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澳
摘 要:本文以M公司2014—2018年財務數據為分析依據,通過使用相關比率分析法及同行業對比法,對償債能力進行綜合考量,從而為完善該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建言獻策。
關鍵詞:短期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 現金比率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5(b)--02
1 M公司基本概述
M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23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業務涉及微電子及計算機行業,主要研發生產微電子器件、微波組件、通信系統集成等產品。公司于2010年11月18日登陸新三板市場,對于上市九年的公司來說,其營運能力和償債能力仍有待提升。本案例主要針對M公司短期償債指標進行分析,揭露企業償付能力現狀,結合行業平均水平對其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比較,并提出建議。
2 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的短期債務到期時,流動資產立即變現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承受財務風險的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外部投資機會。目前企業常用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2.1 流動比率
企業通常用流動比率作為首選指標來衡量短期償債能力。一般來說,流動比率保持在2∶1的水平是較為合理的。從表1中可以看出,M公司流動比率整體呈下降趨勢,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有逐漸減弱的跡象,后兩年越來越接近行業平均值,優勢不如前三年明顯。盡管在2016年和2018年有小幅度提升,這是因為表2顯示這兩個階段流動負債的環比增長率明顯低于流動資產的環比增長率。但縱向比較發現每年都高于1,即假設企業流動資產全部變現,其流動負債完全可以被全部償還,只是穩定性不高,不及2016年之前的水平。此外,在計算該指標時,往往忽略定性分析,比如資產的構成變化以及資產在現在時點的變現能力,而是用歷史成本作定量分析,由此得出的結果與企業實際情況不完全符合,存在偏差。
2.2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作為流動比率的補充指標,考慮了積壓存貨的不易變現性,因而更為準確地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水平。速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債能力保障性越強。速動比率一般合理值為1,從表1可以看出,M公司的速動比率在2014—2016年均高于1,而后兩年低于合理值,主要是由于流動負債大幅度增長,企業負債水平不穩定,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
除此之外,應收賬款質量優劣也會影響速動比率的高低。因此我們把M公司近五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一并列出來進行分析,如表3所示。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企業應收賬款在固定期間內轉換為現金的平均次數。應收賬款周轉率與企業應收賬款的收回速度正相關。從表3可以看出,M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自2015年開始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雖然2015年達到最高值3.58,但與該行業平均值6還有很大距離,說明M公司的現金實質性流入能力不足,營業收入質量在退步,影響資產的順暢運行,增加了償債風險。但這一指標并不絕對化,因為其中忽略了企業具有增值潛力的存貨以及賬齡過長、變現能力已經退化的應收賬款,反而預先假設了應收賬款的立即變現能力強于存貨,這不免缺乏科學性。因此,具體判斷還應綜合現金比率等其他指標進行衡量。
2.3 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從現金流動角度直觀反映了企業立即償還流動負債的現金能力,其行業平均值為0.2。通過表1能夠看出,M公司現金比率在2015年出現小幅度提升,主要是因為現金類資產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說明企業資金利用率有所上升,可見M公司在這一年進行了調整,改善了資金利用狀況。而2016—2018年現金比率逐年下降,且在行業平均值以下,說明企業減少了閑置資金,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但后兩年均低于0.05,說明留存資金沒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導致企業資金安全性不高,盡管閑置能力充分發揮作用,但留存資金后備不足,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造成一定的風險性。
3 關于提高M公司短期償債能力的建議
3.1 減少積壓庫存,優化資本結構
優化流動資產管理,提高資產流動效率,對于上市公司尤其重要。因此M公司應該合理安排后備庫存,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由于庫存積壓導致的儲存成本增加,使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減弱。同時企業應該有效控制庫存周轉速度,確保流轉需求,一方面擴大銷售渠道,增加存貨流動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因周轉速度過快而導致周轉成本過高。同時,企業應該結合市場需求,綜合多種方法對存貨進行分類整理和動態分析,充分考慮處于賣方市場的存貨增值潛力。
3.2 加強定性分析,考慮企業資產負債的計量屬性
市場環境是不斷變化的,而企業自身的變現能力只通過具體的數字在報表中反映出來,得出的結論缺乏時效性,無法反映未來的現金流量。因此,企業應該對于存貨的計量和資產的評估及時進行調節,綜合賬齡分析法分析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根據宏觀及微觀經濟變化調整企業資產結構,使其更貼近資產的實際價值,提高短期償債能力,打造時代企業。
3.3 綜合考慮資產負債表外的相關事項
通過現有指標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過程基本都是通過資產負債表項目得出的,而企業的短期債務并未完整體現在報表項目中,其結論與企業實際難免有出入。因此,企業在分析過程中也應注意資產及負債項目的完善,比如在M公司2014—2018年的年報附注中列舉了該企業每年的信用借款金額分別為1200萬、2000萬、2990萬、2000萬以及700萬,這說明企業信譽也是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此外,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也與銀行授信額度關聯密切,比如M公司近五年的保證合同借款、質押借款及抵押借款在短期借款中所占比重較大,分別為3200萬、2500萬、4916萬、8268萬和8158萬,因而在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時,應適當結合資產負債率及存貨周轉率對這類指標加以量化,并及時予以調整和完善。
3.4 制定科學合理的還債方案,完善償債結構
對于企業而言,良好的資金運營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償債結構。完善的償債方案有助于企業充分發揮資金鏈的作用和提高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從近五年的年報中不難看出,M公司的流動資金很大程度上都用于經營活動,用于投資增值的資金較少,因此,企業應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制定短期償債計劃,確保經營計劃與資金鏈相協調。例如,M公司如果將留存資金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其他資金更多地用于投資,充分挖掘資金的獲利能力,那么對于償還企業債務不失為一個更有效的方法,也有利于確保企業償債計劃和企業正常管理相配合。
3.5 重視企業風險評估,風險報酬相均衡
對于M公司所處的計算機行業而言,財務杠桿是把雙刃劍,企業通過融資投資活動獲得資金的同時,其財務風險也越來越高,風險和報酬不易控制和權衡。因此,企業在資金運作中應定期對短期償債風險和可行性進行評估和調節,在提高營業收入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以使其結論具有先導性和前瞻性。
4 結語
對于M公司而言,首先應該控制流動負債增長幅度,在負債出現問題時及時分析,找到最優解決方案。其次應減少積壓庫存和逾期應收賬款對短期償債能力結果造成的偏差。同時企業財務人員應該利用風險與報酬均衡原理,在取得財務報表后及時分析企業的債務風險,并加以確定調整方案,最大程度地發揮資金鏈的盈利優勢,力求將風險降到可控范圍內,為提高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及長期發展建立優勢。
參考文獻
楊宇航,佘焱琳.南京新百償債能力分析[J].納稅,2019(8).
唐榮祥,李文舒,馮志平.美的集團短期償債能力分析[J].金融經濟,2019(7).
簡燕玲.企業償債能力分析與安全經營[J].財經問題研究,2015(5).
李小健.企業償債能力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J].生產力研究,2007(4).