象選擇
在文創產品的選擇與設計中,通過以瑪雅文化為基礎的卡通形象,認識到瑪雅文化中的精髓,觀察瑪雅文化陶器中出現的圖形、圖案,加以比較選擇,將太陽歷法中的太陽神、圖騰中代表權威和力量的蛇、瑪雅人供奉的玉米神,還有筆者比較偏愛的美洲豹的形象等作為元素,借用這些形象的寓意典故,結合現代的表現形式,進行兩種文化的沖撞。
瑪雅文化中固然有很多令人咋舌的文化形象表現,但我們也要進行有機取舍,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適合進行引用與描繪,比如說一些重點表現神權與宗教的文化形象與歷史典故,就不太適合應用到今天的文創產品當中,因為這有些脫離了我國的現實和社會現狀,有些不合時宜,且這些文化不太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
(二)創作文創產品
先以線條勾勒出陶器上的圖案,觀察規律再進行改動,以合適的顏色填充,色彩讓人既可以看出瑪雅陶器的風格,又具有現代感,使形象既有沖擊性,又有瑪雅文明的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創產品創作完成之后,筆者會將草間彌生的波點藝術和波普藝術的色彩搭配運用在文創產品中,用作主體物印上后期物品的制作,例如t恤,抱枕、帽子等。當然瑪雅文化和文創產品的有機結合并不僅僅局限于此,有更多巧妙、和諧的結合方式,需要我們去繼續探尋,繼續深入研究,從而讓我們一方面接觸到這些奇妙的文創產品;另一方面,也能夠更加真切地體會到瑪雅文化的偉大。
五、結語
瑪雅文化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如今這種文化難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得以表現、被人們所了解,甚至我們中的很多人只聽說過它,卻從來沒有了解過它深層次的內涵。將瑪雅文化融合在文創產品中,既可以讓這一類產品受到市場、消費者的青睞,也可以讓大家有一次近距離了解瑪雅文明、瑪雅文化的機會,可以說是一舉多得,讓文化得以傳播,讓精神得以延續。
參考文獻:
[1]李玉姣.美洲瑪雅陶器與中國仰韶陶器的比對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20):153.
[2]曾攀.陶器上的瑪雅文明[J].藝術品,2019,(05):68-76.
[3]工匠云集的神殿都市[J].世界文化,2019,(04):39-42.
[4]李玉姣.論瑪雅陶器中的仿生文創產品[J].西部皮革,2018,40(24):24.
[5]李曦珍,李金桃.陶器:華夏史前文明的載道之器[J].青海社會科學,2018,(06):191-202.
[6]何立洲.瑪雅人未使用過瓷器[J].咬文嚼字,2012,(12):28-29.
[7]宋雄華.論瑪雅人的藝術審美觀[J].美與時代(下),2012,(04):24-27.
[8]朱卉.神秘古國的藝術瑰寶——淺談瑪雅彩陶的藝術特點[J].美與時代(上),2010,(03):61-63.
[9]王霄兵.瑪雅文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10]李江.瑪雅陶工藝美術研究[J].裝飾,2005,(0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