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勛
摘 要:石油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世界貿易的發展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外施工項目開始增多。由于項目中涉及范圍廣泛,且國家之間在政治、法律、經濟方面的不同,導致企業可能面臨很多風險,在國有企業發展中,需要制定有效的財務風險策略,保證財務支出和使用的合理性。現將其具體的財務業務管理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海外項目? 財務管理? 國有企業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5(b)--02
海外項目業務在國有企業中的財務管理內容更復雜,工作周期長,且受到法律、政治等因素的影響,海外施工的成本核算存在難度。企業與當地政治經濟合作中,受到一定的影響,要控制風險,現將具體的風險特點分析如下。
1 企業海外項目特點及財務風險
1.1 國內遠程控制
對于國際貿易而言,全程的貿易均由國內遠程控制,主要采取的方式為集權和分權結合,海外項目與國內項目運行目標保持一致,海外項目管理人員是由國內進行管理和統一監督。因此,遠程控制主要以網絡為主。但不同地區,網絡發展水平不同,因此,遠程控制效果不同。比如在不發達地區,網絡監控效果不佳,財務信息反饋不及時,就取決于當地委派的財務管理人員水平,因此需要從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入手,并致力于與當地之間合作,完善網絡設施,從而達到雙贏的目標。我國經濟發達,在各個方面與很多國家之間都有貿易網絡,石油作為重要進口原料,在貿易往來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尤為關鍵。
1.2 海外財務管理制度與國內的差異
海外財務管理制度與國內差異較大,這與當地的政治、法律之間都具有一定關系,導致稅收制度上存在差異,這對財務管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例如對收入控制、固定資產的控制,即使國內監管延伸到海外,也很難與之適應。因此,要求雙方協議后完成統一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求企業了解海外作業財務風險原因,在國際形勢下,尤其是對落后地區的國家政權進行把握,在該地區的經濟活動要注意,將恐怖侵襲、暴動等因素考慮在內。我國與菲律賓的爭端就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和運行產生較大的影響,制約了石油企業在當地的鉆井和開采工作。國與國之間的爭端也可能演化成暴力沖突,進而影響經濟作業,導致大量資產無辜流失。
1.3 匯率和資金風險
匯率在國際項目中是具有差別的,每個企業的項目資金也存在差別,在各個銀行內,援助項目、政府項目和民間資本項目均存在差別。一般來自于銀行貸款項目的安全性較高,援助項目的風險也較小,但是對于個人資本投資,壞賬的幾率較高,施工中的風險來自于對當地匯率等基本因素把握不精確。如在施工過程中,經濟不發達地區無法完全滿足企業的管理風險控制需求,導致企業資金使用不合理,嚴重將導致資金鏈斷裂。
2 海外項目財務管理現狀
2.1 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國際規劃能力
由于海外施工涉及的內容多,且較為復雜,就需要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增加海外管理人員,并通過培訓提高其專業性,使其完成記賬、報表填寫及所有財務活動。但目前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國際規劃能力。首先,在對基本財務信息的掌握上,存在對當地政治、法律了解不清晰的情況,在政策出臺后,不能夠與當地要求保持一致,最終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其次是在語言上,世界各地的語言差異大,并且具有嚴重的方言,交流中涉及專業知識,不能掌握好當時的知識,就會影響交流。語言差異帶來的財務管理問題是嚴重的,由于表達不清晰而錯訂購了產品,使企業存在安全隱患。從習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我國語言機構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海外信息依然存在被動型。“一帶一路”顯示我國語言結構的分類明顯更加清晰。語言服務機構分布也不夠精準,存在極大的不平衡現象。大型城市的國有石油企業的信息傳遞不及時,就使其發展存在不均。數據顯示,有超過6成的語言服務集中于北京等大城市,或者在沿海地區。同時數據還顯示,在計算機時代,適合科學、商業貿易和醫療的財務管理方式是否全面。在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語言服務的需求更大,并集中體現在IT信息,商業貿易金融管理中。英語雖然作為廣泛的語言,但在人才方面,小語種人才的缺乏更為嚴重。這對于企業國際發展受阻,對財務管理更是起到關鍵性的影響。
財務管理人員固有的思維和學習能力,使其不能夠掌握海外工作語言和海外工作技術。
2.2 運行機制不規范
