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卷首,我想和你們談談“成長”這個老話題,別擔心,這不是一鍋濃濃的雞湯。
我第一次真正自我覺醒,覺得應該“成長“的時刻,是在高中畢業前填志愿。說實話,一直到高三,我都不知道想讀哪個大學,去大學學什么,未來能做什么。我18歲之前的年華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亦步亦趨地走著,生活上不用操心任何事情,也不用管如何升學擇校,需要我做的只有埋頭讀書,努力把分數考上去。
可是當填高考志愿的時候,聽到身邊同學說著“我要當醫生,這是我從小到大的愿望”“我的選擇是計算機專業,我已經了解了很多這方面的學校信息”,我突然陷入了迷茫,父母給我選的是金融和師范類專業,可是我自己的“選擇”和“愿望”呢?我難道還要一路拾起他們撒下的面包屑,然后繼續在未來一臉迷茫地出現在社會中或者躲在年邁的他們身后做個“巨嬰”嗎?
現在想想都后怕,慶幸當時在綜合調查評估后,我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去省外讀自己感興趣的大學和專業。這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決定,背井離鄉后,我體驗到了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我需要獨自解決生活上的每一個問題,認真思考每一個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過就像宮崎駿電影《魔女宅急便》里說的:“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只有靠自己努力。學會長大,學會承受,學會哭過之后,還可以微笑著擁抱爸爸媽媽。”那是一段艱難卻讓人過癮的時光,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覺得自己真正成長為“大人”了。
這種成長,我想不僅僅是在生活上不依賴別人,更多的是在思想上獲得獨立。當我們擁有獨立的思想,我們便不會對著爆炸的資訊人云亦云,而是會去思考,去判斷;當我們擁有獨立的人格,我們便不再害怕孤獨的旅行,而是敢于乘風破浪,欣賞一路好風景。
愿大家都能像“小魔女”琪琪一樣“順利修行”,早日學好“獨立”這門必修課,收獲成長的快樂!
錢夢佳/本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