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的乘客可能沒有意識到,美國政府允許包裹遞送公司在與飛機共享的空域使用無人機的監管豁免,可能會給他們的下一次飛行帶來重大的安全風險。
美國聯邦航空局正面臨繞過正常監管程序批準私人公司的一次性申請——即不受聯邦安全規定限制操作無人機的壓力。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航空安全組織——國際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一直致力于為特定目的安全使用無人機或無人機系統。但航空公司的飛行員也敏銳地意識到,如果不保持我們在航空運輸中已建立的高安全水平,乘客將面臨潛在風險。
美國航空運輸之所以極其安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設計并實施了嚴格的監管結構,確保所有國家領空的用戶都能在同等安全水平上運行。我們通過事故調查和數據驅動的風險分析制定了這些航空安全法規。
通過它的歷史,航空業已經對事故調查結果的建議做出了反應,以提高安全性——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例如,當國會指示聯邦航空局審查2009年科爾根3407航班事故和其他30起事故時,它發現航空公司飛行員資格和培訓方面的缺陷在所有事故中都起了一定作用。為此,我們完善了飛行員資格和培訓條例。因此,在過去10年里,美國第121部分客運航班中沒有一例因飛行員培訓缺陷而造成人員死亡。
盡管這種方法取得了積極的結果,但快遞公司正在尋求許可,以便開展自己的事故和事件調查。這樣的“內部”調查是否意味著調查結果不會與監管機構或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等調查機構共享?
除了通過事故調查來提高安全性的反應式方法外,聯邦航空局和業界還引入了一種主動數據驅動的安全方法,在事故發生之前識別風險并解決它們。我們行業收集數據最有效的安全工具之一是自愿的、非懲罰性的安全報告程序,該程序允許飛行員、管制員、機械師和其他航空專業人員報告他們觀察到的安全隱患,而不必擔心受到紀律處分。
盡管商用無人機包裹遞送商具有安全價值,但他們并沒有透露計劃如何運作的細節,比如他們的員工是否能參加這類自愿安全報告項目,或者這些公司是否會向聯邦航空局報告安全問題。這些企業聲稱他們的運營計劃是私有的,不能共享。
此外,從更廣泛的角度考慮,授予這些無人機送貨公司的安全規則豁免可能會對我們國家領空系統幾十年來安全運行的方式產生徹底的改變。例如,這些公司表示,他們計劃在視線之外操作無人機,這意味著無人機飛行員在飛行時無法直接觀察無人機。但美國聯邦航空局目前還沒有制定任何標準,規定操作人員如何才能完成“看到并避免”視線范圍以外危險的要求。因此,每個無人機運營商都在私下開發自己的專有解決方案,這讓飛行員感到擔憂,因為他們不清楚這些程序是否足以確保安全。
這只是一個例子,說明美國聯邦航空局缺乏針對商用無人機送貨公司的全面監管方案,正促使人們提出零零散散的豁免申請,這可能會損害美國國家航空系統的安全。同樣令人擔憂的是,盡管目前這些豁免安全規則的批準是測試計劃的一部分,范圍有限,但沒有什么能阻止這些公司要求美國聯邦航空局通過不允許公眾參與的零碎的額外監管行動,授權更多的無人機飛行。
航空公司飛行員敦促聯邦航空局繼續其將國家領空安全放在首位的悠久歷史,并通過傳統的規則制定程序與這些快遞公司合作,其中包括來自其他空域用戶的完整公開評論。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有責任制定一套無人機安全規定,確保所有人都能安全地使用公共資源。
(王楠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