對大部分國有石油企業而言,對國際財務管理體系的特點了解不清晰,雖然國內財務體系已經成熟,但是國家財務管理依然受到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和地域偏差的影響,財務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對一些正在摸索中的企業,石油是必然需求,由此而衍生的企業往往是不得不建,這使得在運營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大的漏洞。在與當地財務管理不適應的情況下,海外財務管理只能依賴于當地財務管理人員,但這很難做到對所有財務項目公正客觀,受到政治等不可逆因素的影響,則對企業財務管理造成了不可修復的問題。
2.3 監督機制不健全
海外項目缺乏人才,缺乏合理規范的運營機制,這就造成了其監督效果不佳。往往國內在對企業財務管理監督上,只能基于國內的發展情況。不可知因素多,財務管理風險高、難度大,且信息溝通之后,如上文所述,當地經濟發展差,或者合作意識差,都會對財務管理信息傳遞造成影響,最終造成財務管理缺乏實時有效的監督體系,導致很多項目難以在國外生存。
3 海外企業財務管理方法
3.1 優化財務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應最大限度地對當地政治、經濟、法律條件進行了解。從企業建立之初時,就減少由于與當地條件不吻合而造成的額外成本。基于此建立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優化。針對我國海外市場發展迅速,要致力于保證其專業性和有效性,注重培養管理人員和財務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拓展財務管理人員的視野,注重其業務能力。尤其是在語言、財務管理專業性上要結合在一起,在海外工作,外語不可避免。但外語與財務如果分離,就會出現表述不清,無法取得既得利益的局面。因此,要求翻譯人員必須了解企業相關事宜。最好能夠做到財務管理人員掌握外語,從而積極地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在工作中減少意外事件發生。
3.2 項目承接之前要注意規避風險
石油主要集中于中東,而這部分區域的種族企業,戰亂不斷,要從中取得突破,使石油企業在當地取得發展的機會,就要做好風險預防和風險規避工作。制定緊急風險預警機制,不斷完善“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使其達成貿易發展的共識。針對“一帶一路”來建立風險機制,全面支持企業面向所有“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鼓勵投資。要學會轉移風險,吸取中鐵在沙特阿拉伯建設中的影響。其主要問題是核算成本以我國國內的成本為基礎,而對中東地區市場的特點缺乏了解,尤其是對成本估算和項目難度的了解出現了問題,導致后期中標價格低,出現了嚴重的虧損。
3.3 培養國際性財務人才
對企業發展而言,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于我國國有企業而言,應按照“結對幫扶、定向培養”模式,培養財務管理人才。一是組織企業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財務管理基本常識,尤其是國外財務管理準則及相關細節策略。并且要求財務管理人員要了解行業的制作工藝,在財務核算過程中,能夠結合財務管理內容。另外,充分利用財務人員熟悉價值管理的優勢,對基層人員進行指導,以便于能夠提高石油企業的施工效果,與當地發展相適應,從而獲得經濟效益。二是要采取定向培養方式,不斷地向國外輸送精明能干的財務管理人員,尤其是外語方面和技術方面相互結合的人才,按照國際化的標準來拓展市場,可以選擇具有實戰經驗的外語培訓機構進行合作,強化其語言表達能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應采取內培與外送并用、理論聯合實際、長短期統籌協調、專業與財務融合的方式加大財會隊伍的培訓力度,并對學有成效者進行激勵,以便于保證石油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4 結語
總之,國有企業在海外建設發展中,要考慮到當地的經濟發展,政治特點,尤其是財務管理上的特點,基于此制定與當地相適應的財務管理體制,并培養財務管理人員,使其具有在海外工作的能力,提高海外石油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減少不必要的財務風險,促進我國國有石油企業的國外業務拓展。
參考文獻
李洪英.淺析國際工程項目的財務管理[J].商業經濟,2017(9).
閆海祿.國際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7(5).
許雯.淺談國際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中國市政工程,2016(3).
游召展.國際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探析[J].時代金融,2014(32).
楊建華,胡媛.淺論建筑工程項目財務管理風險及其規避[J].科技致富向導,2011(18).
汪浩.國際承包工程的財務管理[J].中國有色金屬,2015(11).
欒青.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踐與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