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實體經濟帶來沖擊。在這一特殊時期,很多行業按下了暫停鍵,積極探討與思考后疫情時代如何破局。我們看到,AI測溫、機器人、在線診斷、在線授課以及遠程辦公等應用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數字化基礎設施對于破局的重要性。2020年,“新基建”的元年正式開啟。
“新基建”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以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支撐,智能交通、智慧能源、防疫基建等為代表的融合基礎設施;以能源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為代表的創新技術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基座”,為拉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過去十幾年中,全球數據增長速度非常之快,根據希捷贊助、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數字化世界—從邊緣到核心》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將增至175ZB。而在“新基建”大潮下,5G、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 IoT、人工智能、邊緣計算、AR/VR等技術的發展,會讓全球數據圈呈現前所未有的宏大規模。
“這些數據價值的挖掘需要存儲作為載體。這對于存儲行業來說恰逢其時,帶來珍貴的戰略性發展機遇。”希捷科技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孫丹表示,“比如,為滿足更多新型的應用場景需求以及新基建帶來新一輪數據量的增長,運營商以及云服務提供商會建立更多大型數據中心。到2025年,全球49%的數據將會存儲于公有云環境。這勢必對于存儲技術和產品帶來更高要求,而大容量、高可靠性的存儲產品也會成為各大數據中心的必要選擇”。
希捷還積極探索更多新興領域的需求,包括智能駕駛、無人機、區塊鏈、人工智能、精準醫療以及智能制造等新興應用場景。這些場景不僅對網絡時延要求極為苛刻,而且需要海量、異構、多樣性的數據接入與處理。為此,希捷IT4.0團隊攜手新興行業客戶,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存儲解決方案,賦能新興行業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搭乘“新基建”的快車,實現長足發展。
人工智能也是“新基建”七大領域中的重點關注項目。而希捷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制造業的先鋒。“雅典娜項目”是希捷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典范,該項目通過深度學習系統提升質量管理和生產效率,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雅典娜項目”已經發展為智能制造的參考架構,為更大范圍的部署提供借鑒。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5G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基建”大潮的推動,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這為數據管理帶來諸多挑戰。在企業從海量的數據中發掘價值的過程中,數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全球企業的首席信息官、首席技術官、IT總監、存儲架構師和首席運營官等都積極尋求最佳數據存儲架構。而開放型數據架構由于其靈活的擴展性、開放性以及良好的數據流動性等特性成為面向未來的企業數據管理架構。
未來,數據不僅海量且種類繁多,其中包括醫療數據、金融數據等不同行業數據,以及結構性、非結構性等不同類型數據。開放型數據架構能夠靈活采用不同的系統和軟件來處理各種數據。而希捷性能和特點各異的企業級產品則能夠為開放架構提供支撐,能夠滿足各種應用場景的要求。例如,希捷的企業級硬盤,擁有充分的靈活性與橫向擴展能力。希捷存儲系統產品則具有超緊湊、高密集、大容量等特性。企業可以隨規模輕松擴展,為關鍵業務數據提供保護。在數據流動性方面,希捷Lyve Drive移動系統可以滿足大量數據高效移動,實現數據從終端轉移到邊緣再到核心的輕松流動。
除容量與性能之外,數據安全對于企業來說重于泰山。希捷的Seagate Secure安全技術廣泛應用于存儲產品中,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能夠加密所有數據,實現安全下載與診斷且即時安全擦除。同時,希捷還根據合作伙伴的特定需求,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希捷還提供40年原廠專業和經驗錘煉的數據恢復服務,為數據安全保駕護航。
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企業的數字化程度越高,應對危機和沖擊的能力越強。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清楚地感受到云的優勢。數據無處不在,也隨時隨地發生。未來,希捷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為“新基建”構建基石,推動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