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穎超
2019年,江北區洪塘街道錦育小區啟動改造后,出資業主僅有10余戶。街道黨員干部通過“聽、說、看、走、記”做工作,最終出資業主達到79戶,順利完成改造,居民對改造后的新環境也贊不絕口,黨建引領成了小區改造的重要助力。
老舊小區改造,有了黨建引領的助力,也離不開居民共建的努力。
這幾日,江北區白沙街道正大花園居民張惠芬在拿到印有童車牌安全火柴文字和圖案的門禁卡后樂開了花。這張門禁卡不僅承載著她對寧波火柴廠的美好回憶,更凝結著她和其他居民在小區改造中共同的結晶,而這也只是正大花園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居民共建的一個縮影。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關鍵在于找準居民的共同價值和最大利益。為此,江北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員干部的引領、帶動和示范作用,通過基層黨建工作引導群眾從小區管理的“局外人”變成小區改造的“主人翁”,走出了一條“黨建+共建”的老舊小區蝶變之路。
黨建引領 改造有了領路人
江北正大花園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選拔優秀黨員擔任“紅管家”。“紅管家”作為骨干參與居民自治小組,推進小區治理和改造,正大花園黨支部副書記徐巧英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共區域私自堆放雜物、破壞公共綠化、僵尸自行車等居民關注的頑疾,在我們‘紅管家和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順利解決。”徐巧英說,這也確保了正大花園小區被順利納入2019年度江北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圍繞老舊小區改造,江北區專門出臺相關意見,在小區業委會中積極推進紅色業聯體建設;在未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則以黨員為核心建立居民自治小組,派駐黨建指導員和聯絡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業委會和居民自治小組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牢牢把握了老舊小區改造的大方向和主導權。
江北茗雅苑在改造過程中,在社區黨委牽頭下,成立了一個由半數以上黨員組成的茗雅苑紅管家議事會。在一次意見征詢中,不少居民提出能否增加車位。于是,社區黨委牽頭聯系相關單位,在物業的協助下,多爭取到了9個車位,充分發揮了茗雅苑紅管家議事會的強大功能。家住磚橋巷的陳阿姨,在車棚改造過程中表現極不情愿。得知情況后,白沙社區黨委書記張超蓉上門勸說,還發動磚橋巷自治小組成員、黨員江云飛給大家做表率。最后,陳阿姨主動將車棚里的雜物清理干凈。
江北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發揮的重要考場,推動黨員在改造中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以榜樣的力量帶動整個小區居民主動要求改造,變“要我改”為“我要改”。在貝家邊小區的防盜窗改造中,不少黨員帶頭拆除“鴿子籠式”防盜窗,看到改造成果后,其他居民紛紛主動要求更換,改造比例從原先的30%提高到了98%。
江北槐樹公寓所在的鹽倉社區黨委在了解“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實施老舊住宅改造,政府可補貼50%資金”這一新政利好后,緊抓政策紅利,牽頭成立了由黨員志愿者組成的電梯更換自治管理小組。同時,鹽倉社區與區級相關職能部門及專業人員溝通對接,研究明確電梯更換的資金預算、工程招標、監督方式等內容,挨家挨戶宣傳解答電梯更換政策,爭取最廣大居民的支持。2019年5月10日,海天樓第一部電梯完工,2019年6月20日第二部電梯也安裝完成。這是寧波市首例老小區利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更換電梯。
還有退休黨員熊佩娜在擔任莊橋街道三和嘉園小區業委會主任期間,形成了“熊阿姨345工作法”,帶動三和嘉園在老舊小區改造各項工作中走在前列。與此同時,江北區以“三服務”為抓手,發動778名機關干部下沉一線,1500名街道社區干部包干到戶,深度參與全區老舊小區的治安巡邏、垃圾分類等志愿服務崗位。
共同締造 改造有了主心骨
“小區要改造,是居民們的心聲,那么如何改,也必須由他們說了算。”正大社區黨委書記魏柳燕說。費用由居民和政府共同出資,方案由居民共同商議決定,大大激發了居民參與小區改造的熱情,這也是對共同締造的最佳詮釋。
在正大花園著手改造前的幾個月,了解民情民意是正大社區的工作重心。2018年底,正大社區就老舊小區改造征詢居民意見:如果要改造,想要改造什么?最終,小區樓道“六件套”改造方案得到了80%以上居民的認可。在后續改造過程中,亮燈工程怎么做、防盜門選什么材質等,通過社區展示效果圖居民共同投票決定。正大花園的居民一直想要一個活動室,但是無奈沒有場地。考慮到小區有一個廢棄煤氣泵站,居民們積極爭取,通過業委會打官司爭取到使用權。如今,這個廢棄煤氣泵站成了居民活動的好去處,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共享客廳”。“這名字也是居民提出來后大家投票決定的。”魏柳燕告訴記者。
居民最關注什么正大花園就改什么。于是,居民意見最集中的進出口、停車位、綠化帶、活動室、安防系統、公共空間等部分進行了相應調整與改造,并引入寧波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專業團隊進行設計改造。“在改造中加入火柴廠的元素”“不能讓這段歷史被塵封”……張惠芬等居民對小區人文環境提升紛紛提出想法。于是,男童微笑地騎著一輛自行車的寧波火柴廠標志性畫面被繪制到了小區內新改造文化墻的中心位置,寧波火柴廠的過往歷史也被書寫記錄,墻上還貼上了寧波火柴廠出產的各種火花及圖案化后的墻貼……
在槐樹公寓改造中,干部積極引導群眾形成“家園意識”,居民的態度從一開始的不理解、不配合,轉變為全程參與、一起出力、共同解決問題。在改造過程中,對于閑置煤氣站拆除后的具體用途居民意見不統一:物業想作管理用房使用,社區老年居民想建成社區活動室,還有居民認為小區停車位緊張希望能改造成公共停車場。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將直接導致工程停滯……按照“小區改什么、怎么改,全由業主說了算”的原則,槐樹公寓業委會多次召集居民代表召開會議,在全體業主大會上,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將閑置煤氣站改造成公共停車位。改造后小區新增停車位近30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區停車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